1700006260
1700006261
同月 胡风《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发表于《文学丛报》第3期,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
1700006262
1700006263
同月 周扬《关于国防文学》发表于《文学界》创刊号。
1700006264
1700006265
同月 中国文艺家协会在上海召开成立大会。
1700006266
1700006267
同月 由洪深、沈起予主编的《光明》半月刊创刊。
1700006268
1700006269
7月 鲁迅《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发表于《现实文学》月刊第1期与《文学界》第1卷第2号。
1700006270
1700006271
8月 茅盾《关于引起纠纷的两个口号》发表于《文学界》第1卷第3号。
1700006272
1700006273
同月 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统一战线问题》发表于《作家》月刊第1卷第5号。
1700006274
1700006275
9月 老舍《骆驼祥子》开始在《宇宙风》连载,于次年10月载完。
1700006276
1700006277
同月 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王统照、夏丏尊、叶绍钧、谢冰心、包天笑、周瘦鹃等21人签名于《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1700006278
1700006279
10月19日 鲁迅于上午5时25分逝世。
1700006280
1700006281
12月 刘西渭批评论集《咀华集》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1700006282
1700006283
本年 埃德加·斯诺编辑的《活的中国——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在伦敦出版。入选作者有鲁迅、柔石、茅盾、丁玲、巴金、沈从文等。
1700006284
1700006285
1937年
1700006286
1700006287
1月 巴金、靳以主编的《文丛》月刊创刊。
1700006288
1700006289
5月 朱光潜主编的《文学杂志》创刊。
1700006290
1700006291
同月 《大公报·文艺副刊》公布文艺评奖结果,芦焚《谷》、曹禺《日出》、何其芳《画梦录》获奖。
1700006292
1700006293
1700006294
1700006295
1700006297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
1700006298
1700006299
第十章 茅盾
1700006300
1700006302
1700006303
1700006304
一 开创新的文学范式
1700006305
1700006306
茅盾(1896—1981年)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于浙江桐乡一个古老的文化气息浓厚的水乡乌镇,因地处杭嘉湖平原,距上海仅半天的路程,稻桑兼作,颇得近代经济发展的风气之先。“茅盾”,是他1927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幻灭》时开始使用的,后来成为他最主要的笔名。
1700006307
1700006308
茅盾是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里极具代表性的作家。在小说领域内他将“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人生派”的现实主义精神接过来,加以发展,建立起在当时来说属于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这样就把“30年代”与“五四”划分开,成为另一个文学时代。“五四”文学的激情、它的张扬个性、离不开个人性的见闻感受的特质,被茅盾的大规模地、全景式地反映刚刚逝去不久的、甚至是正在发生中的社会现实,表现各种矛盾斗争中的阶级和人的创作气魄所代替。历史性的巨大内容、宏伟的结构、客观的叙述,以及不断创造时代典型的努力,都是建筑在他的精细观察和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社会生活进行分析之上的。由于这种依靠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的创作方法,从典型环境来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强的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史的写法,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因而影响深远。以茅盾为首的这一类小说,近年来被称为“社会剖析小说”。
1700006309
[
上一页 ]
[ :1.7000062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