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007964
7月 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发表于《文艺新闻》20期,至21期(8月)载毕。
1700007965
1700007966
8月 张恂九《神秘的上海》(一名《最近百年上海历史演义》)由南星书店出版。
1700007967
1700007968
1932年
1700007969
1700007970
7月 程小青《霍桑探案外集》由大众书局出版。
1700007971
1700007972
10月 程瞻庐《唐祝文周四杰传》由大众书局出版。
1700007973
1700007974
1933年
1700007975
1700007976
1月 程小青《父与女》由文华美术图书印刷公司出版。
1700007977
1700007978
1934年
1700007979
1700007980
12月 予且《如意珠》由中华书局出版。
1700007981
1700007982
本月 王小逸《神秘之窟》由中央书店出版。
1700007983
1700007984
1935年
1700007985
1700007986
5月 蔡东藩《古今通俗演义》改版本由会文堂新记书局出版,共44册。
1700007987
1700007988
本年 张恨水《金粉世家》由世界书局出版。
1700007989
1700007990
1936年
1700007991
1700007992
3月 德龄著、秦瘦鸥译述《御香缥缈录》由申报馆出版。
1700007993
1700007994
1937年
1700007995
1700007996
5月 予且《凤》由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
1700007997
1700007998
1700007999
1700008000
1700008002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
1700008003
1700008004
第十六章 新诗(二)
1700008005
1700008006
中国现代新诗在第一个十年里,开创了新诗的传统,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形成了各种流派;在其后期出现的蒋光慈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诗歌与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显示了诗的“大众化(非诗化)”与“贵族化(纯诗化)”两种不同发展趋向。30年代的新诗,即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出现了以殷夫为前驱、蒲风为代表的中国诗歌会诗人群,和以徐志摩、陈梦家为代表的后期新月派,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群两大派别相互竞争的局面。
1700008007
1700008009
1700008010
1700008011
一 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
1700008012
1700008013
本时期中国诗歌会的创作直接承续了上一时期蒋光慈等早期无产阶级诗歌的传统(蒋光慈本人在本时期还有《乡情集》、《哭诉》等创作),又是本时期所产生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一个部分。中国诗歌会成立于1932年9月,它本身就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作为其前驱诗人的殷夫(1909—1931年),以自己的生命献给了革命与诗歌,正是显示着中国诗歌会诗人创作的一个基本特点: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有着直接的、自觉的血肉联系。中国新诗尽管从早期白话诗开始,就有强烈的时代性与现实性,但与革命政党、政治的这种思想与组织领导上的密切的联系,则是由此为启端的,其影响自是十分深远。
[
上一页 ]
[ :1.70000796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