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018256
[171] [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1700018257
1700018258
[172] 同上书,第13—16页。
1700018259
1700018260
[173] 葛兰言在《古代中国的舞蹈与传说》中对中国古籍所进行的解读方式可以提供参照,“不去翻中国所有丛书辞典,以求工作的帮助。因为去寻他帮忙,他最会误引人承认那些随便参入的后来事件。我们只是对于原文去作直接的和缓慢的细读工夫。我们选出最富神秘性的故事,我们先不必问这些是否被历史家的精神改变过,也姑不必问这是否只不过一些寓言或伪造的节录。我们先一类一类的把它分列起来,在这中间,再来列表以见他的真假意义。”参见李璜译述:《古中国的跳舞与神秘故事》,中华书局1933年版,第88—89页。
1700018261
1700018262
[174] [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导论”部分第3页。
1700018263
1700018264
[175] [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9页。
1700018265
1700018266
[176] [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1700018267
1700018268
[177] 同上书,第38—39页。
1700018269
1700018270
[178] [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1700018271
1700018272
[179] 朱熹《诗集传》郑风末章注云:“郑、卫之乐,皆为淫;然后诗考之,卫诗三十有九,而淫奔之诗才四之一,郑风二十有一,而淫奔之诗已不翅七之五;卫为男悦女之词,而郑皆为女惑男之语;卫人多刺讥惩创之意,而郑几于荡然无复羞愧悔悟之萌;则是郑声之淫有甚于卫矣。”
1700018273
1700018274
[180] 《毛诗序》。
1700018275
1700018276
[181] [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
1700018277
1700018278
[182] 同上书,第71—72页。
1700018279
1700018280
[183] 同上书,第73页。
1700018281
1700018282
[184] 同上书,第75页。
1700018283
1700018284
[185] [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1700018285
1700018286
[186] 同上书,第78页。
1700018287
1700018288
[187] [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页。
1700018289
1700018290
[188] 同上书,第129—134页。
1700018291
1700018292
[189] [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1700018293
1700018294
[190] [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149页。
1700018295
1700018296
[191] 同上书,第150页。
1700018297
1700018298
[192] 《月令》所记节庆时间为十月,《郊特性》所记节庆时间为十二月。如果采纳《月令》成书时间为秦朝的观点,而《诗经》中同样将八蜡节放在十月,那么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古老的日期。最初这个节庆标志着生产周期的终结,后来才标志着民间历年的终结。
1700018299
1700018300
[193] [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1700018301
1700018302
[194] 同上书。第161页。
1700018303
1700018304
[195] [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页。
1700018305
[
上一页 ]
[ :1.70001825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