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034863
1700034864
在佛教中,其最高境界被称为香国,或者“众香界”,这是一个充满香的世界。在那高高的须弥山顶,有国名众香,有佛名香积。其国香气,比于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维摩诘经》有《香积佛品》,说的就是香世界。在这个香的世界中,一切都散发出浓浓的香气,以香作楼阁,所经过的地方都有鲜花点缀,香气扑鼻,诸天中下着香花雨,天女在散着花,须弥山充满了香味,就连车轮也是花所做成,苑园的物品都用香料熏染,殿堂里香烟缭绕,而其中之菩萨就叫香积菩萨,所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香积菩萨的意思,取的就是积聚天下众香的功德。而来此修行的人,要染香水,吃香饭,并谈着香的语言,呼吸着香的气息,一个个修行人的毛孔中都散发出香气。他们简直是一批香人。维摩诘化作菩萨,到众香界。礼拜香积菩萨,香积菩萨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维摩诘用这香饭普熏毗耶离城,其影响及三千大千世界,无数的人感受他的香气。
1700034865
1700034866
在佛教的仪式中,荡漾着这种香气,如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传说,如佛教中对莲花的挚爱。《大智度论》中说:“尔时宝积佛以千叶金色莲华与普明菩萨,而告之曰:善男子!汝以此华散释迦牟尼佛上。”所以,佛是坐在莲花之上的。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清净微妙,《文殊师利净律经·道门品》上说:“人心本净,纵处秽浊则无瑕疵,犹如日明不与冥合,亦如莲花不为泥尘之所沾污。”以莲花来比喻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人的内在本性原来都是洁净的这一佛理。据说莲花有香、净、柔软、可爱四德,喻法界真如之常、乐、我、净四德。正如诗人孟浩然在《题大禹寺义公禅房》中所说的:“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1700034867
1700034868
在禅宗中,到处洋溢着这香气。如牛头法融修行之时,传百鸟衔花来供养他。有一位禅师上堂说法道:“千般说,万般喻,只要教君早回去。去何处?”过了一会,他说:“夜来风起满庭香,吹落桃花三五树。”回到生命的本然,回到那散发着生命香味的地方。后世的丛林都以香气缭绕为其重要特点。“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常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锦绣银香囊,风吹满路香”;“春山青,春水绿,一觉南柯梦初足。携艘纵步出松门,是处桃英香馥郁。因思昔日灵云老,三十年来无处讨。如今竞爱摘杨花,红香满地无人扫”,等等。禅是一个香世界。
1700034869
1700034870
佛以香来象征最高信仰世界,因为香在这里代表的是人的精神追求,是渴望,是在水一方的期许;悟入香的世界的主要意思,就是离秽。因为在佛教看来,尘世的空间是尘染的空间,这一空间充满了污秽,人的排泄物、人的离去、人的气味,污浊得令人窒息。污秽更染污了人的精神。佛提供了远离这一污秽的道路。同时,佛教中香的象征还在于,香是一种信心、一种发自心底的力量,那是人的生命的本源力量,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种力量。佛要将这力量引出。我觉得,在中国艺术中,似乎也有类似的解读。
1700034871
1700034872
明画家李日华题画诗道:“霜落蒹葭水国寒,浪花云影上渔竿。画成未拟将人去,茶熟香温且自看。”就以清净的心去饮一杯香茶吧,在那香雾腾起处,也许能听到生命的妙音。
1700034873
1700034874
1700034875
1700034876
1700034877
〔1〕为人物作画,关键在人物的眼睛中。阿堵:吴语方言,意近“其中”。
1700034878
1700034879
〔2〕《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嘐嘐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嗃者、叱者、吸者、叫者、嚎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呺(háo):呼啸。畏隹(wěi cuī):崔巍的反读。謞(xiào):叫。宎(yào):风入孔窍所发出的深沉声音。咬:哀切之声。调调、刁刁:风吹林木缓缓摆动貌。
1700034880
1700034881
〔3〕李慈铭《白华绛跗阁诗》,引自钱钟书《通感》一文。
1700034882
1700034883
〔4〕白薠(fán):一种水草名。罾(zēng):鱼网。沅、澧:沅水和澧水,在湖南。橑(láo):椽子。櫋(mián):帐顶。
1700034884
1700034885
1700034886
1700034887
1700034889
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 第二讲 看舞
1700034890
1700034891
南宋词人姜白石一次客武陵(湖南常德),发现一片阒寂而迷人的地方,这里野水迢递,乔木参天,人迹罕至,最突出的是一片弥望无际的荷塘,荷叶田田,清香四溢,微风徐来,远远看那荷塘如绿云飘渺。偶尔一阵响动,但见得荷叶间一闪而过的船影。那是一个黄昏,诗人、音乐家白石来此,有感此境,写下了下面这首《念奴娇》词:
1700034892
1700034893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1〕
1700034894
1700034895
这是一首咏物杰作,将荷塘的冷香逸韵和思人联系起来,构思别致,对荷花荷叶的描写极生动传神。黄昏下,词人的心在荷塘中荡漾。那赏荷的船只(闹红一舸),其实也在他的心中搅动。这首词给我强烈的感觉,是一个“舞”字。
1700034896
1700034897
我将这出《荷韵》之舞戏分为四个段落:
1700034898
1700034899
开始,无数荷花衬着荷叶在微风中跳着率意的舞蹈,拉开这薄暮荷舞的序幕;
1700034900
1700034901
接下来是悠然的享受,如同舞者从容的旋转,翠绿的叶儿洒着一串串珠圆玉润的水滴,在飞离,飞离,嫣然摇动所涌起的冷香逸韵飞向了诗心笔底;
1700034902
1700034903
再接下是盘桓,日暮沉沉,但见得荷叶亭亭,像一个个等候游子的佳人,怕只怕寒来翩翩舞衣衰落,随西风,一腔愁怨化南浦,这是舞者执意的留连;
1700034904
1700034905
最后一幕更为动人,高柳垂下绿阴,老鱼跳起波浪,都像是邀请游人留步花间,但游人已去,在沙洲归路中,还在想,荷叶不知留下多少?
1700034906
1700034907
舞影稍歇,余韵未了。在我看来,这不是平凡的荷舞,它舞动的是艺术家的芳心。
1700034908
1700034909
尼采的酒神精神(其要义是肯定人生,歌唱人生,歌唱咏叹人生的悲剧性)就是以舞蹈和欢笑作为象征的。舞蹈是其酒神精神最重要的象征。查拉图斯特拉原来就是一个舞者。轻便简捷的足是神性的第一属性。舞蹈意味着超越,意味着生命的狂舞,意味着节奏,那种裹动一切的节奏。因为舞蹈是飞腾的准备。在舞的姿容中,超越凡尘,而达至永恒。他这样说:在这种醉意的舞境中,“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同邻人团结、和解、款洽,甚至融为一体了,摩耶的面纱好像已经撕破,只剩下碎片在神秘的太一之前瑟缩飘零。人轻歌曼舞,俨然是一更高共同体的成员,他陶然忘步忘言,飘飘然乘风飞扬”。
1700034910
1700034911
每个人的灵魂中,都有这种舞的精神,舞动意味着超逸的渴望。如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那舞者由楼下飞舞至楼上白色大厅,我感到,他,他们,正准备伴着新春之神降临这个世界,或者他们就是新春之神。
1700034912
[
上一页 ]
[ :1.70003486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