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038513
1700038514
[44] Mike Wall,“Ticket Price for Private Spaceflights on Virgin Galactic’s SpaceShipTwo Going Up,” Space ,April 30,2013,https://www.space.com/20886-virgin-galactic-spaceshiptwo-ticket-prices.html.
1700038515
1700038516
[45] 到2021年6月,该计划还未成功。——译注
1700038517
1700038518
[46] Jeff Foust,“Still Waiting on Space Tourism after All These Years,” Space Review ,June 18,2018,http://www.thespacereview.com/article/3516/1.
1700038519
1700038520
[47] Federal Register,vol.71,no.241,December 15,2006,p.75616.
1700038521
1700038522
[48] William M.Leary,“Robert Fulton’s Skyhook and Operation Coldfeet,”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Intelligence,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June 27,2008,https://www.cia.gov/library/center-for-the-study-of-intelligence/csi-publications/csi-studies/studies/95unclass/Leary.html.
1700038523
1700038524
[49] Thomas Bogar et al.,“Hypersonic Airplane Space Tether Orbital Launch System,” NASA Institute for Advanced Concepts Research,Grant No.07600-018,Phase I Final Report,http://images.spaceref.com/docs/spaceelevator/355Bogar.pdf.
1700038525
1700038526
[50] John E.Grant,“Hypersonic Airplane Space Tether Orbital Launch—HASTOL,” NASA Institute for Advanced Concepts 3rd Annual Meeting,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San Jose,California,June 6,2001,http://www.niac.usra.edu/files/library/meetings/annual/jun01/391Grant.pdf.
1700038527
1700038528
[51] Chia-Chi Chang et al.,“A New Lower Limit for the Ultimate Breaking Strain of Carbon Nanotubes,” ACS Nano 4(2010):5095-5100,doi:10.1021/nn100946q.
1700038529
1700038530
[52] Paul Birch,“Orbital Ring Systems and Jacob’s Ladders—Ⅱ,” Journal of the British Interplanetary Society 36(1983):231-238.
1700038531
1700038532
[53] 太空中的太阳能电池板比地球上的效率大约高7倍,因为它们可以持续暴露在阳光下,但将能量向地球传输确实引起了人们对人类和野生动物安全的担忧。
1700038533
1700038534
[54] Doris Elin Salazar,“This Giant,Ultrathin NASA Balloon Just Broke an Altitude Record,” Space ,September 12,2018,https://www.space.com/41791-giant-nasa-balloon-big-60-breaks-record.html.
1700038535
1700038536
1700038537
1700038538
1700038540
太空居民:人类将如何在无垠宇宙中定居 4 生活在月球
1700038541
1700038542
1969年7月20日,美国成功地将两名宇航员送上了月球。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又有十多名美国宇航员登上了月球。有的宇航员在月球上开小车,有的宇航员采集岩石样本。还有一位宇航员打了高尔夫球,尽管他连果岭在哪儿都没找到。然后就完了。1972年12月14日,宇航员哈里森·施密特和尤金·塞尔南(Eugene Cernan)在月球表面待了三天后离开月球。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回去过。
1700038543
1700038544
我们离开月球的原因有很多。如前所述,主要原因是考虑到费用,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登上月球。当然,最初登上月球的原因,首先是因为美国与苏联处于战争状态——一场政治哲学的战争,以及代理人军队间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肉搏战。1957年10月4日,苏联将“斯普特尼克1号”人造卫星送入椭圆形近地轨道。
1700038545
1700038546
这件事了不得,打了美国一个措手不及,导致了所谓的“斯普特尼克危机”。西方国家普遍担心苏联拥有更先进的技术,并因此拥有更优越的信仰。
1700038547
1700038548
我们只能把这种焦虑理解为登月的唯一动力。在“斯普特尼克”卫星发射前,关于如何摆脱地球限制,人类之间没有竞争,没有紧迫感,也没有什么最后期限,更不用说去月球了。恰恰相反,出现了一种全球合作将世界带入太空时代的趋势。一个叫作“国际地球物理年特别委员会”(Comité Speciale de l’Année Geophysique Internationale,CSAGI)的国际科学组织,曾于1954年10月在罗马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呼吁,在人们提出的国际地球物理年发射人造卫星。国际地球物理年从1957年7月1日一直持续到1958年12月31日,恰好与人们预测的太阳活动高峰相吻合,这期间人们专注于航天技术。[1] 这些卫星的目的是绘制地球表面的地图,美国和苏联都表示计划参与。美国启动了“先锋计划”(Project Vanguard),开始研制一种威力足以将一颗3磅重的卫星送入轨道的火箭。艾森豪威尔政府也知道苏联正在研制“斯普特尼克”卫星,但当看到苏联人用这么快的速度发射了这么一个野心勃勃的东西上天时,大多数西方国家还是惊骇不已。“斯普特尼克”卫星将近200磅重,传输了21天数据,在轨道上停留了3个月,取得了巨大成功。直到1958年3月,小矮人一样的“先锋1号”(Vanguard 1)才发射升空。苏联领导人尼基塔·赫鲁晓夫将其戏称为“葡萄柚卫星”。
1700038549
1700038550
“斯普特尼克”卫星对美国人的心理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歇斯底里的情绪导致太空探索的资金投入远远超过了第一枚核弹的研发投入。美国人曾经视自己为技术领袖,是一个拥有爱迪生、福特以及曼哈顿计划的国家。突然之间,美国发现自己远远落后于苏联。
1700038551
1700038552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斯普特尼克1号”后,紧接着在11月发射了“斯普特尼克2号”,这颗卫星重1120磅,而且还带着一只名叫莱卡(Laika)的狗。不管是不是叫莱卡,反正美国还是没有做好准备。1957年12月6日,白宫举行了先锋计划运载火箭的公开测试发射,并邀请新闻媒体对其进行报道。此次测试发射必将成为一场精彩表演,以恢复公众信心。但让所有人感到沮丧的是,火箭只升到发射台上方几英尺处就爆炸了。更令人尴尬的是,前不久被打败的纳粹帮美国挽回了颜面。沃纳·冯·布劳恩和他的火箭团队,几乎全部由“二战”后的德国移民组成。他们都曾在希特勒手下服役。他们被美国陆军招募后参与了一个项目。该项目后来在1955年被艾森豪威尔取消,取而代之以海军的先锋计划。1958年1月31日,他们终于用“木星3号”(Jupiter-3)火箭成功发射了一颗名为“探索者1号”(Explorer 1)的卫星。[2] 然而,公众的乐观情绪很快再次破灭,就在几天后,“先锋号”运载火箭第二次测试发射时在距地面4英里的高空失败。这一次它飞得更高,所有人都能看到。
1700038553
1700038554
1700038555
1700038556
1700038558
太空居民:人类将如何在无垠宇宙中定居 太空竞赛计分卡
1700038559
1700038560
那么,是谁赢得了这场太空竞赛?你可以说是人类。无论是否由战争驱动,如果没有20世纪60年代的努力,我们今天也不会谈论重返月球。而且,这场太空竞赛激励了全世界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学习工程和科学。大学校长们警告说,美国在公民教育方面落后于苏联,美国国会便迅速通过了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案》(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提供了数百万美元来加强各个层次的科学、数学和语言教育。为了写这本书,我采访了许多人,他们都谈到了苏联人造卫星时代对他们的直接激励。在这一代中有不计其数的人虽然没有为NASA工作,但他们选择的职业使其能够通过科学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1700038561
1700038562
但是在美国人的头脑中,美国人在太空竞赛中“赢了”。这个想法在美国人的头脑中比苏联人更加根深蒂固。美国人在月球漫步上打败了苏联人,没错。但是苏联人表现得非常出色。这里列举一些苏联创造的世界第一:第一个制造出洲际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第一个将卫星送入轨道;第一个把动物送入轨道;第一个发射了逃离地球引力的航天器(月球1号);第一个完成了与太空的数据通信;第一个将航天器送入日心轨道;第一个将人造物体发送到月球上(月球2号);第一个对月球背面进行了拍摄(月球3号);第一个向金星发射探测器(金星1号);第一个将人类送入轨道;第一个将人类送入轨道超过24小时;第一个将两个人一起送入轨道;第一个把女人送入轨道(1963);第一个在月球上软着陆(月球9号);第一个在太空完成轨道交会对接;第一个到达另一个行星——金星表面(金星3号);第一个实现宇航员在太空换班。而这一切都发生在阿波罗11号登月之前。
[
上一页 ]
[ :1.70003851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