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060135e+09
1700060135
1700060136 亲历战役的作家菲利普在他的书中写道:“炽热的沙漠在抖动着。士兵们躲在战壕中,从他们满是尘土的脸上流下来的汗汇成了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恶臭。一群群苍蝇像乌云一样盘旋在尸体与粪堆上空,折磨着伤员。战场上布满了燃烧着的坦克与运兵车,还有损坏的枪炮与车辆。当枪炮中的高爆炸药爆炸时,烟雾与尘土便向四处飘散。”
1700060137
1700060138 此时,蒙哥马利令南面的第13军转入防御,将第7装甲师调往北面,由此对隆美尔主力形成包围之势。隆美尔对此早有预料,也紧锣密鼓地将更多的德军调往北面,仅把意军和已经失去战斗力的德军留在南部防守。28日晚,蒙哥马利发动了对隆美尔主力的围攻,激战持续到29日早晨,德军才终于遏止了英军的进攻,双方均损失惨重。29日,英国海军和空军联合作战,将意大利向非洲运送燃料的油轮全部击沉,由此一来,德军油料补充无望,后勤补给受英军钳制,装甲部队根本无法组织大规模反击。此时,严峻的形势迫使隆美尔不得不考虑向后撤退并建立新防线的问题。29日下午,德意军队的非战斗部队先行撤到了富卡防线以西的马特鲁地域,同一时刻,德军击退了澳第9师和英第9装甲旅的进攻。德军主力第21装甲师向北部沿海挺进,企图阻滞英军西进。
1700060139
1700060140 31日,澳第9师控制了沿海地区,切断了德军第164师退路。德军组织第21装甲师、第90轻型装甲师展开反击,但未能夺回失地。至此,德意军坦克仅剩200余辆,而英军尚有800余辆坦克没有投入战斗。11月1日,隆美尔与澳大利亚军队展开激烈争夺,仍然是无功而返。此时人员伤亡和武器装备的损失已经向隆美尔发出了失败的信号。隆美尔又将大部队后撤了几千米。
1700060141
1700060142 盟军方面,虽然占有兵力上的优势,还拥有制海权、制空权,但是开战以来损失近万人,进攻屡次受挫。丘吉尔在伦敦不满地对英军总参谋长布鲁克说:“如果蒙哥马利的全盘计划就是打一场掉以轻心的仗,他为何还对我说只消7天就可以获得胜利呢?难道我们就找不出能打赢一场战斗的将军来了吗?”蒙哥马利重新审时度势,对战争策略作了改变。鉴于隆美尔把德军主力集中在北方,把较弱的意军留在了南面,两者的接合部便形成了一个薄弱地段,蒙哥马利决定在德意两军的接合处发起进攻。这便是“增压作战”。
1700060143
1700060144 “增压”计划
1700060145
1700060146 11月1日晚上10点,蒙哥马利的“增压作战”打响。这次行动的目标是攻占轴心国最后一道防线——泰尔阿尔—阿恰齐尔。大炮加上轰炸机潮水般地向该地区和后方目标狂轰滥炸。这次进攻共动用了360门大炮,共约15000发炮弹落在了德意联军占领区。
1700060147
1700060148 为了装甲部队深入作战,英军在雷区开展了艰难的清雷行动,直到2日凌晨,工兵才在雷场中开辟了安全通道。第151、第152步兵旅和第9装甲旅随即发起冲击,在近1000米宽的战线上突破了28号高地以西的防御工事,随后,28号高地西南2~3千米的地段也被英军成功突破。为了阻止英军继续推进,隆美尔调集了全部坦克进行阻挡。下午1时,阿拉曼战役中规模最大也是最关键的坦克大战——阿恰齐尔山脊之战开始了。德意联军出动120辆坦克参战,英第1装甲师等坦克部队赶来增援战斗。
1700060149
1700060150
1700060151
1700060152
1700060153 阿拉曼战场的德军88毫米高射炮
1700060154
1700060155 88毫米高射炮是由世界著名的火炮制造商克虏伯公司在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设计的。克虏伯公司的设计人员预见到作为高炮的主要作战对象——轰炸机将会向飞得更高、更快的趋势发展,因此他们选择了88毫米这一在当时尚属罕有的大口径,并使其赋予弹丸较高的炮口初速,这个特点为它日后成为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奠定了基础。在北非战场上,一个被俘英军坦克手沮丧地说:“88毫米高射炮看起来不起眼,但我们没有任何东西是它的对手。”
1700060156
1700060157 对于这一情节,菲利普写道:“沙漠在热浪中抖动。它只能被看作一个被高爆炸药爆炸时产生的尘土笼罩的地方,一个被燃烧着的坦克和卡车产生的烟弄得很昏暗的地方,一个被无数枪支的火光照亮的地方,一个红色、绿色和白色曳光弹满天飞的地方,一个在轰炸中震颤的地方,和一个被双方的炮火弄得震耳欲聋的地方。”
1700060158
1700060159 令德意联军胆寒的是,他们的88毫米高炮对如潮水般涌来的英军的数百辆美制“谢尔曼”式坦克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加上英军派来飞机助战,情势岌岌可危。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德意军队通过殊死抵抗,仍是使英军付出了200辆坦克的代价,英军未能进一步攻占德军最后防线。战斗结束,隆美尔的坦克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不到30辆,伤亡7000余人,而同样数量的损失对于战备充足的英军来说并没有造成威胁。这次坦克大战被认为是“彻底击败了德国坦克”。
1700060160
1700060161 隆美尔此时认识到大势已去,于是一面将南方的意军调来增援泰尔阿尔—阿恰齐尔,一面准备向富卡撤退。当晚,凭借着装甲部队的掩护,“沙漠之狐”开始神不知鬼不觉的撤军行动。11月3日晨,隆美尔请示希特勒,要求给予他“完全的行动自由权”。但希特勒对他的答复是:“站住不动,不准后退一步。对于你的部队,你应该告诉他们不成功便成仁。”于是,隆美尔只好下令部队暂停撤退。4日下午3时,意第20军在抵御英军进攻时全军覆没。此时再不撤退,等待隆美尔的只能是被全歼的命运。“如果我们还停留在这里的话,我的部队连三天也坚持不了……如果我执行元首的命令,那么我的部队可能拒绝服从我……我的部队是第一位的!”于是,隆美尔不再等希特勒收回成命,断然命令德意军全线撤退。但由于油料和车辆不足,撤退行动迟缓,很多战略物资只好被丢弃。然而,蒙哥马利却没能及时察觉到敌人的撤退行动,错失了最有利的追击时机。11月5日起,英第8集团军开始对隆美尔的军队展开了追击行动,在富卡与德军展开激战。随后不久,英军派兵前往德军没有守备的南面侧翼,隆美尔担心一旦被包围,必定全军覆没,所以当晚便继续后撤至马特鲁。英军发现了隆美尔军队的撤退,出动了大批的飞机对其进行轰炸,德军损失惨重。由于担心隆美尔惯用的“回马枪”,过于谨慎的“沙漠之鼠”没有继续乘胜追击,“沙漠之狐”这才得以安全撤离。11月6日,下起大雨,道路泥泞不堪,英军大量坦克和装甲车因陷入泥潭无法进攻。隆美尔见状,命令德军扔掉武器装备,全速撤退。7日,蒙哥马利下令停止追击。至此,阿拉曼战役以英国的最后胜利而告终。
1700060162
1700060163
1700060164
1700060165
1700060166 阿拉曼战役结束后英军俘虏的意大利战俘
1700060167
1700060168 阿拉曼战役的胜利保证了盟军从中东通往苏伊士运河这条供应线的畅通,在士气上对盟军的意义更是非同小可。
1700060169
1700060170 11月9日,隆美尔非洲军团的两个装甲师、一个轻装师和一个步兵师的部分部队撤出埃及,退回到利比亚境内。
1700060171
1700060172
1700060173
1700060174
1700060175 巅峰战役 [:1700057839]
1700060176 巅峰战役 打开胜利的通道
1700060177
1700060178 西西里岛登陆
1700060179
1700060180
1700060181
1700060182
1700060183 16 西西里岛登陆
1700060184
[ 上一页 ]  [ :1.70006013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