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073757e+09
1700073757 对于军团数目后来从25个增加到33个是否意味着军队实际人数随着人口而扩大,我们只能避而不谈,因为罗马公民权在不断放宽,所以可能也存在辅助部队转为军团的情况。据说,图密善曾计划削减军队以节约开支,但那样一来,他的力量与蛮族相比就太弱了,于是他只好放弃了该计划。24
1700073758
1700073759 从普林尼与图拉真的几封往来信件中能发现节约军费的考量。比提尼亚总督与手下官员、总督与皇帝本人之间都在部队待遇问题上讨价还价,相关信件在比提尼亚和罗马之间来往反复。
1700073760
1700073761 军团建制和战术基本上因循前例。调整大队人数和设立人数相当于两个大队(milliariae)的单位对战术没有任何影响。皇帝们的改革,尤其是哈德良的改革完全是在条令方面,对战术体系毫无改动。野战炮兵——姑且这么叫——似乎有了比较大的发展。最初仅用于攻城的抛石机和弩炮被改造为野战兵器。(参见第1卷对公元前207年曼提尼亚会战的介绍。)这些武器可能在恺撒手下的军团里就成了常规装备,恺撒描述几场交战中己方和敌方的情况时都提到了它们。25塔西佗对安格里瓦利堤坝会战的记述中谈到了这个话题。根据一份后来的记载26,每个军团的编制里有55架移动弩炮和10台扭力抛石机。前者发射大型箭矢,由骡子拖曳和11人操作;后者由公牛拖曳,抛出沉重的石块。这些武器在围城战中非常重要,但在野战中效果不彰,因为它们投出的箭石尽管穿透力很强,但有效攻击距离并不比手持武器远多少。所以,在近战中只要后退或向前推进都很容易躲开箭石。
1700073762
1700073763 我们没有具体了解罗马的队列方式。不过,同时代的希腊战术家肯定发表了大量关于组织和指挥的言论,从中我们可以对队列有所认识。我们将这一点应用到罗马人身上时还要更多几分把握,因为罗马人的队列形式与现代很类似。对此可以这样来解释:它蕴含的法则——一部分是数学的,一部分是心理的——相当简单和基本,以至于对任何时代的任何人来说,这些法则所要求采取的现实行动必然是相似的。
1700073764
1700073765 单位要排成整齐的队列,有人在前面领路,有人在侧面约束,向左(向右)转、左(右)转弯——走、向后转——走、向左(向右)看都有规定的步骤。下面列出几项口令原文:
1700073766
1700073767
1700073768
1700073769
1700073770 队列要做到精准,取决于将口令分成预令和动令两步,古人就已经懂得这条法门了。战术学家阿斯克列庇欧多图斯(Asclepiodotus)和埃里安(Aelian)不仅提出口令必须简短干脆,还提出具体指令必须放在一般性指令的前面:要说“向矛——看!”,而不能说“看向——矛!”否则匆忙之下,有人会向左看,有人会向右看。
1700073771
1700073772 按照军规,罗马士兵不仅要练队列,还要修围栏、投标枪、做体操、游泳和演习。演习被称为“decursio”,具体解释是“分别于演练场两侧列队后模拟对冲交战”,恰好符合我们所理解的“演习”。每月要进行3次装备齐全的野外拉练(ambulatio),往返各10英里(约16.09千米)。27
1700073773
1700073774 与现代常备军一样,罗马军纪的基础是操练。不过,新兵的数量非常少,毕竟,绝大部分军团士兵都是中年人。在存在类似状况的18世纪军队中,通行做法是给大部分中年士兵放长假,每年只在短暂的演习期归队,归队时派他们去站岗。休假制度不适用于常年戍守边疆的罗马军人。于是,与共和国时期一样,士兵们整日忙于施工。不光长城、瞭望哨和堡寨要由士兵自行修建维护,边境省份的大路也是如此。直到今天,我们还能通过铭文辨认出这些道路是哪支部队修的。奥古斯都明令禁止让士兵给私人干活,但士兵会被用来建造神庙等公共建筑。
1700073775
1700073776 一份偶然流传下来的罗马军史文献为我们描绘了一次阅兵的情形,鲜明地例证了人的本性总是一样的,而且同样的制度总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1700073777
1700073778 法国征服阿尔及利亚时在荒凉的兰贝西斯(Lambaesis)地区发现了一大块铭文,那里曾经是罗马军团的营地。经辨认,铭文是公元128年7月1日哈德良皇帝于该地阅兵后发表的讲话。负责指挥的副将卡图利努斯(Catullinus)命人将讲话内容刻在石碑上,令后人铭记他和他的军队在皇帝阅兵中的卓越表现。为了纪念远隔千年的同袍留下的遗物,一位法国上校团长举行了一场阅兵式,要手下士兵从石碑前走过。从那以后,人们曾多次试图通过语境来补全碑文缺字,将讲话稿还原了出来,尽管内容并不完整,但大体意思是搞清楚了。1882年,我在《军事周报》(Militär-Wochenblatt)上发表了与校友威廉·莫勒(Wilhelm Möller)合写、以《拉丁铭文集成》(Corpus inscriptionum latinarum)为底本的铭文内容,并附上了一篇尽可能贴合现代军队样式的译文。我相信凡是接触过我国军队内情的人,肯定会从中发现某种“世界史观”:原来从远古至今,阅兵讲话的内容都是肯定中有批评、嘉奖中有克制、威严中有温情,规训教谕与尊长智慧兼具。
1700073779
1700073780 铭文如下:28
1700073781
1700073782 军团整体状态
1700073783
1700073784 副将向我报告了(本师)本军团的特殊情况:29
1700073785
1700073786 缺编一个营;每年轮流任命一名军官负责行政工作;3年前,一个营和四分之一的连被调到同师的第三团,以作补充;30该团驻地分散于多处;最近不仅团部转移两次,而且不得不修建新团部并加固其防御。假如你们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办过大型演习,那么,上述原因都能拿来当借口。然而,这次检阅的结果表明,这些借口是多余的。我要向该团表示,我对他们完全满意……
1700073787
1700073788 参谋军官(或者副将?)督促部队训练是用心的。营长、初级军官和士官们履行各自职责是投入的。31
1700073789
1700073790 骑兵
1700073791
1700073792 部队训练是一个有机整体;少了,不够用;多了,又太难,落实下来就要打折扣。但是,该团不是仅仅满意于难;而是把最难的任务也办到了,那就是把骑兵训练成射手(对此,我不是完全批评的态度),甚至表扬这种做法背后的精神(同时……)。
1700073793
1700073794 辅助部队
1700073795
1700073796 卡图利努斯将军阁下对帐下所有部队一视同仁……这位师长认真督促了部下的训练。我会为该部返回科马基尼(Commagene)发放特别补助……
1700073797
1700073798 第六科马基尼骑兵营
1700073799
1700073800 骑兵营要出彩本来就难,32再加上骑兵团之前进行的训练,想不演砸都难上加难;间距、人数、复杂的回旋动作33、密集阵形、漂亮的换马、对得起优厚待遇的精良装备全都换了个样。再想到该中队用刻苦攻克了难关,在规定项目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加了反投石机和抛射器作战的项目,还表现出了非凡的跳马本领,实在是更加值得肯定,表明卡图利努斯将军阁下确实是实心办事,他……你们……
1700073801
1700073802 演习
1700073803
1700073804 该团只用一天就做到了平常需要几天的事情,建成了一般冬季大营才有的大型野战工事,耗时不比那种材料易得、修建简便、只需要把泥板分类切割成相等大小然后垒在一起的那种工事长多少。该团用的是沉重的巨石山岩,必须严丝合缝,不然没法运,没法搬,也没法堆。沟壕的基底是坚硬的石地,挖的方式正确,边缘做了圆滑处理。修完工事后,官兵入营,马上开火做饭,然后再次列队。当先前派出去的骑兵返回时,该团让出了空隙使其通过,呼声震天……
1700073805
1700073806 ……敌人不敢靠近营地……集结太慢……突袭……
[ 上一页 ]  [ :1.70007375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