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105401
1700105402
弗朗茨·罗斯特尔(Franz Roestel)一级突击队大队长
1700105403
1700105404
1945年4月—1945年5月
1700105405
1700105406
在总结1942年底挫败盟军登陆迪厄普的经验时,阿道夫·希特勒得出结论,必须增加在西欧的装甲部队,所以,他下令武装党卫队创建了第10“弗伦茨贝格”装甲师。
1700105407
1700105408
1943年2月1日,“弗伦茨贝格”装甲师正式诞生。大多数兵员是征召的18岁的德国义务兵,一部分人来自德国就业服务处,所有的训练是在法国完成的,当时的师长是迈克尔·利佩尔特(Michael Lippert),但真正成军后拉上前线时,师长换成了洛塔尔·德贝斯(Lothar Debes)。3月,在东线参战时还没有组建完毕。4月,调到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听命于莫德尔元帅,以解救被围的胡贝将军的20万袍泽。
1700105409
1700105410
1700105411
1944年,在法国卡昂的“弗伦茨贝格”师的部队
1700105412
1700105413
1700105414
1700105415
实际上,该师最初被称为“卡尔·德格罗斯”装甲掷弹兵师,用以纪念查理曼大帝,10月3日,才以德国16世纪英雄格奥尔格·冯·弗伦茨贝格的名义命名(弗伦茨贝格曾协助王室建立雇佣兵部队)。师徽则是一个日耳曼字体F叠在一片橡树叶上,象征着分裂。
1700105416
1700105417
“弗伦茨贝格”师下辖第10装甲团,第21、22两个装甲掷弹兵团,第10炮兵团等4个团。另有装甲侦察营、反坦克营、自行火炮营、高射炮兵营、工兵营,以及供应、后勤、医疗、宪兵、记者和邮局等附属单位。作为一个装甲师,该师配备着IV号、豹式坦克,以及十几辆自行火炮和III号突击炮。
1700105418
1700105419
1700105420
这辆豹式坦克后部覆盖着伪装网,还涂画着“弗伦茨贝格”的师徽
1700105421
1700105422
1700105423
1700105424
1944年6月12日,“弗伦茨贝格”师离开俄国,前往西线的诺曼底,加入到B集团军群序列。因为盟军的空袭,横跨法国的这一段路花了很长的时间,而后参加了惨烈的卡昂保卫战,鏖战在112高地等战场。截至6月29日,毙伤盟军3700人,摧毁100辆盟军坦克;其自身也损失了2200人(7月12日)。在法莱斯战役中,“弗伦茨贝格”师为救出被围的友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1700105425
1700105426
诺曼底战役之后,该师向东逃过塞纳河,被调到荷兰休整,本意是准备迎击巴顿美军的进攻,却阴差阳错地卷入阿纳姆战役当中,“弗伦茨贝格”师和“霍芬斯陶芬”师是挫败英军空降师夺桥行动的主力。
1700105427
1700105428
1944年12月,“弗伦茨贝格”师的兵力又恢复到15500人,但却调离了B集团军群,隶属于尼德莱姆集团军群,成为“北风行动”中的预备队。参战不久即被调往东线,编入党卫队第3装甲军参加柏林防御战。
1700105429
1700105430
1945年5月,“弗伦茨贝格”师又转进到德累斯顿,在易北河阻击苏军坦克。欧战结束前一天,他们还击毁了一批苏军坦克。最终,除少数士兵逃到美军控制区投降外,其主力在捷克境内向苏军投降。
1700105431
1700105432
党卫队第10“弗伦茨贝格”装甲师编制:
1700105433
1700105434
党卫队第10装甲团
1700105435
1700105436
党卫队第21装甲掷弹兵团
1700105437
1700105438
党卫队第22装甲掷弹兵团
1700105439
1700105440
党卫队第10炮兵团
1700105441
1700105442
党卫队第10装甲侦察营
1700105443
1700105444
党卫队第10自行突击炮营
1700105445
1700105446
党卫队第10反坦克营
1700105447
1700105448
党卫队第10防空炮兵营
1700105449
1700105450
党卫队第10工兵营
[
上一页 ]
[ :1.70010540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