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110426e+09
1700110426 《古今注》曰:“(帢),魏武帝所制,初以章身服之轻便,又作五色帢,以表方面(指军队的各方面军)也。”《晋书·五行志》曰:“魏太祖以天下凶荒,资财乏匮,始拟古皮弁,裁缣(细绢)帛为白帢。”“初,魏造白帢,横缝其前以别后,名之曰颜帢,传行之。至永嘉之间,稍去其缝,名无颜帢。”
1700110427
1700110428 这些记载说明,帢的使用面很广,功能也很多。既能以色表明武官的品级,又可区别军队的各方面军。它的式样前后也有过一些变化。
1700110429
1700110430 从出土的陶俑上可以看出,其形象与我国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瓜皮帽很相似。做帢的材料,除了缣之外,可能也用皮或毡,南北朝以后,帢逐渐演变成丧服冠(图6-16①②③)。
1700110431
1700110432
1700110433
1700110434
1700110435 ①《考古学报》1959年第3期登载的晋俑头像
1700110436
1700110437
1700110438
1700110439
1700110440 ②湖北武汉黄陂滠口晋墓出土持盾武士俑
1700110441
1700110442
1700110443
1700110444
1700110445 ③江苏南京晋墓出土东晋持盾武士俑,南京博物馆藏
1700110446
1700110447 图6-16 帢的各种形象
1700110448
1700110449 军人一般都穿圆头靴,靴尖不起翘。
1700110450
1700110451 铠甲和戎服外均束带,并用带扣系束。
1700110452
1700110453
1700110454 魏晋时期由于马具的不断完善,出现了活舌带扣,它广泛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很快取代了使用有2500多年之久的带钩和后来的死舌带扣。同时,受少数民族的影响,还开始在革带表面钉缀饰件。这种饰件称“”,可以用金、银、铜、玉等多种材料制成。下附有马蹄形环,用于佩挂武器和其他物品。
1700110455
1700110456 东汉后期,中原地区使用了数千年的璏式佩剑法,由于带扣的运用而改变为悬挂式,这种悬挂式又经过南北朝时期的改进,一直使用到今天(图6-17①—④)。
1700110457
1700110458
1700110459
1700110460
1700110461
1700110462 ①河南洛阳晋墓出土,鎏金铜(左),鎏金铜带扣(右),录自《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1700110463
1700110464
1700110465
1700110466
1700110467 ②汉代装于剑鞘上的玉璏
1700110468
1700110469
1700110470
1700110471
1700110472 ③辽宁朝阳袁台子东晋墓出土银带扣,录自《文物》1984年第6期
1700110473
1700110474
1700110475
[ 上一页 ]  [ :1.70011042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