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11094e+09
1700110940
1700110941
1700110942
1700110943 中国古代军戎服饰
1700110944
1700110945 图8-1 隋代武士复原图
1700110946
1700110947 ·甲胄根据安徽合肥、亳县隋墓出土武士俑复原;
1700110948
1700110949 ·戎服根据河南安阳、宁夏固原等隋墓出土武士俑实物复原;
1700110950
1700110951 ·革带带具采用宁夏固原隋墓出土实物形象;
1700110952
1700110953 ·兵器根据河南安阳等地出土瓷俑上的形象复原。
1700110954
1700110955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代之后又一个短命的、但是统一的封建皇朝。由于建国时间短,在没有完成各种政治经济变革之前就已被推翻,因此很多方面还基本沿袭着南北朝的旧制,军戎服饰也是如此。
1700110956
1700110957 铠甲使用最普遍的仍是两当铠和明光甲。
1700110958
1700110959 两当铠的结构有所进步,形制也有一些小的变化。一般身甲全部用鱼鳞等形状的小甲片编制,长度已延伸至腹部,取代了原来的皮质甲裙。身甲的下垂缘为半圆形,其下还缀有似用皮革制的弯月形、荷叶形甲片,用以保护小腹。这些改进使腰部以下的防护大大增强(图8-2)。
1700110960
1700110961
1700110962
1700110963
1700110964 图8-2 陕西省三原县隋李和墓墓室石门线刻画(拓片局部),两武士头戴式样相同的兜鍪,均穿两当铠和长靴,臂甲的式样也相同,只有两当铠的甲片和形制略有差别
1700110965
1700110966 明光甲的形制基本上与南北朝时期相同,只是腿裙变得更长。安徽合肥出土的两件陶俑的铠甲腿裙长至脚背,而且垂于正面(图8-3),穿有这种腿裙的铠甲当不便乘骑而只能步战。
1700110967
1700110968
1700110969
1700110970
1700110971 图8-3 安徽合肥西郊隋墓出土持盾步兵俑,选自《中国美术全集》雕塑专集
1700110972
1700110973 步兵的甲胄装备已如此精良,骑兵当然更加坚固,湖北武汉出土的一件瓷武士俑身披的明光甲与兜鍪、顿项连成一体,就像现代的潜水服,其防护之严可见一斑(图8-4)。
1700110974
1700110975
1700110976
1700110977
1700110978 图8-4 湖北武汉出土持盾步兵俑(据照片绘制),湖北省博物馆藏
1700110979
1700110980 除了上述两种铠甲之外,也有胸背甲全部用铁甲片编缀的铠甲,这类铠甲是否即是记载中所说的黑光甲?不得而知(图8-5)。
1700110981
1700110982
1700110983
1700110984
1700110985 图8-5 陕西三原隋李和墓出土残骑俑,陕西省博物馆藏
1700110986
1700110987 可能由于连年战争,采矿冶炼等生产遭受破坏的原因,隋代还大量使用皮革制甲。《隋书·礼仪志》载:
1700110988
1700110989 大业七年,征辽东……第一团,皆青丝连明光甲,铁具装,青缨拂,建狻猊旗。第二团,绛丝连朱犀甲,兽文具装,赤缨拂,建貔貅旗。第三团,白丝连明光甲,铁具装,素缨拂,建辟邪旗。第四团,乌丝连玄犀甲,兽文具装,建缨拂(应为乌缨拂之误),建六驳旗。
[ 上一页 ]  [ :1.7001109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