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11096e+09
1700110960
1700110961
1700110962
1700110963
1700110964 图8-2 陕西省三原县隋李和墓墓室石门线刻画(拓片局部),两武士头戴式样相同的兜鍪,均穿两当铠和长靴,臂甲的式样也相同,只有两当铠的甲片和形制略有差别
1700110965
1700110966 明光甲的形制基本上与南北朝时期相同,只是腿裙变得更长。安徽合肥出土的两件陶俑的铠甲腿裙长至脚背,而且垂于正面(图8-3),穿有这种腿裙的铠甲当不便乘骑而只能步战。
1700110967
1700110968
1700110969
1700110970
1700110971 图8-3 安徽合肥西郊隋墓出土持盾步兵俑,选自《中国美术全集》雕塑专集
1700110972
1700110973 步兵的甲胄装备已如此精良,骑兵当然更加坚固,湖北武汉出土的一件瓷武士俑身披的明光甲与兜鍪、顿项连成一体,就像现代的潜水服,其防护之严可见一斑(图8-4)。
1700110974
1700110975
1700110976
1700110977
1700110978 图8-4 湖北武汉出土持盾步兵俑(据照片绘制),湖北省博物馆藏
1700110979
1700110980 除了上述两种铠甲之外,也有胸背甲全部用铁甲片编缀的铠甲,这类铠甲是否即是记载中所说的黑光甲?不得而知(图8-5)。
1700110981
1700110982
1700110983
1700110984
1700110985 图8-5 陕西三原隋李和墓出土残骑俑,陕西省博物馆藏
1700110986
1700110987 可能由于连年战争,采矿冶炼等生产遭受破坏的原因,隋代还大量使用皮革制甲。《隋书·礼仪志》载:
1700110988
1700110989 大业七年,征辽东……第一团,皆青丝连明光甲,铁具装,青缨拂,建狻猊旗。第二团,绛丝连朱犀甲,兽文具装,赤缨拂,建貔貅旗。第三团,白丝连明光甲,铁具装,素缨拂,建辟邪旗。第四团,乌丝连玄犀甲,兽文具装,建缨拂(应为乌缨拂之误),建六驳旗。
1700110990
1700110991 这则记载表明,当时军队装备的铠甲有一半是皮甲。而根据多种形象资料分析,这时的皮甲实际上已不同于战国时期,并不一定全都用皮革制造,在各个要害部位都用了铁甲片来进行加固,其防护功能比纯粹的皮甲肯定要强得多。图8-6①、图8-7、图8-8的几件陶俑很明显地展示了这种皮铁合甲。当然,也会有全部用皮质铠甲,陕西三原隋李和墓的石棺椁上有一幅线刻武士像,身上的铠甲还保留着汉代前开襟的形制,甲片也较大,很可能就是全部用皮革制造的皮甲(图8-6②)。
1700110992
1700110993
1700110994
1700110995
1700110996 ①安徽亳县隋墓出土武士俑,俑的兜鍪、披膊、胸甲圆护很像铁质,而顿项、护肩、臂甲、腿裙都是革质,但护肩上还另缀有铁甲片
1700110997
1700110998
1700110999
1700111000
1700111001 ②陕西三原隋李和墓棺椁石刻像拓片,身上铠甲似为皮甲
1700111002
1700111003 图8-6
1700111004
1700111005
1700111006
1700111007
1700111008 图8-7 河南陕县隋墓出土持盾武士俑,甲身部分铁制,其余好像都是革制(据实物写生),西安历史博物馆藏
1700111009
[ 上一页 ]  [ :1.7001109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