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117394
1700117395
除了参谋教育外,提升参谋素质的另一途径是从做中学习。但是国军的参谋作业也大多十分散漫。1937年3月,黄埔二期出身的刘子清奉调四十四军的政训处长。四十四军为川军刘湘属下的部队,军部驻成都,军长王缵绪。刘上任后,对军部日常运作的情形,有以下生动的描述:
1700117396
1700117397
军长管不着部队的事,部队调到哪里去了他也不晓得。刘湘直接要掌握的是旅、团长,次之是师长;至于军长,不过给他一个官位,让他安插一些亦官亦商的亲戚和旧部,按月分领一点民脂民膏罢了。军部的办公,一张长桌,两排椅子,上午十时左右,各处主官去签个到,私人有事就走,无事便坐下来“充壳子”。慢慢从女明星谈到女戏子,再从命相学谈到生意经,以及麻雀牌与鸦片烟;有时也偶然想到国事,谈谈报纸上的消息,以及交换一点内幕新闻。下午多半是八圈麻雀,几场宴会,然后到什么太太那里去玩玩(成都私娼,每自称略有地位的某太太,以示伊之身份高贵而非娼也)。上午办公,军长多到场,且高踞主席座位,因此我每日上午都去参加,后来我觉得太浪费时间,也就少去了。军部那些人,不是一袭长衫,便是一套西装,少见有穿军服的。年龄大一点的,还手拿一枝长一尺以上的旱烟斗。即使参加总理纪念周,不但服装也是如此,而那根旱烟斗,也还是爱不释手,并且行礼如仪过后,到讲解遗教或工作报告时,他们也就继续抽他那未完的半节叶子烟了。他们这种生活与习惯,简直使我无法适应。[36]
1700117398
1700117399
以上所述,只是战前地方部队一个极端的例子,一般国军部队的风纪较为严明,不过敬业精神仍然不足。1934年,蒋介石在对高级将领的一次演讲中,即曾指出由于参谋人员普遍地不能竭忠尽智,因此各级主官应勤于监督,以求命令的贯彻:
1700117400
1700117401
带我们中国的军队,就不好和外国的军队来比较。在外国做了一个营长,只要挈住纲领,比较宽闲,不必要自己亲身来做多少事了。由此推上去,做了一个大将自更不必说,只要总持大纲,无须躬亲细务,什么事情,部下替他准备好,只要他作一个最后的决定就够了。为什么呢?因为一切的事情,有他下面一般参谋和师、旅、团长来计划,部下的人们能够尽到自己的职责,按部就班切切实实做好了,所以不必待总司令再来费心说话。例如明天作战,他手下的参谋人员,今天早已将作战的计划和命令拟好了,当统帅的人,只要将地图拿出来看一下,决定采行哪一个计划就得了,无须乎再多说话。我们中国军队就不然,做部下的人,没有几个真能“竭忠尽智”实实在在替长官来计划好的。并且上面计划好的事情和发下去的命令,一般部下还不能切实照着来做。所以全靠我们当将领的人,能够勤劳监督,实事求是。[37]
1700117402
1700117403
抗战爆发后,由于战事的要求,参谋业务自然也有所改善,不过改善的程度似乎极为有限。1942年,军令部派员视察各单位参谋业务后所作的一份报告指出,各级参谋人员对委员长、总长、部长、次长的各种训示,以及军令部所颁发的各种法令、教令,少数尚能遵照奉行,大多数虽能阅读记忆,但少研究体会,虽能遵照奉行,但是奉行的程度不能彻底,更不能作有计划、有系统地实行,甚至有若干单位,尚不知其重要性者。这份报告并且对各种不同训词和法令遵行的情形,分别作了以下的检讨:
1700117404
1700117405
1. 各级长官的训词:各级参谋能认真加以研究,并力求遵行者,仅占十之一二,能阅读了解者,约十之三四,其余率多敷衍了事,尤以低级参谋人员为最甚。
1700117406
1700117407
2. 军令部颁发各种命令、法令:除兵站机关外,各部队均较为熟悉。
1700117408
1700117409
3. 作战教令及作战丛书:各参谋能悉以研究而遵行者,实属甚少。[38]
1700117410
1700117411
1944年,俄国驻华军事代总顾问也曾指出,国军“营以下的动作,大体可以说是很注意了,但团以上到军、师为止,各级司令部的业务极不健全。图上作业与沙盘教育可以说完全没有,指挥所与参谋业务的演习,更是完全忽略,所以中国军队一到作战就莫名其妙。既没有具体的作战计划,也没有完备的作战命令!”并且认为这是国军最大的毛病。针对这些批评,蒋介石并未反驳,反而认为应该切实接受并积极反省与改革。[39]不过成效如何,不得而知。
1700117412
1700117413
总而言之,抗战时期国军的高级参谋和中、下级参谋,不论在学识和技能上,均无法和先进国家的参谋相比。蒋介石即曾在一次参谋长会议中,对国军和日军的参谋素质作了以下的比较:
1700117414
1700117415
大家看敌人方面,他一个上尉参谋,派到前方,就可以指挥旅部、团部作战业务,他们参谋之精于后方勤务,更不必说了,我们现在不仅中级参谋人员,就是一般高级参谋长和参谋处长,对于指挥作战和主持业务的效能,是不是都能赶上人家的上尉参谋呢?如果我们不从这一点上力求上进,我们就不能打胜仗!外国军队之所以战斗力强大,一切组织、训练与技术能够不断进步,就是因为他们幕内有一班精明强干的参谋人员![40]
1700117416
1700117417
战时国军的一位师长在比较中、美两国参谋业务时也曾指出,中美两国典范令所示参谋责任,大致相同,[41]不过国军参谋在自动尽职和积极负责两方面,和美军相较,犹有逊色。
1700117418
1700117419
1700117420
1700117421
1700117423
山河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军队战力 三 参谋人事管理
1700117424
1700117425
(一)员额
1700117426
1700117427
先进国家的参谋人员,由于资格限制甚严,地位也极为崇高,因此无论机关、部队,参谋人员的设置均有一定的标准,和全盘人事也有完整的计划。清末以来设置参谋,既缺乏确实的统计,也没有全盘的计划,无论机关、部队,任意设置参谋,员额也无限制,[42]加以抗战爆发后,部队扩张迅速,员额更是急剧增加。据1940年底的资料显示,各部队及军事机关的额设参谋人员约6 200余员,[43]但是经军令部核备的实有参谋人员,仅有4 674员,相差之数达四分之一(见表4-4)。
1700117428
1700117429
表4-4 全国各级参谋编制员额与实有员额比较图(1940)
1700117430
1700117431
1700117432
1700117433
1700117434
* 系指1940年11月30日以前业经呈报有案者。
1700117435
1700117436
资料来源:军令部第三厅第一处:《廿九年全国各级参谋编制员额与实有员数比较图》,档号769/309,军令部档案。
1700117437
1700117438
军令部有鉴于此,一方面按建军及作战上的需要,积极培育参谋人才,一方面将造就的人才,予以严格的统制,分发至各机关、部队服务,[44]不过成效十分有限。至1944年时,上校以上的参谋人员已不虞匮乏,甚至超额;中、下级参谋缺员的情况,反而日形严重(见表4-5)。
1700117439
1700117440
表4-5 全国各级参谋编制员额与实有员额比较图(1944)
1700117441
1700117442
1700117443
[
上一页 ]
[ :1.70011739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