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118251
[40]曹聚仁、舒宗侨:《中国抗战画史》,第138页。
1700118252
1700118253
[41]李宗仁:《李宗仁回忆录》,第546页。
1700118254
1700118255
[42]胡俊:《近二十年来云南地方军队概述》,《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1986年12月,26页;谢本书:《龙云传》,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第175页。
1700118256
1700118257
1700118258
[43]廖位育:《有关倮军阀龙云种种(上)》,《传记文学》第43卷第6期,1983年12月,第93页。
1700118259
1700118260
[44]齐锡生:《抗战中的军事》,第12页。
1700118261
1700118262
[45]黄仁宇:《蒋介石的历史地位》,第265—266页。
1700118263
1700118264
[46]Wedemeyer, Wedemeyer Report!, p.323.
1700118265
1700118266
[47]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第320页。
1700118267
1700118268
[48]黄仁宇:《从烤面包说起》,《中国时报》,1991年12月3日。
1700118269
1700118270
[49]闻钟:《民主政治的人事行政》,《中国评论》第3期,1947年9月,第7页。
1700118271
1700118272
[50]黄仁宇:《蒋介石的历史地位》。
1700118273
1700118274
[51]黄仁宇:《张学良、孙立人和大历史》,黄仁宇:《地北天南叙古今》,第122页。
1700118275
1700118276
[52]谭继禹:《戎马琐忆》,第166页。
1700118277
1700118278
[53]戴坚:《中美兵学通论》,世界兵学社,1945,第18—19页。
1700118279
1700118280
[54]孙连仲:《孙连仲先生访问纪录》,吴延环编《孙仿鲁先生述集》,第109页。
1700118281
1700118282
[55]胡静如:《烬余掇拾》(稿本),第248回。
1700118283
1700118284
[56]赵正楷:《徐永昌传》,台北:山西文献社,1989,第162—163页。
1700118285
1700118286
[57]Andr é Corvisier, Armies and Societies in Europe, 1494-1789, Bloomington and Lond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9, p.73.
1700118287
1700118288
[58]袁守谦:《建军导报复刊以后》,《建军导报》第1卷第1期,1944年7月,第1页。
1700118289
1700118290
[59]蒋永敬:《黄埔军校创办的时代意义与背景》,“国防部”史政编译局编《黄埔建校六十周年论文集》上册,台北:编者印行,1984,第61页;蒋永敬:《黄埔建军》,“教育部”主编《中华民国建国史》第三篇第2章第2节,台北:“国立”编译馆,1989,第275页。
1700118291
1700118292
[60]蒋介石:《军事改革之基本精神与要点(下)》,第353页。
1700118293
1700118294
[61]周至柔:《军事制度之研究(第二讲)》,第3—4页。
1700118295
1700118296
[62]国民政府所辖的县、乡自卫队,则虚而不实,省保安队人数不多,正规部队却有三百余师,是立锥式的组织,兵力无从升补。参阅戴高翔:《不堪回首话农村》,《高翔文存》,第47—48页。
1700118297
1700118298
[63]详见Yung-fa Chen, Making Revolution: The Communist Movement in Eastern and Central China, 1937-194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p.386. 国民政府的征兵,则大多采取随征随用的方式,常无暇充分训练却派赴战场。
1700118299
1700118300
[64]“国防部”史政局编《朱毛匪军事综合研究》,台北:编者印行,1958,第24—25页。
[
上一页 ]
[ :1.70011825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