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120931e+09
1700120931
1700120932 当时,人民解放军正根据渡海作战的需要紧急组建空军。建设空军头等重要的任务是培训飞行人员。1949年夏天,人民解放军只有60名可驾驶战斗机的飞行员(主要系解放战争期间东北航校的毕业生),仅有不足30架可用的作战飞机,这远远达不到组建空军的最基本要求。为了尽快培训出足够数量的飞行员,空军尽最大可能抓紧开办航校,自1949年10月后的三个月里,人民解放军空军紧急开办了7所航校,从苏联订购的飞机从1949年11月起也陆续到达。为保护上海等重要城市的上空,苏联还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后,于1950年2月至3月间派出一个空军师(主要装备米格15和拉11飞机共99架)到上海、徐州担负空防任务52。人民解放军空军经过紧张的训练和准备,1950年5月,空军航校第一批学员终于毕业,并利用接收苏联的50多架战斗机和轰炸机,开始在南京组建空军第四混成旅(6月中旬正式建成),从而使解放军在东南沿海地区终于有了一支可以配合陆军进行作战的空中力量。
1700120933
1700120934 海军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组建和训练舰艇部队,修复缴获和接收的舰船,并通过开办海校培养航海人员。为了能尽快组建一支能配合陆军渡海作战的舰艇部队,上海等地的修造船厂在1950年春季前利用旧舰船为海军抢修、改装可用于渡海的舰只100余艘。5月间,华东海军在上海建成第一支可用于作战的舰艇部队——海军第四舰队,装备大型坦克登陆舰10艘,中型坦克登陆舰9艘。自苏军空军进驻上海后,国民党空军因连续被击落5架飞机,已不大敢进入上海附近地区,新建的人民空军又已经可以为海军提供一些空中掩护,所以这支舰队能够用于掩护运载陆军的船队进行攻击舟山的作战,并准备在攻占舟山后驶往福建参加对金门的作战。
1700120935
1700120936 陆军为了确保舟山作战的胜利,集中了第三野战军的大部分机动力量。除了原来用于舟山作战的第7兵团外,原准备渡海攻台的第九兵团(下辖第二十军、第二十三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十七军)也用于舟山作战。由于海军舰只少,渡海还主要靠木帆船,华东党政机关从山东和苏皖内地征调了大量帆船,由铁路运至浙东、苏南沿海,连同当地原有的船只共达2000余艘,并以汽车发动机将其中一部分改装成机帆船。在海空军的掩护下,这时已有把握一次运载10万人以上的部队登陆。
1700120937
1700120938 攻击舟山的准备工作预计在6、7月间可以完成,4月15日华东军区召开了陆、海、空三军联席会议,确定了攻击舟山的方案。最后决定第7兵团由南向北,第9兵团由西北向东南,以两个登陆集团约20万人由海空军掩护在舟山登陆,全歼舟山群岛上的国民党军。
1700120939
1700120940
1700120941
1700120942
1700120943 解放舟山
1700120944
1700120945 人民解放军三野部队正在积极准备对舟山的登陆作战时,5月1日传来了四野部队已经解放了海南岛的消息。当时准备渡海的部队全军振奋,而台湾和舟山的国民党军十分惊恐。这时,国民党军已经了解到人民解放军将以陆海空三军发起对舟山群岛的攻击,其打击力量势必大大超过海南岛作战,而国民党军仅剩的陆军部队有1/3在舟山,如再遭惨重损失守卫台湾就更困难。5月上旬,国民党军决定从舟山撤退,并在撤退前佯称“反攻”。5月13日撤退秘密开始,守岛的国民党军12万人分批登船,同时把岛上2万多名青年男女强行拉上船运往台湾,并炸毁了岛上的重要设施,花费了4000万银元修筑的定海机场也在一阵阵爆破的巨响中被彻底破坏。
1700120946
1700120947 5月16日解放军三野部队发现国民党军从舟山撤退,立即以第二十一军、第二十二军、第二十三军提前渡海,17日上述三个军占领舟山本岛,国民党守军却已经撤走。规模很大的舟山群岛登陆战准备工作虽然未能投入实战,但是对国民党军精神上造成了重大威胁,促使其从舟山撤退,从此打破了国民党军对长江口的封锁和对上海及江浙附近地区的空中威胁,同时使部队受到了渡海作战的训练,意义还是十分重大的。
1700120948
1700120949 人民解放军占领定海的当天,即5月17日,第三野战军前委就向各兵团、各军发出了《保证攻台作战胜利的几个意见》,决定所属部队投入攻占台湾的战役准备。
1700120950
1700120951
1700120952
1700120953
1700120954 金门之战:1949-1959 [:1700120181]
1700120955 金门之战:1949-1959 台湾战役的筹划和准备
1700120956
1700120957 在人民解放军加紧解放沿海岛屿的同时,中央军委和第三野战军也在积极筹划台湾战役的计划,并开始从各方面着手进行准备。
1700120958
1700120959 中央军委最早开始筹划台湾战役,起自于1949年5月下旬上海战役结束之后。当时,中央军委责成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组织三野部队进行攻台准备,因华东许多地区还未解放,已占地区又需要分兵剿匪,所以只能抽出野战军主力第九兵团做攻台准备并兼任上海地区的警备。8月至10月间,解放军第七、第十兵团进行了扫清台湾外围屏障的浙东和福建沿海作战。虽然完成了解放沿海大陆的任务,并在攻岛作战中取得了一定胜利,却也在金门和登步岛小受挫折,这向中央军委和华东野战军领导显示了渡海攻台的艰巨性。中央军委根据金门和登步作战的经验教训,对台湾战役的计划进一步作了精心的筹划,各项准备工作也更为谨慎细致。
1700120960
1700120961 随着华东野战军首长对渡海作战艰巨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台湾战役的计划也一再被修改。1949年秋天制定的台湾战役计划是投入8个军的兵力,其中以第九兵团的4个军(第二十军、第二十三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十七军)为第一梯队。1949年末华东野战军首长经研究决定增加投入战役的兵力,三野部队除担任剿匪和地方警备任务外,主力12个军全部参加攻台。中央军委马上同意了这一意见。这时,因为美国公开表现出和台湾国民党当局拉开距离的政策,所以一般估计攻台时美军不会介入。粟裕副司令员在《华东军区一九五〇年政治工作指示》中曾解释说:“直接参战在政策上、军事上都是对美帝不利的,所以美帝只能间接参战,如动员日本的‘志愿兵’去帮助蒋匪。”基于这种估计,华东野战军在研究台湾战役的计划时,曾设想了同日本援蒋军人作战的可能性,并有信心消灭这些‘志愿兵’。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央军委认为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台湾战役的准备,早日完成解放全中国的任务,以实现祖国统一。
1700120962
1700120963 为争取尽可能先在沿海岛屿歼灭国民党军主力,人民解放军在准备对舟山、海南岛和金门实施攻击时,都强调要集中优势兵力,确保登陆后能够有把握打歼灭战。经中央军委同意,在第四野战军攻击海南岛的同时,华东野战军决定调集第七、第九兵团共6个军(第二十军、第二十一军、第二十二军、第二十三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十七军)共20万人发起舟山战役;并调第二十四军、第二十五军、第三十二军入闽,接替第10兵团(辖第二十八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一军)的剿匪及修筑道路、机场等任务,以腾出该兵团用以攻占金门。华东野战军还提出,准备将对舟山、金门的攻击作为攻台的实战演习。
1700120964
1700120965 为了更细致地筹划台湾战役的具体事宜,1950年3月11日新任海军司令员的肖劲光同粟裕会商了攻台的准备工作。中央军委同意华野领导和海军会商的意见,设想投入50万部队用于渡海攻台,分两次运送53。
1700120966
1700120967 当时作出这一设想,是对东南沿海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进行分析后作出的估算。国民党陆海空军总共还有50多万军队,其中在舟山、金门和海南岛的部队随时又有撤回台湾集中力量防御的可能,再加上少量日本“志愿”人员的协助,还有一定的战斗力。解放军进行的又是背水的登陆作战,按照一般的登陆作战规律,第一批登陆部队要有能突破防线并向纵深发展的充裕力量,而最忌“添油”式的逐次增兵。所以预定第一梯队要有足够的兵力,再待第二梯队上岸,总兵力至少应和台湾守军大致相当。当时人民解放军各部队的战斗力明显高于同等数量的国民党军,有50万部队登陆就可以确保在短期内不间断地发展胜利,以占领全岛。根据这一设想,华东野战军准备在舟山战役结束后,以第七、第九兵团担任攻台的第一梯队,第十兵团和入闽的另外三个军担任第二梯队。这样,华东野战军的12个军部队连同后勤支援人员,投入台湾战役的总兵力将达50万人。在大陆内地,第四野战军以第十三兵团(辖第三十八、第三十九、第四十军)担任全军的战略预备队,西北野战军抽出第十九兵团(原华北第二兵团,辖第六十三、第六十四、第六十五军),作为中央军委可以随时调动的机动力量。
1700120968
1700120969 当时,要实现这一登陆作战的设想,最大的困难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渡海船只,二是海空军掩护问题还有待解决。
1700120970
1700120971 解决渡海船只问题,在建国初期的条件下是一大难题。要运送50万部队渡海,连同装备、粮弹、饮水、燃料、马匹、车辆等,所需船只甚多。而且根据金门作战的经验,第二梯队不能依赖第一梯队的船只返航接运,而必须自备船只。因此,中央军委估计需筹集几十万吨的船只。台湾海峡海宽浪大,渔民的小帆船难以航渡,需用轮船或较大的机帆船。近代中国海运一直不发达,沿海地区机器动力的船只很少,国民党军从大陆撤退时又将大多数轮船带走或加以破坏,所以要靠从沿海现有船只中筹集几十万吨位的机动船是办不到的。
1700120972
1700120973 解决海空掩护问题,也是保证渡海攻台成功所必不可少的前提,而人民解放军当时确实不具备这种条件。台湾距大陆最近距离也在80海里以上,平均距离则有100多海里。解放军对金门、海南岛发起进攻时,航渡距离只有5~15海里,以帆船航行几小时即可到达,完全可以在一夜间起航并完成登陆,从而能大大减少国民党空军的攻击和海军拦截的威胁,向台湾航渡则完全不具备这种夜航登陆的条件。解放军当时拥有的舰船时速大多只有七八海里,向台湾航渡需要一天一夜时间,庞大的船队一旦没有夜幕遮蔽,在完全暴露的海面上必然会遭到国民党海空军的全力拦截攻击,没有海空军掩护的船队将会遭到极惨重的损失,根本不可能达成登陆成功的目的。因此有了渡海的船只后,还必须建成一支能够较敌方具有优势的海空军,才能保证台湾战役这种规模的渡海作战的胜利。
1700120974
1700120975 中央军委在筹划台湾战役时,鉴于上述这两个主要困难,决定在不影响恢复国民经济的前提下,集中财力物力筹集修造船只,并尽快建设海空军。但是在当时中国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技术条件极其落后的条件下,筹集修造大量船只和建设海空军都非短期所能完成。
1700120976
1700120977 沿海地区解放后,人民海军接收、征集到可用的商船、渔船仅有169艘,总吨位6.48万吨54。建国初期我国沿海的造船工业一般只能制造内河小船,修船能力也十分有限。当时国民党空军又以沿海的造船厂和较大的船只为主要轰炸目标,如1950年1月25日对江南造船厂的一次轰炸,就炸毁炸伤“常州”号、“万寿花”号等26艘舰船,严重影响了修造船的进度。鉴于这种情况,中共中央在加强对港口上空防护的同时,要求沿海地区各造船厂抓紧修复被破坏的轮船,并大量赶造投资少、工期短并有一定抗风浪能力的机帆船。此外,中共中央利用英国已承认新中国,想建立关系的有利条件,在香港购买到旧船48艘,总吨位2.54万吨,并向英商继续洽商购买。不过即便如此,至少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筹集几十万吨位船只的数量要求。
1700120978
1700120979 建设海空军的工作,自1949年夏天起就一直在加速进行。自1949年4月起,人民解放军利用国民党军起义的舰艇建立了华东军区海军,可是因无空中掩护,舰只随即大多被国民党空军炸沉,少量剩余的舰只为躲避轰炸只好沿长江上驶武汉一带。1949年12月,中央军委考虑到今后台湾战役和保卫海防的需要,决定立即建立海军司令部,将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司令部改为海军司令部直属机关,任命第12兵团司令员肖劲光为海军司令员。同时中央军委要求上海等地的造船厂抓紧抢修被国民党军破坏或炸坏的舰只,以供新建的海军使用。1950年1月中旬肖劲光到任后马上视察疏散到武汉一带的华东海军,并找原国民党海军一些高级军官了解台湾海军的实力,组织人员初步计算了对台登陆作战所需的舰船数量和物资储备55。人民解放军解放大陆期间,缴获和接收起义的舰艇共183艘,总吨位4.3万吨(占国民党海军军舰总吨位的1/4)。但是这些舰船大都破损不堪,有的军舰还是清朝遗物。人民解放军又很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海军主要依靠旧海军人员作为舰船上的技术骨干,同时向舰上加派解放军中的政治工作人员和老战斗骨干。经过紧张的组织训练和抢修舰只,长江下游的空中掩护自1950年春天又已基本解决,解放军的华东海军很快形成了一支可以投入战斗的力量。
1700120980
[ 上一页 ]  [ :1.70012093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