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128269e+09
1700128269
1700128270
1700128271
1700128272
1700128273 1954年10月10日,越南人民军第308大团102团开进河内。
1700128274
1700128275 中国、苏联、英国、法国、越南、老挝、柬埔寨代表都宣布同意“最后宣言”。唯有美国代表、副国务卿史密斯宣布,美国不参加“最后宣言”,表示美国政府将遵照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四款,不使用武力破坏“最后宣言”,但同时宣称要防止任何侵略再起(史密斯指的是在必要情况下出手维持南越的“独立”,阻挠北越的统一),这为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1700128276
1700128277 1954年7月21日,法国、越盟、老挝和柬埔寨签署了日内瓦协定,历时8年之久的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正式宣告结束。接到本国代表团的通告,越南人民军总司令武元甲大将和法国远征军总司令埃利上将分别下令越南人民军主力部队、地方武装、游击队和法国远征军、保大军于1954年7月22日在整个印度支那停火。
1700128278
1700128279
1700128280
1700128281
1700128282 1955年1月1日,越南军政领导人在河内举行盛大的阅兵式。
1700128283
1700128284 战争,给法国带来了无尽的痛苦,耗资超过3万亿旧法郎(1954年的战争费用要不是美国报销了80%,法国人根本就打不下去了),战死、失踪9.22万人,11.4万人负伤,2.8万人被俘。战争给越南造成的损失更是惊人,含军人平民在内,越南在1945年到1954年死于战争的人数超过50万。
1700128285
1700128286 根据日内瓦协议,越南人民军在北纬17°线以南的部队,和在老挝、柬埔寨的部队开始集结,陆续撤回越南北方。
1700128287
1700128288 在越南北方的法国远征军也奉命集结,逐步撤离。1954年10月10日,最后1名法军撤出河内,308大团102团于当天进驻河内。
1700128289
1700128290 1955年元旦,胡志明率领越南劳动党中央政府成员还都河内。
1700128291
1700128292 1955年4月,最后1名法国远征军士兵撤离了越南。次月,越南人民军320大团接管海防。
1700128293
1700128294 至此,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终于落下帷幕。北纬17°临时分界线将越南分成了南北两个国度,但日内瓦协定并没有给印度支那带来真正的和平,因为法国人走了以后,美国人又来了。
1700128295
1700128296
1700128297
1700128298
1700128299 奠边府战役 [:1700124637]
1700128300 奠边府战役 附录
1700128301
1700128302 奠边府战役 [:1700124638]
1700128303 附录1:第351工炮大团战斗序列
1700128304
1700128305 第45炮兵团(装备24门105毫米榴弹炮)
1700128306
1700128307 第632炮兵营(下辖第801、802、803连——每连各装备4门105毫米榴弹炮)
1700128308
1700128309 第954炮兵营(下辖第804、805、806连——每连各装备4门105毫米榴弹炮)
1700128310
1700128311 第675炮兵团(装备18门75毫米山炮和20门120毫米重迫击炮)
1700128312
1700128313 第175炮兵营(下辖第752、753和第754炮兵连,各3门75毫米山炮)
1700128314
1700128315 第275炮兵营(下辖第755、756和第757炮兵连,各3门75毫米山炮)
1700128316
1700128317 第83迫击炮营(下辖第112、113、114、115、116连,各装备4门120毫米重迫击炮)
1700128318
[ 上一页 ]  [ :1.70012826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