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131457
1988年6月15日,盖拉尼接替希克马蒂亚尔出任“七党联盟”主席。6月19日,“七党联盟”正式任命12名内阁成员,宣布临时政府开始运作,并派兵西进猛攻喀布尔,夺取了喀布尔市郊的6个哨所,随之又向南北伸展,相继占领查希尔省省会卡拉特和帕尔万省的米特拉姆。8月1日起,阿富汗南部重镇坎大哈的苏军开始撤离,西部的信丹德、赫拉特和北部的昆都士地区的苏军也采取了行动,而且苏军开通了西部由赫拉特至国内的撤军线路。
1700131458
1700131459
苏军撤出坎大哈后,早在7月就做好包围之势的游击队向城内的2万阿富汗政府军发起进攻。他们声称,坎大哈将是临时政府的首都。阿富汗政府军全力防守,在城区周围埋下大批地雷,并设置了炮兵阵地,游击队久攻不下,双方势均力敌,处于对峙状态。
1700131460
1700131461
8月10日,阿富汗游击队聚集数千人,向昆都士发起进攻,迅速突破了阿富汗政府军的防线,攻入城区。近千名阿富汗警察和当地民兵不战而降,游击队全面占领昆都士。苏军对阿富汗游击队占领了这个靠近苏阿边境的重镇极为震惊,立即从境内调动“逆火”式轰炸机,持续空袭昆都士,8月15日,阿富汗游击队无力坚持,被迫撤出昆都士。
1700131462
1700131463
苏军第一阶段撤军结束之后,阿富汗游击队的进攻已遍及阿富汗全国。游击队攻占了喀布尔西北约230公里的巴米安省省会巴米安,又占领了与苏联接壤的塔哈尔省省会塔洛坎。阿富汗游击队的战果不断扩大,大批的阿富汗政府军向抵抗力量投诚。
1700131464
1700131465
撤军的最后几个月,苏军也遭到了不小损失。1988年8月21日和9月30日,2架米-24战机被击落,苏军飞行员死亡。在美国和巴基斯坦的支持下,游击队对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的进攻更加猛烈。阿富汗已不再是苏军久留之地了,撤出阿富汗的进程只能加快,不能放慢。苏联国内局势已经使戈尔巴乔夫感到自己的地位正在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了,必须尽快解决阿富汗问题,腾出手来对苏联国内动几个大手术。
1700131466
1700131467
1988年12月28日,格拉莫夫中将在喀布尔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苏军将如期在1989年2月15日前全部完成撤军。他强调,最后阶段的撤军将不会像第一阶段撤军那样顺利,因为阿富汗游击队正在计划发起新的军事行动,可能会以布雷或袭击的方法对撤出的苏军进行挑衅。另外,目前正处于气候恶劣的冬季,阿富汗北部地区覆盖着厚厚的积雪,交通极为不便,再加上此次撤军期限短,回撤人数众多,将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行动上,苏联方面却显得极为迅速,到12月底,留在阿富汗国内的苏联专家顾问、各类文职人员已基本上回撤完毕。
1700131468
1700131469
1989年1月初,驻阿富汗苏军各部开始集结收缩,基本上都集结到了喀布尔、巴格拉姆和信丹德3个机场,等待最高当局下达最后的撤军命令。莫斯科正为撤军问题而处于紧张的筹备中,政治局会议在接连不断地讨论着阿富汗问题。直到1月10日,喀布尔地区的苏军才接到来自国内的撤军命令,萨兰公路上再次响起日夜相继的马达声和断断续续的枪炮声。
1700131470
1700131471
东部方向苏军第二阶段撤军从1989年1月13日开始,首先撤出的是第59物资保障旅、第108摩托化步兵师后勤分队等集团军后勤保障部队,然后是第278道路警卫旅、第276管道旅、第103空降师后勤分队、第180摩托化步兵团后勤分队、第181摩托化步兵团后勤分队等后勤部队。在沿途哨卡担任警戒和封锁任务的作战部队撤军从1989年1月28日开始,至2月12日结束。西部方向的苏军组成10个行军纵队撤回苏联境内,东部方向苏军则组成33个行军纵队撤回苏联境内。1989年初的撤军行动中,为了抵御阿富汗游击队对撤退苏军行军纵队的攻击,苏军沿行军路线组建了一些配有炮兵观察组的排级规模火力支撑点,构建了火力阵地,还不时发动一些小规模反击。在此期间,技术保障部队也渐渐撤除了第一阶段撤军时建立的损坏车辆收集所。
1700131472
1700131473
1989年2月2日夜,驻阿富汗苏军第50武装直升机中队飞行员格洛夫诺夫上校和他的武器操控官在侦察攻击路线的行动中阵亡,他们的米-24“雌鹿”直升机是在阿富汗战争中被击落的333架苏军直升机中的最后一架。333架直升机在一些人眼中或许是个庞大的数字,但和越南战争中美军损失的上千架UH-1直升机相比已经微不足道了,不过它给阿富汗游击队和民众带来的,是挥之不去的痛苦、恐惧和仇恨。
1700131474
1700131475
1989年2月15日早晨,阿富汗北部山区下着鹅毛大雪,一支由70辆坦克和装甲车组成的苏军纵队,在没有任何欢送仪式的情况下,驶离了阿富汗北部边境城市海拉顿。莫斯科时间上午9点55分,当最后一辆装甲车通过苏联-阿富汗边境的阿姆河大桥时,驻阿富汗苏军司令员格拉莫夫中将从车上跳下来,同前来迎接他的儿子一起,徒步走过了边境线。面对蜂拥而上的苏联塔斯社记者,格拉莫夫中将说:“我是最后一名撤出阿富汗国土的苏军人员。在我身后,再也找不到一名苏军士兵了。”
1700131476
1700131477
长达9年零2个月的阿富汗战争,就此结束。
1700131478
1700131479
据苏联方面承认的数字,9年的阿富汗战争中,苏军共投入兵力62万人。战争的结果是,驻阿富汗苏军的直接战斗减员约为1.4万人,占总兵力的2.33%。而由于疾病导致的非直接战斗减员高达41.6万人,占总兵力的67.31%。但各方的统计皆不相同,具体死亡人数从3万到5万甚至10万以上不等。苏军在阿富汗战争中的伤亡,或许将永远没有确切数字。
1700131480
1700131481
据苏联方面公布的数字,苏军在阿富汗战争中的装备损失包括:飞机118架、直升机333架、坦克147辆、装甲运输车与步兵战斗车1314辆、火炮433门、工程车辆510辆、各种卡车和油罐车11369辆。
1700131482
1700131483
但是这些远远无法与阿富汗遭受的苦难相提并论。9年的战争中,阿富汗有130多万人丧生,500多万人流亡国外沦为难民。战争让阿富汗几乎成了这个世界上一块被遗忘的角落。
1700131484
1700131485
[1] 也称“死亡葵花”,这个战术由二战期间的伊尔-2强击机飞行员发明。
1700131486
1700131487
1700131488
1700131489
1700131491
帝国的坟场:阿富汗战争全史 第四章 永无尽头的“持久自由”
1700131492
1700131494
1.新势力的崛起
1700131495
1700131496
苏联完成撤军的当天,一位阿訇在喀布尔市中心大清真寺的殿堂里,面对神坛,默默祈祷:“我祈求和平,我们阿富汗的每一个家庭几乎都有人在战争中伤亡。现在,苏军撤走了,战争不应再继续下去了,早日恢复和平是我们全体人民的心愿,愿真主保佑我们。”
1700131497
1700131498
破碎的家园等待重建,人们企盼和平,苏军的撤离是这一切的最佳契机。然而,现实并没有让饱受战争苦难的阿富汗人民如愿,战争远远没有离开阿富汗。
1700131499
1700131500
面对游击队的进攻,1989年2月18日,纳吉布拉宣布:阿富汗全面进入战时状态,解除非人民民主党籍的7名政府部长和1名部长顾问的职务。2月19日,阿富汗成立了一个以纳吉布拉为首的二十人国防委员会,负责保护阿富汗“免遭外国干涉”。2月20日,纳吉布拉沙解除总理沙尔克的职务,由自己兼任总理。随后,他又亲自走向街头,对全体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员和所有阿富汗民众进行战备动员,提出“全民参战,保卫家园”的口号,大力扩充军备,充实加强正规军,一支人数可观的民防队伍也迅速被建立起来。大规模的内战即将爆发,到2月27日,驻喀布尔的四十多个外交使团中已有三十五个撤离或仅留看守人员。
1700131501
1700131502
经过多方扩充,纳吉布拉宣称人民民主党政权拥有正规军、警察和保安部队12.7万人,以及忠于政府的部族武装和民兵17万人。苏联计划通过加强喀布尔政权的实力,迫使阿富汗游击队接受苏联的善后安排,在阿富汗保持一个亲苏的政府。
1700131503
1700131504
1989年3月6日清晨,也就是苏军全部撤出阿富汗后的第22天,一颗炸弹在贾拉拉巴德城南轰然爆炸。阿富汗游击队开始全力围攻贾拉拉巴德,从而拉开了阿富汗迄今尚未结束的长年冲突的序幕。
1700131505
1700131506
此时的阿富汗游击队已拥有约20万人的总兵力,仍不断得到以美国为首的外部世界不遗余力的武器援助,军事实力大增。阿富汗游击队控制了阿富汗境内的5座省城,切断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干线,包围了许多大城市。仅在喀布尔周围,游击队就有3万之众;在坎大哈和贾拉拉巴德周围,游击队兵力有1万多人。阿富汗游击队坚决反对纳吉布拉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参加政府,要求喀布尔政权交出全部权力。
[
上一页 ]
[ :1.70013145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