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137874
1700137875
1700137876
图4-2 德国拿骚号战列舰
1700137877
1700137878
1908年4月,德国议会通过了第四个扩充海军法案,其实质是缩短主力舰的服役期限,保持和提高舰队现代化水平和战斗力。其内容是在1908—1917年间应更换17艘战列舰和6艘战列巡洋舰。1912年,德国又通过了新的扩建海军的计划,决定增加3艘战列舰,并建立分舰队,由8艘军舰组成。1914年6月,德国又完成了一项重要设施:基尔运河改造后重新开放。这次改造使最大的战舰可以通行无阻,因而大大增强了德海军的战斗力。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国公海舰队已经拥有13艘无畏型战舰、16艘老式战舰和5艘战列巡洋舰,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海军强国。
1700137879
1700137880
独钟海权的英国人时刻警觉着德国人的造舰行动。1908年,英议会通过“两舰对一舰”方案,即德国每造一艘新无畏级战列舰,英国建两艘,并大大追加海军费用。1912年,英国海军收缩战线,把海军力量进一步集中于北海。1912年3月,新上任的海军大臣丘吉尔宣布重新组织舰队,决定把直布罗陀的大西洋舰队撤回本土,地中海舰队移师直布罗陀。无畏级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一艘接一艘地从船台上滑下大海,1913年建成的装备有8门381毫米口径火炮的伊丽莎白女王号(图4—3)达到了当时战列舰的先进程度的顶点。到1914年,英国新造了约22艘无畏级战列舰,每舰排水量达到2.5万吨,大多装有10门343毫米口径的大炮。而英国的“狮”级战列巡洋舰排水量则达30000吨,航速高达28节。
1700137881
1700137882
1700137883
1700137884
1700137885
图4—3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
1700137886
1700137887
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德两国海军的作战舰艇编队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分别达到如下规模:
1700137888
1700137889
1700137890
1700137891
1700137893
1700137894
与大炮巨舰的发展一起前进的,还有海军作战理论。早在1891年,英国海军出身的菲利普·科洛姆和约翰·科洛姆两兄弟提出了“制海权”为中心的海军作战理论,将16世纪以来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传统的思想进一步理论化,认为在保护本土、海外属地和海上交通线的海军作战中,“最好的防御方法无论如何都是掌握制海权”。1911年,英国朱利安·科贝特的《海上战争的若干原则》和马汉的《海军战略》在同一年问世,进一步巩固了“制海权”理论并将其提高到海军战略的高度。科贝特说:制海权就是为了军事和民事目的,使海上交通线为己所用而不能为敌所用。马汉说:掌握制海权,必须依靠强大的海军。
1700137895
1700137896
马汉海权理论解决了国家必须运用海上力量控制海洋的大战略问题,海军战略解决了海军如何帮助国家控制海洋的问题,这就是,拥有强大的海军,运用优势的武器装备,掌握制海权,打赢海上战争!
1700137897
1700137898
为了这个“制海权”,几个大国群起争锋,大建海军,大赛军备,大舰巨炮比肩,世界大战就这样越走越近了。
1700137899
1700137901
3.日德兰海战
1700137902
1700137903
1914年6月,奥地利皇太子在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遇刺身亡,由此引发了血流成河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德两国位居世界第一、第二位的海军舰队在地中海、北美、西印度群岛、太平洋沿岸和北海等广大海域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海上较量。
1700137904
1700137905
由于英国海军在大战爆发后即以主力舰队对德国实施海上封锁,使德国陷入了困境之中。1916年初,德国决定出击,以打破和摆脱英国海军远程封锁对德国形成的严重威胁和战争的胶着状态。于是,冯·舍尔海军上将指挥的德国海军公海舰队与海军上将约翰·杰科利勋爵统率的英国海军主力舰队,在日德兰半岛以西的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海域相遭遇,爆发了世界海战史上空前规模的战列舰队大会战,参战双方的作战阵容为(见下表):
1700137906
1700137907
1700137908
1700137909
1700137910
1916年5月30日,冯·舍尔派出了由冯·希佩尔海军上将率领的一支由清一色的无畏级和超无畏级战列巡洋舰组成的舰队,旗舰为吕措夫号,沿挪威海岸活动,企图作为诱饵诱歼英国海军主力舰队。然而,英国事先掌握了德国海军的通信密码,对德国海军的兵力调动自然一目了然,虽不知具体行动细节,但认为这是歼灭德国公海舰队的有利时机。富有戏剧性的是,英国制定的作战计划竟与德国异曲同工:派出一支诱敌舰队,佯败以诱敌深入伏击圈中,然后主力出重锤砸烂敌人。英国的诱敌舰队阵容更强,不单有第一、二战列巡洋舰队,还有第五战列舰队作为支援,这支第五战列舰队由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快速战列舰组成,它们是4艘刚下水的狮级战列巡洋舰,每艘装有8门343毫米的大炮,能在25000米远的距离上将敌舰炸成碎片。
1700137911
1700137912
两大海军大战已不可避免,就看谁先上钩了。
1700137913
1700137914
当夜,英国的诱敌舰队在戴维·贝蒂海军中将指挥下拔锚离开苏格兰港口罗赛斯。第一、第二战列巡洋舰队熄灭灯光先行,第五战列舰队距5海里悄悄尾随。5月31日拂晓,德国的诱敌舰队也在希佩尔将军率领下出发,驶往日德兰半岛西海岸。一路上,德国诱敌舰队不断拍发无线电报,故意向英国人暴露行踪;而英国诱敌舰队则截获了德国潜艇发现其行动的电报,双方先展开了一轮情报战。5月31日下午14时15分,英国诱敌舰队的卡罗林号巡洋舰(图4—4)首先发现德国舰队,升起“发现敌舰”的信号旗,双方舰队节节逼近,参战总舰数多达265艘,其中英国海军149艘、德国海军116艘,海军总兵力达10万人。一场亘古未有的大海战,在面积为400多平方英里的日德兰海域拉开了序幕。
1700137915
1700137916
1700137917
1700137918
1700137919
图4—4 英国卡罗林号巡洋舰
1700137920
1700137921
15时40分,英国第一、第二舰队汇合编成作战队形,根据英国海军传统,驶往东南上风方向。15时48分,双方距离16000码,进入了大炮射程。英舰首先开火,德舰发炮还击,大大小小的火炮都迸出火光,在军舰周围掀起冲天水柱。德诱饵舰队按照战前的既定方针,边打边撤。英舰队不知是计,紧追德舰队,航速最快的6艘战列巡洋舰冲在了最前面,而担任支援任务的第五战列舰队中吨位最大、火力最强的4艘新战列舰,由于担心德国潜艇攻击而采取走“Z”字型规避航线,故迟迟未能赶到战场。英舰队指挥员贝蒂的旗舰为狮号战列巡洋舰(图4—5),该级舰以压倒德国同类型战舰为目的进行了全新设计,又称为超无畏级战列舰,舰体长度超过200米。然而,贝蒂低估了德国军舰的战斗力,认为自己的6艘新型战列巡洋舰与德国的5艘战列巡洋舰对阵胜算在握,却不知道当时的德国重型水面舰艇采用了新式的全舰统一方位射击指挥系统,所有的火炮齐射时,弹着点散布小,准确率非常高。果然,15时51分,德舰几次齐射,就将贝蒂的旗舰狮号的副炮塔炸得粉碎,随即其前甲板的两个主炮塔被打哑。16时,一发德国穿甲弹击穿了狮号的中部主炮塔,所有操炮官兵非死即伤,炮塔内转眼间燃起了熊熊大火。幸亏炮塔指挥官哈维少校在双腿被炸断的情况下拼命挣扎着打开进水阀,放进海水把自己连同炮塔一起淹掉,才避免了弹药大爆炸,保住了军舰和舰队司令贝蒂,否则,26000吨的狮号肯定会被炸上半空。
1700137922
1700137923
[
上一页 ]
[ :1.70013787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