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141869e+09
1700141869
1700141870 [79]Cracraft,The Petrine Revolution in Russian Culture,pp.94-95,citing J.Glete,Navies and Nations:Warships,Navies and State Building in Europe and America,1500–1860,Stockholm:Almqvist and Wisksell,1993,pp.196-197,and his essay in J.Black,ed.,War in the Early Modern World,New Haven,CT,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9,pp.44-46,这篇文章强调了彼得对战斗舰队的谨慎运用,这与他在芬兰极为大胆地运用沿海舰队配合陆军行动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700141871
1700141872 [80]Cross,By the Banks of the Neva,pp.176-177.
1700141873
1700141874 [81]Cracraft,The Petrine Revolution in Russian Culture,pp.301-309.
1700141875
1700141876 [82]Cracraft,The Petrine Revolution in Russian Culture,pp.54-56.
1700141877
1700141878 [83]Bridge,ed.,History of the Russian Fleet,p.114.这份一直叙述到1725年的手稿被存放在PRO SP XCI 9,ff107中,它证实了迪恩是报告的作者。D.Bonner-Smith,Mariner’s Mirror,vol.XX,1934,pp.373-376.邦纳-史密斯当时是海军部的图书馆长。
1700141879
1700141880 [84]J.Glete,Navies and Nations:Warships,Navies and State Building,Table 22/24,pp.235-236.
1700141881
1700141882 [85]这份报告显然是一份情报简报。
1700141883
1700141884 [86]Bridge,ed.,History of the Russian Fleet,pp.103-104,116,126-127.
1700141885
1700141886 [87]Cross,By the Banks of the Neva,pp.50-53.See D.K.Reading,The Anglo-Russian Commercial Treaty of 1734,NewHaven,CT,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38,pp.96-97.
1700141887
1700141888 [88]R.Morriss,Science,Utility and Maritime Power:Samuel Bentham in Russia,1779–1791,Farnham:Ashgate,2015,pp.51-52,59,219-221.
1700141889
1700141890 [89]Bridge,‘Introduction’,History of the Russian Fleet,p.xxii.
1700141891
1700141892 [90]Burke,The Fabrication of Louis XIV,p.172;Ceacraft,The Petrine Revolution in Architecture,pp.158,185.
1700141893
1700141894 [91]Ceacraft,The Petrine Revolution in Architecture,p.18.
1700141895
1700141896 [92]Cross,By the Banks of the Neva,p.222.克罗斯引用了1775年一份基于查尔斯·诺尔斯(Charles Knowles)论文的报告。“海事”一词具有特定的含义,指的是国家对海洋的彻底投入。
1700141897
1700141898 [93]S.G.Gorshkov,The Sea Power of the State,Annapolis,MD:USNIP,1979,pp.135,178-179,189,217,253,281.(引文位于此页)。感谢牛津大学2017年度哈德逊研究员、皇家海军克里斯·奥弗莱厄蒂上校(Captain Chris O’Flaherty RN)对戈尔什科夫的思想进行了成果丰硕的讨论。
1700141899
1700141900
1700141901
1700141902
1700141903 海洋与权力:一部新文明史 [:1700138875]
1700141904 海洋与权力:一部新文明史 第八章英国:最后的海权
1700141905
1700141906 ENGLAND:THE LAST SEAPOWER
1700141907
1700141908
1700141909
1700141910
1700141911 输入的海权:1688年威廉三世在托贝(Torbay)登陆,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作
1700141912
1700141913 彼得大帝想对俄罗斯文化进行激进的重新定位,把海洋纳入其中,他的失败凸显出了一个现实:海权国家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建成的。英格兰/不列颠海权国家的建立花费了200多年的时间。[1]15世纪30年代时,英格兰人已经开始争论是否要把百年战争时期对大陆领土的野心转换为一种海权模式,虽说做这样的争论为时尚早。[2]这个时候英格兰的商务范围还很有限,而且地处海岛之上也没有给它带来任何战略利益。中世纪的舰船无法控制北方的海洋,而缺乏可以击沉敌船的武器使他们几乎没有阻止入侵的能力。事实证明,地中海的桨帆船不适合在波涛汹涌、变幻莫测的英吉利海峡航行,而笨重的帆船又缺乏火力。除非它的海军能够确保这座岛的安全并控制贸易,否则海权身份对它而言既不现实也没有用。此外,英格兰国王并不想与那些可能会帮助他们维持一支强大舰队的商人分享权力。尽管有这些障碍的存在,勃艮第—佛兰德斯的海洋文化还是对英格兰的政策造成了影响。国王爱德华四世(Edward Ⅳ)对佛兰德斯的海洋艺术印象深刻,但他动荡不安的生涯清楚地表明,当时的英格兰海军无力保卫不列颠群岛。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英格兰人都在陆地上为了争夺土地而发动战争。
1700141914
1700141915 能装载对舰用大炮的三桅横帆船以及采用平铺法制造的大型卡拉克帆船开发出来以后,海权终于成了一个选择。这些军舰改变了战略背景,在爱德华死后成为他女婿的亨利七世(Henry Ⅶ)建造了两艘这样的船——“摄政”号(Regent)和“君主”号(Sovereign),还在可供入侵者利用的锚地附近修建炮台来控制这些地点,设下重重防御,以防再有人像他自己那样入侵英格兰[3]。这些措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它们改变不了由信仰、土地和王权铸就的文化。此外,英格兰并非不列颠唯一的王国。即使控制了海洋也阻挡不了苏格兰人在16世纪和18世纪发动的入侵。在西边,爱尔兰的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英格兰的控制之外,这对敌对势力来说是绝好的机会。亨利七世为寻找欧洲以外的贸易做了第一次小小的努力。亨利八世试图重振中世纪时英格兰对欧洲的野心,但他的顾问枢机主教沃尔西(Cardinal Wolsey)和托马斯·莫尔爵士(Sir Thomas More)认识到,以神圣罗马帝国的规模和力量,再加上刚刚获得了布列塔尼的法兰西民族国家,英格兰王国根本无法生产与它们争雄所必需的资源。与此同时,人文主义转向和活字印刷术使英格兰人获得了海权先驱们的知识和文化财富。希腊著作是一个关键的载体,而佛兰德斯海洋艺术则提供了一种新的权力语言。敏锐的英格兰人意识到,地处海岛之上给了他们选择的机会,大陆国家是没有这种机会的。如果英格兰能够依靠海洋来抵御欧洲的威胁,它就可以选择把注意力集中在遥远的陆地上。安全与经济紧密相连。安特卫普主导着英格兰的羊毛和布料出口,哈布斯堡王朝对它的控制深刻地影响了莫尔的《乌托邦》(Utopia),这本书大肆鼓吹岛国、希腊语和三桅帆船的文化优越性。[4]尽管莫尔对普世罗马教会的坚定信仰使《乌托邦》带有折中的倾向,但事实证明,它是有预见性和说服力的。
1700141916
1700141917 当亨利八世把英格兰移出欧洲体系时,他奠定了一个海权国家的基础。他宣布他的王国是一个完全由自己做主的帝国,不受任何更高的世俗权威的支配,在他的王冠之上又加上了一重皇冠。随后,他与泛欧洲教会的精神权威决裂,成了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从此,英格兰教会虽然还是天主教的,但不再受罗马管辖。目前还不清楚亨利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到了他的做法与威尼斯的做法之间的联系。为了保护他新缔造的国家免遭外国入侵,亨利创建了一支常备的皇家海军。这支海军由装备着重炮的优质军舰组成,为首的是“天佑亨利”号(Henry Grace à Dieu),它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艘标志性战舰。此外,他还在沿海地区修建了要塞,并创造了一种艺术,这种艺术以青铜火炮把舰船、要塞和皇家权威联系在了一起。亨利精心设计了一条通往伦敦的凯旋之路,以此来进一步展示他的海军,这条路线在1522年首次被使用,目的是给来访的卡尔五世留下深刻印象。游行队伍从蒂尔伯里和格雷夫森德的两座要塞出发,经过伍尔维奇和德特福德的皇家造船厂、格林尼治宫和伦敦塔,最后抵达白厅。[5]
1700141918
[ 上一页 ]  [ :1.70014186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