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159658
以公孙述所建成家政权为典型,历代据蜀者大抵能利用四川的地理环境完成割据,但要摆脱割据而谋求更大的发展,则又反过来为四川的地理环境所限制。这是四川易于产生割据政权但又没有一个政权完成过统一天下大业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1700159659
1700159660
四川惟有在一个整体的大棋局中,才显示出其不可忽视的战略地位。若仅为一种单独的割据势力所有,那么,构成其割据基础的地理因素同时便也构成了限制其向外发展的一个消极因素。
1700159661
1700159662
[1]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方舆纪要序
1700159663
1700159664
[2] 《汉书》卷二十八 地理志下
1700159665
1700159666
[3] 《华阳国志》蜀志
1700159667
1700159668
[4] 《后汉书》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
1700159669
1700159670
[5] 《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九 四川四
1700159671
1700159672
[6] 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
1700159673
1700159674
[7] 《晋书》卷一百二十 李特载记
1700159675
1700159676
[8] 《魏书》卷六十五 邢峦传
1700159677
1700159678
[9] 《宋史》列传卷十四 王全斌传
1700159679
1700159680
[10] 《三国志》卷四十四 蜀书 蒋琬传
1700159681
1700159682
[11] 《魏书》卷六十五 邢峦传
1700159683
1700159684
[12] 《三国志》卷二十八 邓艾传
1700159685
1700159686
[13] 《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七 四川二
1700159687
1700159688
[14] 《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六 四川一
1700159689
1700159690
[15] 《史记》卷七十 张仪列传
1700159691
1700159692
[16] 《史纪》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
1700159693
1700159694
[17] 《三国志》卷二十八 邓艾传
1700159695
1700159696
[18] 《资治通鉴》卷八十 晋纪二
1700159697
1700159698
[19]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四 晋纪二十六
1700159699
1700159700
[20] 《亭林文集》卷六 形势论
1700159701
1700159702
[21] 《资治通鉴》卷八十 晋纪二
1700159703
1700159704
[22] 《资治通鉴》卷九十七 晋纪十九
1700159705
1700159706
[23]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五 梁纪二十一
1700159707
[
上一页 ]
[ :1.70015965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