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161108
1700161109
[17] 《史记》卷七十九 范雎传
1700161110
1700161111
[18] 《史记》卷九十七 郦食其传
1700161112
1700161113
[19] 《后汉书》卷十六 邓寇列传
1700161114
1700161115
[20] 《后汉书》卷十六 邓寇列传
1700161116
1700161117
[21] 《后汉书》卷十六 邓寇列传
1700161118
1700161119
[22] 《后汉书》卷五十八 虞诩传
1700161120
1700161121
[23]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九 唐纪五
1700161122
1700161123
[24]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九 唐纪五
1700161124
1700161125
[25]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
1700161126
1700161127
[26]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
1700161128
1700161129
[27] 《史记》卷四 周本纪
1700161130
1700161131
[28]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一 唐肃宗乾元二年
1700161132
1700161133
1700161134
1700161135
1700161137
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 第三节 对中原局势的判断与经营的得失
1700161138
1700161139
高明的战略家,其战略眼光无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审时,一为度势。审时而知历史的发展阶段,度势而知天下大势。
1700161140
1700161141
治乱交替之际,中原总是一个独特的舞台,一批批英雄在这里崛起,一批批英雄在这里败亡。其成败兴衰均与其在中原经营措置的得失相关,而经营中原的得失又与他们对中原局势的判断密切相关。
1700161142
1700161143
中原的局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原的地理形势造成的。中原四战之地,四面均能受敌,所以纷乱之初,中原注定是一个四方交争之地,也是混乱、动荡和种种不稳定因素的汇聚之地。从治到乱,形势由中原分散四方,此时,据中原四战之地者常难,而据四角山川险固之地者常易;从乱到治,形势由四方汇集中原,此时,则须走出四角,摆脱偏霸局面,进取中原,以争天下。
1700161144
1700161145
这是逐鹿中原的一条规律。
1700161146
1700161147
对于历代在中原逐鹿的那些或成或败的英雄,我们都可在这条规律下检讨其成败得失之由。下面,我将从不同历史时期在中原逐鹿中或成或败的英雄们中间选取一些比较典型的例子,分析他们在中原经营的成败得失与他们对中原局势的判断,以使我们对中原地理形势及其战略地位能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1700161148
1700161149
在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之后,西汉再度统一天下,汉高祖刘邦欲定都洛阳,手下群臣多山东人,主张立都洛阳,说:“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渑,倍(背)河,向伊、洛,其固亦足恃也。”[1]
1700161150
1700161151
这时,齐人娄敬谒见刘邦,说,陛下欲都洛阳而与周室比隆,但是,陛下取天下与周室不同,周积善累德十有余世,国人争随之,诸侯自归之,遂以灭商,“及成王即位,周公相焉,乃营洛邑,以为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故周之盛时,天下和洽,诸侯四夷莫不宾服,效其贡职。及其衰也,天下莫朝,周不能制也;非惟其德薄也,形势弱也。”而汉取天下,是靠武力征战,天下伤痍至今未复,不能与周室相比,因此,不如入都关中。“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扼其吭、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也。”[2]
1700161152
1700161153
张良认为“洛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关中……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3]支持娄敬立都关中的建议。刘邦遂未都洛阳而入都关中。此时天下实已粗定,娄敬、张良等人对中原洛阳的看法尚且如此,若天下纷乱,则中原更不足恃。
1700161154
1700161155
西汉的统一后来果然受到前期异姓诸侯王、中期同姓诸侯王的挑战,西汉政权均能转危为安。从西汉几次平叛的情况来看,西汉都关中,的确收到了“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4]的效果。
1700161156
1700161157
东汉末,四方群雄割据,曹操据中原。曹操立足中原,东有吕布、陶谦,西有马超、韩遂,北有袁绍、公孙瓒,南有张绣、袁术、刘表、孙权。实赖曹操纵横捭阖之才,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历尽艰险,苦心经营,才扫平群雄,统一北方。曹操据中原以经略四方,着实不易,与他同时代的诸葛亮就曾经说过:“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伯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5]
[
上一页 ]
[ :1.70016110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