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183953e+09
1700183953 英格兰南部和现代世界其他许多地区遭到破坏的地貌也对生物科技提出了质疑。就像在本书中所看到的,当考古学家们研究过去的环境时,他们总是会发现远超今天同一地点的动植物多样性。公元前20000年奥哈洛附近森林草原中的植物和公元前15000年北美的动物只是两个最明显的例子,表明史前时代的自然世界远比现在丰富而多样。气候变化会减少生物多样性——北半球植物类型的日益分区化更有利于少数食谱单一的动物,而非众多杂食者。但农业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要大得多,只需想象一下公元前6500年时加扎尔泉镇周围被破坏的土地,或者看一下今天世界上任何一个被密集耕作的地区就可以了。
1700183954
1700183955 种植新的基因变种——对病虫害具有非自然抵抗力的植物——是否会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推向新的极端呢?这些植物是否会入侵并吞没仍然存在的野生物种群呢?自然世界中仅存的庇护所(特别是昔日的湿地和盐碱沼泽)是否也会被改成农田呢,就像人们开始在英格兰南部的林地播种最早的转基因种子时那样?[18]
1700183956
1700183957 我们没有答案。生物科技可能是我们最大的福音,能够为世界饥荒画上句号。抗病的转基因作物减少了对喷洒化学药品的需求,也许从而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对水的共同需求可能会让中东的冲突各方团结起来。对全球变暖的程度和影响的预计可能完全错误。我们的政治家也许能有足够的意愿和手段来遏制污染,在全世界公平地分配资源,为流离失所的人口提供新的家园,并保护自然世界。他们可能会做这一切,但他们也很可能不会。
1700183958
1700183959 那么“文明之福”又如何呢?显微镜、达尔文的思想、莎士比亚的诗歌和医学的进步带来的欢乐是否足以补偿环境恶化、社会冲突和人类的痛苦这些最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0年时农业起源的问题呢?如果我们放弃文学和科学的发展,仍然像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者那样,情况会更好吗?答案就在我们手中,取决于我们在今后100年的全球变暖中选择做些什么——人类和地球的未来仍然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我们所能确定的只是,到了21世纪末,世界将变得与今天完全不同——也许就像公元前5000年的世界之于末次冰盛期的世界。
1700183960
1700183961 约翰·卢伯克翻过书页,读起《史前时代》的最后一段。他发现这番话也完全适用于今天:
1700183962
1700183963 我们可能希望在自己的时代看到某种进步,但让无私的头脑最为满足的是相信无论我们自己如何,我们的子孙将会理解许多我们现在无法看到的东西,更好地欣赏我们所生活的美好世界,避免我们遭受的许多痛苦,享受我们还配不上的许多福祉,逃脱受我们谴责但无法完全抵御的许多诱惑。
1700183964
1700183965
1700183966
1700183967 约翰·卢伯克,《史前时代》,1865年,492页
1700183968
1700183969 [1]即三氯甲烷(Chloroform),曾作为麻醉剂被广泛使用。——编注
1700183970
1700183971
1700183972
1700183973
1700183974 史前人类简史:从冰河融化到农耕诞生的一万五千年 [:1700178735]
1700183975 史前人类简史:从冰河融化到农耕诞生的一万五千年 注释
1700183976
1700183977 第1章 历史的诞生
1700183978
1700183979 1. 遗憾的是,本书没有篇幅给“农业”(farming),“城镇”(towns),“文明”(civilisation)和其他许多我所使用的术语下定义,例如“村子”(village)或“狩猎采集者”。我只是遵循通常用法。“文明”可能是最有争议的,我用它表示具有国家组织、纪念碑式建筑、社会和劳动分工的社会。我并未暗示此类社会拥有“文明的”价值,或者它们是社会进步演化的结果,就像20世纪初的史前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所暗示的那样(见Trigger,1989)。我对“城镇”一词的使用也需要简单说明。我仅仅用它表示比最早的定居社群大得多的定居点,无论是狩猎采集者、种植者还是农民的——我称那些定居点为村子。比起晚近历史上的定居点,这些“城镇”可能非常小,后来的史前或历史考古学家可能会称它们为“村子”。我没有暗示它们拥有不同于“村子”的特别的社会或经济组织形式。
1700183980
1700183981 2. 我决定在书中使用BC(公元前),而非更加科学的BP(距今)——我觉得两者同样随意。事实上,BP中的“今”表示1950年。因此,只要把公元前年份加上1950就能得到BP年份。在正文中,我使用近似的公元前年份,日历年而非“放射性碳”年,并在第2章中解释了两者的区别。在注释中,我提供了具体日期未经修正的放射性碳年。在可能的情况下,我还将提供一个标准差的修正后的放射性碳公元前年份(用OxCal 3.5计算)。除了很少的例外,我提到的所有年份均依据放射性碳定年,许多使用了加速器质谱仪(AMS)技术。第2章中将解释放射性碳定年技术。
1700183982
1700183983 3. Mithen(1998)。
1700183984
1700183985 4. 由于第2章中讲述的修正后的放射性碳定年和下文提到的确定冰芯准确细节的问题,我无法给出冰河条件达到顶峰的确切时间。它很可能发生在公元前22000或前21000年,而非我为方便起见而使用的整数。
1700183986
1700183987 5. 冰盖扩大和气候整体上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将在第2章分析。
1700183988
1700183989 6. 关于地球气候每10万年的波动,见Petit等人(1999)的描述,他们依据的是来自南极洲沃斯托克(Vostok)冰芯的证据。
1700183990
1700183991 7. 我承认这种观点存在争议。我们不能排除别的可能性,即现在的全球变暖(以及相关的气候变化)是由自然而非人为原因引起的——过去的130年间,太阳的辐射输出增大(Parker,1999),不过,我们可以确信,人类活动对现阶段全球变暖产生了重大影响。对该议题的详尽分析,见剑桥大学出版社的Climate Change 2001, The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三卷本)。
1700183992
1700183993 8. 温室气体指大气中能够吸收地面热辐射,从而产生覆盖效应的成分。这些气体中最重要的是水蒸气,但它在大气中的含量不直接因人类活动而改变。不过,水蒸气可以影响二氧化碳、一氧化氮、含氯氟烃和臭氧的含量。一旦这些气体的含量增加,就会产生温室效应,造成内部变暖。关于温室气体的角色和全球变暖的一般性问题,见Houghton(1997)的描述。
1700183994
1700183995 9. 在20世纪的很多时间里,考古学家们关心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对考古文化的认定,许多人默认文化与被定义为民族的人类群体间存在直接联系。Childe(如1929,1958)支持这种观点,用手工制品类型(如特定的陶器、刀剑、墓葬习惯和建筑风格)中不断出现的联系来定义史前文化。在已知的此类文化中,最知名的是“凯尔特人”。于是,人类历史完全成了一种文化取代另一种文化和各种新文化诞生的历程(常被认为来源于某个偏远地区,通过某种尚不明确的机制产生)。许多考古学家相信,此类考古文化与人类群体间并不必然存在直接联系——考古文化被认为具有自己的演化机理,这种观点是由David Clarke发展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随着“过程”(processual)考古学的兴起,关于过去的这种“文化史”观点遭到了强烈质疑,比如Binford和Renfrew的作品(他们又受到Ian Hodder等“后过程派”的批判)。Trigger(1989)回顾了考古思想的上述发展。我认为,对于重构过去人类行为、社会和历史的尝试,通过具体类型的物质文化来认定往昔“文化”的做法没什么价值。但也有一些例外,比如有非常强有力的器物加工传统,暗示人们把自己视作某种形式的文化实体。因此,我既用“纳图夫”(Natufian)和“克洛维斯”(Clovis)表示Childe所理解的“考古文化”,又用其指代具有一定程度文化自我认同的人群。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特意避免提及往昔的文化,因为我不相信它们存在过。
1700183996
1700183997 10. 在人文学科中,长久以来,关于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具体个人的行为来解释文化和历史变革一直是争议话题。我的观点是,考古学解释需要涉及具体的个人活动(Mithen,1990,1993b),并在叙事中结合长期全球发展和日常人类经验。在写作本书时,我特别受到Hobsbawm(1997)的论文《论自下而上的历史》(On History from Below)和Evans(1997)的《为历史辩护》(In Defence of History)一书的影响,后者讨论了对后现代主义要求做出回应时,历史解释所具备的性质。
1700183998
1700183999 11. 在参与了考古学科的建立和19世纪关于进化论争论(特别是有关人和文化的)的维多利亚时代人物中,约翰·卢伯克是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Hutchinson(1914)创作过两卷本的传记,但有必要对卢伯克做出新的评判,扩展Trigger(1989)对他的简单介绍,以衡量他对考古学和进化思想发展的贡献。来自达勒姆大学的Janet Owen正在研究他收集的考古学和民族志材料,后文的简短书目中有许多来自她最近出版的作品(Owen,1999)。
1700184000
1700184001 约翰·卢伯克生于1834年,父亲是伦敦城的银行家,母亲思想开明。他们住在肯特郡唐恩镇的高榆庄园,是查尔斯·达尔文的邻居。两家的关系似乎非常密切且有激励作用,培养了卢伯克对科学和进化论的热情。他子承父业,成了家族公司的银行家,并于1870年当选议员。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博学者,卢伯克的研究领域包括昆虫学、植物学、地质学、考古学和民族志学。1865年,他出版了《史前时代》,成为畅销书和标准教材,最后一版(第七版)于1913年问世。他的第二部作品《论文明的起源》(On the Origin of Civilization)首版于1870年,同样再版多次。
1700184002
[ 上一页 ]  [ :1.70018395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