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186289
1700186290
14. 下面的纳布塔一日生活的场景主要以Dahl(1979)描绘的肯尼亚博兰(Boran)牧民为基础。地面上用于烹饪的土坑和房屋建筑的细节基于Wendorf和Schild(1980)以及Schild等人(1996)中的描绘。
1700186291
1700186292
15. 与声称来自家牛的牛骨联系在一起的最古老放射性碳定年结果是8840±90BP(修正后为公元前8201—前7816年),见Wendorf和Schild(1980)。Gautier(1984)暗示,来自比尔基塞巴的牛骨的年代很可能是9500BP。Gautier(1987)对截止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关于北非各地最古老家牛的全部数据做了总结。
1700186293
1700186294
16. Wendorf等人(1984)描绘了在比尔基塞巴的发掘和那里的牛骨。
1700186295
1700186296
17.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取决于家牛何时最早出现在南亚,但被证明很难确定。MacDonald(2000)总结了现有的数据。
1700186297
1700186298
18. 与温多夫等人关于牛在非洲被驯化时间展开的这场争论中,Clutton-Brock(1989),Smith(1986,1992)和Muzzollini(1989)是关键论文。MacDonald(2000)对这场争论做了总结。
1700186299
1700186300
19. Bradley等人(1996)描述了对牛DNA的研究。
1700186301
1700186302
20. Wendorf和Schild(1994)以及Close和Wendorf(1992)提出了这种假设,他们暗示,驯化的最初阶段可能发生在更新世晚期。他们指出,牛的头骨在14500BP左右的卡达人墓地中被用作墓标;在更新世晚期的牛骨中,曾被认为与性别有关的大小差异事实上反映的是野牛(较大)和处于驯化最初阶段的牛(较小)。
1700186303
1700186304
21. Hassan(2000)提出了驯化源于撒哈拉东部的观点。
1700186305
1700186306
22. 近来,在盘点非洲食物生产的起源时,Marshall和Hildeband(2002)对撒哈拉地区牛羊驯化的这种假设表示支持。他们强调说,相对湿润和相对干旱时期之间的波动对牛的驯化至关重要,倾向于“蹄子上的仓库”这种观点。他们的文章发表于2002年,我没能来得及将他们的观点完全纳入本书。
1700186307
1700186308
23. Gautier(1987)提供了的关于阿卡库斯山牧牛人的定年数据为7440±220BP,来自丁托拉北洞(Ti-n-Torha North)。这个山洞的沉积物序列与穆胡基亚格洞的相匹配,埋藏有有家牛的最下方层面被测定为7438±1200BP(Wendorf和Schild,1994)。
1700186309
1700186310
24. 比如,见Galaty(1989)对马萨伊人的实践理性思维的研究。
1700186311
1700186312
25. Wasylikowa等人(1993)和Wendorf等人(1992)描绘了来自E-75-6的植物残骸。他们表示,虽然高粱在形态上是野生的,但其中的脂类成分(从种子中提取的脂肪酸)与驯化品种的非常相似。他们暗示,高粱可能很早就在非洲当地被驯化了。但从近来对古代DNA的研究来看,这似乎不太可能(Rowley-Conwy等人,1997)。
1700186313
1700186314
26. 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纳布塔人从牛身上抽血(同样也没有挤奶的直接证据)。但抽血是近代和现代牧人中的常见做法,就像Cagnolo(1933)所描述的。类似的,也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存在任何与生命阶段相关的仪式,就像在牧人中常见的那样。仪式活动的唯一痕迹是6000BP左右在纳布塔建造的巨石阵,由9块埋入古代湖泊沉积物中的巨石板组成,似乎曾经围成一圈。石阵似乎“显示了宗教现象同能够组织起建造小规模公共建筑的首领这两者的新组合”(Wendorf等人,1996,132页)。
1700186315
1700186316
27. Wendorf和Schild(1994,121页)将绵羊和山羊出现在纳布塔的时间认定为“7000BP左右”。
1700186317
1700186318
1700186319
28. 这被认为发生在5500BP左右,纳布塔在之前已经被多次短期抛弃过。Wendorf和Schild(1994)描绘了该定居点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后期的物质文化的显著差异。
1700186320
1700186321
第52章 尼罗河谷等地的农民
1700186322
1700186323
1. 下文参考了Hassan(1986,1988),Wenke等人(1988)和Wetterstrom(1993)对法尤姆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它被分成公元前5200—前4500年的早期,以及公元前4000年开始的晚期。两者被并称为法尤姆A。法尤姆B指公元前8000—前7000年间有人生活的遗址,也被称为卡鲁尼亚文化(Qarunian)。
1700186324
1700186325
2. Harlan(1989)对撒哈拉和撒哈拉以南地区将野草种子作为食物做了出色的概述。
1700186326
1700186327
3. 作为对湖水水位变化的详细研究的序幕,Hassan(1986)简要总结了法尤姆洼地的研究历史。希罗多德第一个记录了该湖后,斯特拉博、狄奥多罗斯和老普林尼也评点过它。CatonThompson和Gardner(1934)详细描绘了她们的研究和谷窖的发现。
1700186328
1700186329
4. Hassan(1985)给出的定年结果为修正后的5145±155BC。
1700186330
1700186331
5. Wetterstrom(1993)做了这样的比较。
1700186332
1700186333
6. Wendorf和Schild(1976)以及Hassan(1986)描绘了与湖水水位波动相关的地质学研究;Wendorf和Schild(1976)还描绘了他们在考古勘察中发现的大量遗址;Ginter和Kozlowski(1983)对几处遗址做了勘察,而Wenke等人(1988)总结了在该湖西南岸边进行的大量田野工作。Brewer(1989)对法尤姆的动物品种做了重要的考古动物学研究,得出人类可能常年留在湖盆中的结论。
1700186334
1700186335
7. Wetterstom(1993)对在梅里姆德的工作做了简要总结。
1700186336
1700186337
8. Hassan(1988)强调了法尤姆/梅里姆德和东南亚在器物类型上的相似性。相反,Wenke等人(1988)则强调,这些尼罗河谷遗址的技术特点基本为粗石器,与西奈和内盖夫沙漠的细石器性质的遗址截然不同。
1700186338
[
上一页 ]
[ :1.70018628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