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212076e+09
1700212076
1700212077 自现代生物技术出现以来,人们总会以“扮演上帝”之类的比喻来描述基因操作。早在首例基因剪接成功之前,这种表述就已经是陈词滥调了。很久之前,原子能的出现就削弱了此前带有宗教色彩的世界观。人类发现,无需借助任何神力干预,自己就可以用技术手段改变自己的命运全能的上帝就开始黯淡起来。不过,在伯耶和科恩发明了DNA重组技术后,大众又逐渐萌生出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家并没有正确地扮演上帝的角色,接着,世界末日的论调卷土重来。
1700212078
1700212079 DIY生物学家倾向于持有幽默、愉悦的心态,但这种态度有时候让人感觉像是在回避生物技术引发的原始恐惧感。如果DNA只是一种软件,而遗传机器只是一种湿漉漉粘糊糊的硅晶芯片,没啥好大惊小怪的,对不?如果DNA只是另一种原料的话,对改造生命这种观念感到不适,只不过是需要克服的小小成见而已。但是,对生命保持一种独特的敬畏感,这可一点儿都不显得激进,也不一定要拉扯上宗教。技术的历史一方面讲述了人类心灵手巧的禀赋如何战胜了艰难困苦;但与此同时,人类破坏环境生态的案例又比比皆是。人类发展和对自然资源的贪得无厌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原本旨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的技术,却导致了无尽的废气和污水。从生态角度讲,改造生命通常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担忧从基因的层次改造生命是否会造成类似的后果,这并非杞人忧天。
1700212080
1700212081 但是创造生命体这种想法早在科学酝酿出科幻小说之前就让人类神魂颠倒了,这种强烈的欲望不太可能被隐匿的弗兰肯斯坦之怪的阴影压制住〔15〕。对于创造生命体这样的尝试,iGEM大赛绕开了所有带有神话意味的敬畏,而是支持一种极客式的欢愉,比如建造模型飞机给人带来的愉悦等。在这一大赛上,没有任何神圣感。
1700212082
1700212083 这种不敬,可能部分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自卑感。没人比遗传工程学家更明白,自己的发明创造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比,是多么苍白无力。尽管本科生能够玩转基因,酿造出更有营养的啤酒,但是要知道,大自然的演化过程创造出了聪明的人类大脑。将细菌用遗传工程的办法改造成发绿光的玩意儿,这也许听上去很炫;但是,大自然凭一己之力在生命出现之初,让单细胞微生物慢慢演变成狐狸、爱因斯坦和巨大的沿海红杉,最终形成复杂、挺拔、美丽的各种生物,与之相比我们的遗传工程所取得的成就不过是雕虫小技。也许这些本科生铸造的DNA设备的确使用了让生命不息的生物材料。但是,与大自然娴熟的手工技艺相比,我们不过就是蹒跚学步的孩童,拿着木锤子在实验台上努力敲打罢了。
1700212084
1700212085 〔1〕指19世纪美国作家、哲学家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代表作品有《瓦尔登湖》和《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力》。——译者注
1700212086
1700212087 〔2〕1981年3月,鲸鱼座公司的首次公开募股筹集到了1亿多美金,是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首次公开募股。——译者注
1700212088
1700212089 〔3〕大科学(Big Science)是国际科技界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其研究特点是: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需要昂贵且复杂的实验设备、研究目标宏大等。——译者注
1700212090
1700212091 〔4〕23andMe这个名字中,23代表人类基因组中包含23条染色体。——译者注
1700212092
1700212093 〔5〕一种发酵而成的饮料,通常是在加了糖的茶水中接入菌种进行发酵,使用的菌种包括细菌和酵母。——译者注
1700212094
1700212095 〔6〕X世代指的是二战结束后婴儿潮结束后出生的那一代人。——译者注
1700212096
1700212097 〔7〕想了解更多关于安德森本人和他的工作的信息,可以登录他实验室的网站。网址见参考资料156。——译者注
1700212098
1700212099 〔8〕斯坦福大学的“在家折叠”(Folding@home)项目提供了一段非常酷的蛋白质折叠简介,以及旨在理解蛋白质折叠的复杂性的众包研究的介绍。网址见参考资料157。——译者注
1700212100
1700212101 〔9〕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到克洛托软件的官方网站去下载。网址见参考资料158。——译者注
1700212102
1700212103 〔10〕具体参赛人员名单可以在openwetware网站上看到。网址见参考资料162。——译者注
1700212104
1700212105 〔11〕想简单了解生物积木元件能够组装在一起的技术原理,读者可以登录Ginkgo Bioworks的网站浏览生物积木组装工具箱的介绍。网址见参考资料163。——译者注
1700212106
1700212107 〔12〕智力风暴系列是乐高公司开发出的机器人系列玩具,可以用积木、传感器、马达、控制主机组建机器人,并利用套装的自带软件编写控制程序输入控制主机,从而控制机器人的动作。——译者注
1700212108
1700212109 〔13〕德宝系列是乐高公司针对1岁半~5岁的儿童设计开发的积木玩具。——译者注
1700212110
1700212111 〔14〕在网上,读者可以浏览一组不可思议的树根桥的照片,以及一篇详细介绍乞拉朋齐的树根桥的文章。网址见参考资料168。——译者注
1700212112
1700212113 〔15〕弗兰肯斯坦是史上首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的主角。小说中,弗兰肯斯坦在实验室里创造了一个怪物,在该怪物杀害了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后,弗兰肯斯坦与之奋勇搏斗,最后同归于尽。——译者注
1700212114
1700212115
1700212116
1700212117
1700212118 想当厨子的生物学家是个好黑客 [:1700210504]
1700212119 想当厨子的生物学家是个好黑客 第三部分 安全/风险
1700212120
1700212121 2004年5月,史蒂夫·寇仕(Steve Kurtz)正驱车前往纽约州的水牛城的一家殡仪馆,取回他妻子的遗体。霍普·寇仕(Hope Kurtz)是他的爱妻,也是他的艺术伙伴。他们二人正准备给位于北亚当斯市的马萨诸塞州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一个展品举办一个揭幕仪式,这个展品叫做《自由农场作物》(Free Range Grain)。这件作品的创作理念是,在博物馆中建立一个简单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游客可以将每天吃的食物带到博物馆中,在这个实验室中鉴定其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这个展品的理念与他20多年以来的艺术追求是一致的。史蒂夫·寇仕一直坚持将生物技术与艺术结合作为批判艺术团——他参与创立的一个全球公认的团体——的一部分。展览即将开幕式,寇仕的妻子因心力衰竭晕倒在水牛城的家里。〔1〕寇仕打了911。医务人员很快就到达了现场,但是他们没能救回她的命。同时对此作出响应的还有警方。
1700212122
1700212123 寇仕正开着车,FBI命令他将车停在路边。从那之后的四年,他的生活陷入了离奇的噩梦当中。寇仕没能取回老婆的遗体,相反,联邦探员把她的尸体隔离了,并检验尸体是否包含能够武器化的病原生物。这位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的艺术教授同时被扣押了22个小时,在此期间,没有任何人对他宣读他的权力。而他自己被怀疑是生物恐怖分子。
1700212124
1700212125 1987年,寇仕与他人共同创办了一个艺术与戏剧团体,这个团体叫做批判艺术团。长久以来,这个团体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探讨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进步带来的复杂问题。他们的博物馆里的展品与表演通常会将典型的生物技术实验室中的工具作为媒介。他们的目标是制造煽动和不安的效果,他们也要把生物技术当中的原材料展现在公众面前,掀开这些完全在公众视野之外的技术的神秘面具。
[ 上一页 ]  [ :1.70021207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