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247105e+09
1700247105
1700247106 中国农业承受的压力也变大了,同样面对许多国家都有的两难处境,尽管严重程度不一。在工业化过程中,国民人均收入增加了,于是一般人消费的食物也增加了。同时,他们消费的粮食还会朝能量金字塔顶端的肉类及乳制品移动。这么一来,谷物先经过家畜、家禽,而不是直接食用,则每公斤谷物所提供给人类的热量便减少了,于是每人平均消费谷物量就更高了。水的供应量始终维持不变,或至少变动不大。但是在自由市场上,农业用水却难敌工业用水。1000吨的水能产出1吨的小麦,价值约200美元,但是同量的水在工业上的产值高达1.4万美元。因此,已经缺乏水源与可耕地的中国,随着工业化和贸易愈加繁荣之际,水也变得愈来愈昂贵。农业成本相对升高,而且除非农业用水获得补助,粮食价格也会跟着升高。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甘愿付出巨大的公众财力,来兴建三峡大坝以及小浪底大坝。
1700247107
1700247108 理论上,富裕的工业国家并不一定要在农业上自给自足。因此,理论上中国也可以向世界五大谷物出口巨头购买粮食以补其不足。但是很不幸,中国的人口太多了,世界产量剩余的粮食不足以供给它的需求,要解决这项问题势必引发世界粮价的波动。看来,单单是中国就可以搅动谷物价格,令其他较为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无法解决自己的粮食需求。目前世界谷物价格下跌,但是只要世界人口突破90亿或更多,局面势必翻转。
1700247109
1700247110 资源专家同意,这个问题不能完全以水利工程来解决,同时还必须将粮食种植部分地转移到水果和蔬菜的种植上,因为后者是劳动力比较密集的工作,使得中国更具竞争力。此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共同解决:严格节约工业及民生用水;使用洒水及滴水灌溉来栽培蔬果,比起传统的漫灌及沟渠灌溉,比较不浪费水资源;另外,通过土地承包,加上补助与价格的开放,都能增加农民节水的意识。
1700247111
1700247112 然而,为支持中国的成长而被分摊到环境上的附加税,虽然几乎没有登入国家的资产负债表,但环境破坏已到了毁灭性的程度。水源污染是最明显的指标。以下的估算值得深思:中国的大河总长约5万公里,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其中80%已不适合鱼类生存。黄河的许多河段等于是死河,里头满是铬、镉以及其他来自炼油厂、造纸厂和化工厂的毒物,不仅不适合人类使用,甚至也不适合灌溉。各种细菌以及有毒废弃物污染造成的疾病,日益流行。
1700247113
1700247114 中国可能起码有办法养活自己到21世纪中叶,但是根据中国自己的数据显示,即便加速转向工业化以及大型水利工程建筑,中国也只能很惊险地与灾难擦身而过。这种极端的困境,使得中国格外脆弱。一场大干旱,或作物病虫害,都可能让中国的经济体系崩溃。而中国的庞大人口,会使得其他国家无力伸出援手。
1700247115
1700247116 中国值得密切观察,不仅是因为这个不稳定的巨人有能力撼动世界,同时也因为中国已领先走上其他国家势必要走的路。如果中国解决了自己的难题,这一经验将可以运用到其他地区,也包括美国,因为美国人民正以超快步伐走向人口过剩以及土地和水资源的耗费。
1700247117
1700247118 环保的精义
1700247119
1700247120 环保主义者仍然被普遍视为一个特定利益的游说团体,尤其是在美国。这种盲目观点把环保主义拥护者看成不断在搬弄着污染以及濒临绝种生物,夸大这些案例,并极力请求对工业生产设限以保护野生环境,即使牺牲经济增长和人民就业也在所不惜。
1700247121
1700247122 环保主义其实远较大家所想得更核心,也更重要。它的精义已经被科学验证过了,验证的方式如下。研究显示,地球和其他太阳系行星不同,并非处在物质平衡状态。它必须靠上面的生物圈来创造适合生物居住的特定环境。地球表面的土壤、水、大气层,经由生物圈的活动,进化了几亿年才达到现在这种状态。而这个由生物构成、极端复杂的生物圈,其中的活动都是以极精确但又脆弱的地球能量流动及有机物质循环,紧密地环环相扣。这个生物圈创造了我们特殊的、每天、每分钟都在更新的世界,而且将它保持在一种独特的物质失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类完全被束缚住了。我们不论朝哪个方向去改变生物圈,都会让环境背离这首巧妙的生命舞曲。在我们毁掉生态系统以及灭绝生物后,我们将使这个星球所能提供的最伟大遗产崩解,并因此而危害到我们自身的生存。
1700247123
1700247124 人类并不是像天使般降临凡间,人类也不是殖民地球的外星人,我们是历经了百万年,从地球上进化出来的诸多物种之一,以一个生物奇迹的身份和其他物种相连。被我们如此粗心鲁莽对待的地球,是我们的摇篮和育婴房,是我们的学校,而且也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由于它的特殊情况,我们适应了提供给我们生命的每一根纤维以及每一个生化反应,而且彼此的关系十分亲密。
1700247125
1700247126 这才是环保的精义,也是那些投身于维护地球健康的人所遵行的行动准则。但是它还不能算是世界通行的观念,显然目前足够引人注目,不能把许多人从体育活动、政治、宗教以及赚钱等主要事务中吸引过来。
1700247127
1700247128 我相信,这种对环境的冷漠,源自人类本性深处。人类的大脑显然是朝向“只关注一小块地区、一小群族人以及未来两三个世代”
1700247129
1700247130 的方向进化。眼光看得既不远又不广,才真正符合达尔文学说的真义。我们天生就倾向于忽略还不需要检视的遥远未来。人们说,这叫作常识。他们的思考方式为何这么缺乏远见?理由很简单:那是我们从旧石器时代起就固定下来的硬件结构。几十万年来,汲汲于少数亲族或友人的短期利益的人,活得比较久,子孙也比较多——即便他们共同的努力会危及他们自身的领导地位或王国。足以拯救后代子孙的远见,需要眼光和某种程度的利他行为,可惜的是,这些特质很难从人类本能中引导出来。
1700247131
1700247132 有关环境问题的判断,最大的两难处境就在于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间的冲突。着眼于眼前族人或国家的利益来做选择并不困难,着眼于全球长远利益来做选择也不困难——至少理论上是如此。但是,要综合这两种观点来创造一套统一的环境伦理,却非常困难。可是,我们一定得把它们结合起来,因为唯有统一的环境伦理才能作为指导原则,引领人类以及其他生物安然通过因我们人类的愚行所造成的生存瓶颈。
1700247133
1700247134
1700247135
1700247136
1700247137 生命的未来 [:1700246719]
1700247138 生命的未来 第三章大自然的极限
1700247139
1700247140 如果说,单一物种的灭绝,
1700247141
1700247142 是狙击手的神来一击,
1700247143
1700247144 那么,摧毁一处含有
1700247145
1700247146 多种独特生物的栖息地,
1700247147
1700247148 无异于对大自然宣战。
1700247149
1700247150 如果以国内产品和人均消费量来评估,世界的财富确实在增加之中。但是如果以生物圈的情况来计算,就是在减少了。后者所谓自然经济,与前者市场经济相反,是以世界的森林、淡水及海洋生态系统来估算的。我们可从世界银行与联合国开发和环境规划署的数据库中抽取数据,估算出一项地球生态指数(Living Planet Index)64 ,这个指数的重要性不亚于常见的国民生产总值或股票市场指数。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所做的评估,从1970到1995年,该指数已下降了30%。到了1990年代初期,它降低的速度已达到每年3%。到目前为止,这项环境指数的下降都没有趋于平缓的迹象。
1700247151
1700247152 环境指数在国际经济会议中一向不是热门话题。在能够调控温度的会场及与会者下榻的旅馆中,原始森林的消失、物种的灭绝,都被轻松形容成“表象”。国家元首以及财经首长都知道,如果签下全球自然保护协议,回国后肯定得不到太多支持。
1700247153
1700247154 宗教界领袖通常也很少监督他们理应珍爱的自然环境。即便造物者的杰作攸关存亡,宗教界还是少有十分热心的环保主义者。然而,从历史的角度看,他们的犹豫可以理解。亚伯拉罕宗教的神圣经文中,鲜少提到人以外的生物世界。写下铁器时代纪事的人,知道什么是战争,什么是爱与热情,也知道灵魂的纯净,但是不知道生态学。
[ 上一页 ]  [ :1.70024710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