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286421e+09
1700286421
1700286422 对成年人来说,白露不能露,夏天穿戴随性,如光膀子一类的赤身露体,到了此时,自然天气告诫不能露了,社会人情也告诫需要讲究一些了,要注意自己的德行。对孩子们来说,打架、游泳、摸鱼儿、掏鸟儿等夏天自在狂野的日子结束了,即使硬着头皮也要接受管教了。就是说,这是需要学习、启蒙的时候。中国人观象系辞说:“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君子尊尚德行,学习教化之事。“君子以果行育德。”君子以果敢坚毅的行动来培养自身的品德。
1700286423
1700286424 《礼记·王制》说,学童首先换上学服,拜笔,入泮池,跨壁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读书郎》唱道:“小呀么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哪,没有学问啰无颜见爹娘。”几经转折,现代中国的教师节(9月10日)在白露节期间。中国人见面,如果对方的孩子调皮捣蛋,常会问说,发蒙没有,即指是否开始上学了,如家长回答还没有,就是喜欢玩,多动,坐不下来,这时彼此都会叹气。
1700286425
1700286426 巧合的是,国际扫盲日(9月8日)也在白露节。国际扫盲日(International Literacy Day)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5年11月17日召开的第14届代表大会上所设立的,日期为每年的9月8日,旨在动员世界各国以及相关的国际机构重视文盲现象,与文盲现象做斗争,促进世界各国普及初等教育,提高初等教育的水平,使适龄儿童都能上学,达到能够识字的目标。最终达到增进人际沟通,消除歧视,促进文化传播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1700286427
1700286428 白露节除了让人们唤醒自己的品性、觉察自己的德性等意义外,还最明白地点出了季节的颜色属性,即秋天的颜色。在中国人的观察里,大千世界的每一物象都有其时间、空间属性,不同的时间、空间都有其声色触味属性。很多人以为夏天的味道是甘甜的,但中国人常说“苦夏”;很多人以为夏天是绿色的,秋天是金黄色的,但中国人以为,夏天的颜色是红,秋天的颜色是白。对时空品性的观察命名和结构化,可谓古典中国人的发明。因为白露节气,有人以为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我们今天已经很难理解秋白是来源于白露,还是白露得名于秋之色白。
1700286429
1700286430 白露对中国人来说是诗意的。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名篇《蒹葭》即提到了白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可见古典中国人对物候观察的细腻,他们对天地与人情的关系既随时起兴,又明心见性。
1700286431
1700286432 后来的诗人更在白露节前驻足沉思。左思说:“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白居易说:“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当然,还有杜甫的金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700286433
1700286434 我们说白露节气的人文含义之一是教化启蒙,说明蒙昧正在其中。人们对露水的认识即经历了无知而附会的荒唐历史,古人多以为露水神奇,可以祛病延寿。自古以来,“露”就被附会为瑞祥之物。古人说:“露色浓为甘露,王者施德惠,则甘露降其草木。”可见,“甘露降”是帝皇施仁政、德泽万民的征兆。历史上有名的“甘露之变”即与此有关。唐朝的文宗皇帝在位时,有人发现石榴树上有甘露降临,认为是上天赐予的祥瑞,百官祝贺,大家劝皇帝去观露,皇帝和相关大臣借机想铲除弄权的宦官,结果一千多人惨死,史称“甘露之变”。
1700286435
1700286436 《洞冥记》载:“东方朔游吉云之地……得玄黄青露盛之璃器以授帝(汉武帝)。帝遍赐群臣,得露尝者,老者皆少,疾病皆愈。”大学者、大科学家张衡《西京赋》所云:“立修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屑琼蕊以朝餐,必性命之可度。”史书记载,汉武帝做铜露盘,承天露,和玉屑饮之,欲以求仙。汉武帝听信方士之言,以为将玉磨成粉屑后和露水饮用,可以长生。为了求取来自上天的纯正的清露,汉武帝在柏梁宫建造了高达二十丈的铜质承露盘。“至太初元年,十一月乙酉,天火烧柏梁宫。”人们以为这是汉武帝穷兵黩武、淫酷自恣、违背天意而得到的报应。《三国演义》中也有一回“武侯预伏锦囊计,魏主拆取承露盘”。而唐朝的天才诗人李长吉则有名诗《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1700286437
1700286438 可见,启蒙的意义是重大的。而对诗人来说,白露永远是可以感怀的。现代诗人阿垅有诗《无题》:
1700286439
1700286440 不要踏着露水——
1700286441
1700286442
1700286443
1700286444
1700286445
1700286446
1700286447
1700286448
1700286449
1700286450
1700286451
1700286452 因为有过人夜哭。
1700286453
1700286454
1700286455
1700286456
1700286457
1700286458
1700286459
1700286460
1700286461
1700286462
1700286463
1700286464 哦,我底人啊,我记得极清楚,
1700286465
1700286466
1700286467
1700286468
1700286469
1700286470
[ 上一页 ]  [ :1.70028642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