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286583e+09
1700286583 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中国内地的大部分地区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时节,清晨的树木草叶上可见到白色的露珠,晶莹剔透;夜间,在菜园、草丛里的蛐蛐、蝈蝈等秋虫也知道天气冷了,叫起来的声音格外清亮。农民可以分享秋收的幸福,看着金黄的稻谷颗粒归仓,享受着晨露与清风。正如《易经》中坤卦的大地之歌,此时是“括囊”而“黄裳”,将收获的果实扎进口袋里,大地披上了金黄色的衣裳。这种秋色不逊于春色甚至比春色更多一种意味,是以汉语中有“平分秋色”的成语。楚人有诗:“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唐人有诗:“穷秋感平分,新月怜半破。”宋人有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1700286584
1700286585 有意思的是,国际和平日,即世界停火日(9月21日)正巧在秋分期间。“国际和平日应成为全球停火和非暴力日,并邀请所有国家和人民在这一天停止敌对行动。”这不仅仅有秋分势均力敌、不分上下、平分秋色的意思,而且有交战方在此休战,以便救援人员为交战各方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给交战方以反思的机会的意思。
1700286586
1700286587 中国人则把秋分日过得入俗。秋分的习俗很多,如祭月、拜神、送秋牛、吃秋菜汤,等等。“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还有竖蛋游戏,“秋分到,蛋儿俏”。人们会在秋分日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轻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据说原因是在秋分这一天,地球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鸡蛋较容易竖立。
1700286588
1700286589 但如前说,古代中国人对物候的感受是细腻的。尽管秋色美好,但他们知道,好景不长了。正如大地呈献粮食作物之后,一片萧条。一切都如俗话所说的“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诗人为赋辞章只能强言“天凉好个秋”,或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今天的词人林夕写道:“那段盛夏灿烂过,长过一声叶落,短过世间一甲子,如雾水不堪风沙挥霍,那段日月转动过,荷塘哪可不干涸,情人也只好收割……寒蝉临行也替秋分做证,告诉我黄叶随腐土隽永,凭何让彼此变一对雪人拥抱着等待决裂有声,凝固那还未幻灭的风景。”
1700286590
1700286591 人们观察此时的物候总结说: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可见,万象都在收藏,都在为迎接严寒的冬天做准备。清代有诗人说:“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逆旅空弹铗,生涯只卖文。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
1700286592
1700286593 把人间的现象跟物候对应,古人铁口直断,如果雷震不停止声响,说明诸侯为人不正,纵欲放荡;如果冬眠动物不培修洞穴,说明老百姓会失去依靠;如果积水不干涸,意味着带甲的动物要成灾。
1700286594
1700286595 《黄帝内经·素问》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古人认为,秋分之时,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转变,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皆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由此,秋分也是提醒人们要重视内守,养精蓄锐,为严寒的来临做准备。秋分之后,气候越来越干燥,很多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咽干唇燥、鼻子出血、干咳少痰、心烦、便秘。这种现象被称为“秋燥”,应对秋燥的方法只能是静心,韬光养晦。
1700286596
1700286597 无论是物候的显象,还是人身体的征兆,都在提醒人们要换一个活法,即进入不同于春夏的另外时空中去。这个节气的律令既是告别,又是新生。既是告别旧的时空,又是进入新的时空。宋代词人柳永曾经写江南秋天的美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据说,在北方感受秋天萧索的金国皇帝完颜亮越看越羡慕,当看到后面的“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时,油然而定“投鞭渡江之志”,而生“侵吞南宋之心”。可见,秋分在提醒人们要寻找新家园。
1700286598
1700286599 从大自然的角度看,无论如何寻找,秋分的本质在于收养。春生春种,秋收秋敛。秋分意味着隐居、避让,意味着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有心的农民会在秋忙空闲之际检查、修缮房屋,欧美勤劳的农民则会刷漆、换地板、换门窗,使房子焕然一新,以迎接冬天。叶芝有诗:“我就要动身走了,去心灵自由之岛,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子……从早晨的面纱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那水声日日夜夜拍打着湖滨,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都在我内心深处听到这声音。”
1700286600
1700286601 秋分跟春分时的日地运动有一致性,只是运动的向量相反,对北半球的人们来说,春分时的感受跟此时的感受决然相反。春分时万物都在生发,都踏上了征程,都有无限的可能性;秋分时在收敛,在告别,在隐居。在此意义上,秋分也在检验一年的收获,我们有什么可以归隐?有什么可以献祭?
1700286602
1700286603 里尔克的名诗即是对秋日最好的感怀篇章之一:
1700286604
1700286605 主呵,是时候了。夏天盛极一时。
1700286606
1700286607
1700286608
1700286609
1700286610
1700286611
1700286612
1700286613
1700286614
1700286615
1700286616
1700286617 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
1700286618
1700286619
1700286620
1700286621
1700286622
1700286623
1700286624
1700286625
1700286626
1700286627
1700286628
1700286629 让风吹过牧场。
1700286630
1700286631
1700286632
[ 上一页 ]  [ :1.70028658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