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298123e+09
1700298123
1700298124 土地垄断是必然的,区别是政府在全民所有、全民所用的指引下垄断,还是开发商以囤积土地、操纵供给的动机来垄断。政府垄断会有很多问题和流弊,但会有公平的希望,因为一切的政权都知道它的生存最终系于民心。开发商垄断只有绝对的逐利、权宜的公平,怎会国泰民安?
1700298125
1700298126 托尼与熊彼特都把资本主义追溯到经院派。其实资本主义只是藏身在经院派的自由交易理念之下,并把经院派的免于操纵、免于剥削的弱者求存自由扭曲为无约束、无限制的强者逐利自由。经院派的经济道德观出于自我保存和与人共存相应、对等的自然之法,有悲天悯人的善意与关怀。以自爱、自利为取向的资本主义岂可能及?无怪托尼会说一句被资本主义理论家狠批的话:“经院派最后一人是马克思。”
1700298127
1700298128 [1]Physiocracy,这主义虽称重农,但更关键是其主张生产与交易自由。
1700298129
1700298130 [2]Mercantilism,是种经济保护主义。
1700298131
1700298132 [3]新教在国内译为“基督教”,这带来混淆。其实,新教的英文是Protestants,词义是“反对者”,即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反对天主教者”。英文没有新、旧教的名词。所谓旧教即是天主教,已有2000年历史,一直没有中断。本文把宗教改革后出现的所有教派,如英国国教、清教、浸信会、循道会等通称新教,把有2000年历史的天主教仍称为天主教。
1700298133
1700298134 [4]宗教改革后英国率先脱离罗马天主教,自建英国国教。
1700298135
1700298136 [5]参看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
1700298137
1700298138 [6]即Scholastics,也称Schoolmen,流行于12—17世纪。
1700298139
1700298140 [7]萨拉曼卡学派(School of Salamanca)是16世纪到17世纪初,西班牙帝国鼎盛期,设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学府。
1700298141
1700298142 [8]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1694—1746),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始创者,深刻影响斯密与休谟。
1700298143
1700298144 [9]格拉斯哥大学(Glasgow University)与阿伯丁大学和爱丁堡大学同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基地,也同时是欧洲的学术重镇。
1700298145
1700298146 [10]主要人物是莫利纳(Luis de Molina,1535—1600),耶稣会会士。
1700298147
1700298148 [11]详见《阿奎那的“普世价值”》。
1700298149
1700298150 [12]即inconsistency,可译作“矛盾”或“不一致”,但“不协调”更合适。
1700298151
1700298152 [13]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中的补偿原则(Compensation Principles)。
1700298153
1700298154 [14]土地是不能生产出来的,所以供给总量不能增加;严格来说,每一幅土地的点、质、量都是独一无二的。
1700298155
1700298156 [15]当年笔者在香港从事建筑业时,政府卖地招标,开发商会串通作伪(违法的)。例如某开发商急需土地开发,愿出100万元。他会串通其他不急需土地的同业,许诺如果让他以80万元投得土地,他就会拿10万元出来让他们平分,这叫“分饼仔”。结果,开发商花90万元(80万买地,10万分饼)拿得土地,其他开发商不劳而获,坐分10万元,吃亏的是政府(社会),少得20万元。
1700298157
1700298158
1700298159
1700298160
1700298161 旧概念与新环境: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1700296854]
1700298162 旧概念与新环境: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7 笛卡尔的“天赋理念”Descartes’ “Innate Ideas”
1700298163
1700298164 有人说规划行业越来越是个多说话、少做事的行业。但是,假若真理不是辩来的,说话就没有意思了。尊重真理的规划制度会滋养一种追求真理的规划文化,去使所有参与者多想想什么是“合理”的规划,包括什么是个人的合理追求、别人的合理追求、对大家都有利的追求。这样的制度需要两个条件:少讲、多想。
1700298165
1700298166 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1650)是现代哲学的第一人。“我思,故我在”是现代哲学的第一炮;“笛卡尔方法”是现代科学分析的蓝本;解析几何是现代数学摆脱古典数学的开始。
1700298167
1700298168 笛卡尔从小就满脑子理想。少年上学时就不满当时喋喋不休的学术论证和争辩,决定“读社会的书”。他最大的苦恼就是认识到自己知识不统一、不稳定。他最推崇数学知识的纯(necessary[必然])、确(precise[精确])、稳(certain[肯定]),特别是几何。他想有一天会找到一个跟数学一样纯、确、稳,并可以统一所有学问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知识”。他最大的困扰是官能感觉的不可靠。他认为我们对外在世界的认识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这外在世界在我们的思想中产生的“形象”。官能不能保证思想中的形象与外在的世界是完全吻合的。他以蜡为例,把蜡靠近火,它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都完全改变,但仍是蜡。所以他认为官能(senses)不能掌握蜡的本体(nature或essence,也可译为本质),要靠思想(mind)。
1700298169
1700298170 1619年,三十年战争(1618—1648)刚开始不久,全欧洲进入大混乱。23岁的笛卡尔入伍,当个小军官,他的部队驻在乌尔姆(Ulm)过冬。11月11日是圣马丁节。在天主教传统里,圣马丁被尊为护佑法国(笛卡尔的祖国)同时也是护佑军人的主保圣人。因此,圣马丁节是宗教大节,前夕要斋戒。笛卡尔空着肚子,在炉火烘烘的房间里,独自一个人睡着了,做起梦来。梦中的所见所思,影响他一生,也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
1700298171
1700298172 梦中,他冒着风,走路上教堂。正要转身与一个人打招呼,一阵狂风把他刮到教堂的墙边。有人喊叫他的名字,他害怕极了。跟着是闪电和打雷,黑暗房间里火花噼啪。他看见两本书。一本是字典,他打开一看,觉得平平无奇,也好像没有大用;一本是诗篇,这里,他看到了哲学与智慧的结合!他是这样解梦的:字典是枯燥的、没有活力的知识的杂烩;诗人比哲学家更有分量、更有意义、更能表达;诗人的智慧来自灵感与想象,比起哲学家的说理,这些灵感与想象就像燧石中的火种,更能轻易地直接击出智慧的火花。他认为这是神给他的使命,也使他对他的推理充满信心。极端严谨的笛卡尔理性,却是来自一个梦境中的追求。这也是人类思想史的异数!
[ 上一页 ]  [ :1.70029812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