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312332e+09
1700312332
1700312333 目前的颐乐殿室内依旧按原状陈列,开间正中摆放着紫檀木宝座,后面摆放着金漆雕刻内嵌珐琅料的五扇围屏,屏心部位为百鸟朝凤图案,屏风上端挂有“荣镜登闳”的金匾。因家具和帷幔的颜色多为金黄色,被阳光一晃,室内显得很是明亮。
1700312334
1700312335 现在,院落两侧的东西两廊作为小型展廊使用,陈列着慈禧太后看戏时所用的衣物和文房用品等,印象较深的是放大的太后照片、慈禧写的大字书法以及落有“大雅斋”的专用瓷器。在这里参观时,请了一位穿着清式旗袍的年轻女子为我们讲解展示器物的历史,她为了考验我们对她所讲内容的记忆力,曾不停地追问我们:慈禧所用的“堂号”款是什么来着?看着同学们没有回答她就很得意,我忍不住就在人群背后低着嗓音说:大雅斋呀!再看着她表情上的变化和巡视的目光,我和几个站在后面的男同学就笑出声来。
1700312336
1700312337 在这里隔着玻璃仔细地端详“大雅斋”的款识:一般在器物的显著位置上(盘、碗、碟等在器内,其他在器表)书红彩楷书“大雅斋”,旁边钤印椭圆形、双龙环绕的红彩篆书“天地一家春”,器物底部书红彩的“永庆长春”楷书款。这类瓷器在收藏界被称为慈禧生活用瓷,从器物造型到颜色纹饰都充满了女性色彩:秀丽精巧,典雅柔和。
1700312338
1700312339 在留存下来的慈禧瓷器中,花盆占了很大比例,这也与她酷爱鲜花的习惯有关。
1700312340
1700312341 慈禧的御前侍女德龄在《清宫二年记》一书中说:太后除掉权势财货外,花卉也许是伊最宝贵的嗜好品了。在清宫旧藏的多幅照片上,慈禧都在摆满鲜花的厅堂里或站或坐,周围则装点有鲜花,多为兰花、菊花、荷花和牡丹。
1700312342
1700312343 据称,颐和园三海以南海(指养水湖)为最,遍海(湖)皆植荷花,园内还请专人管理三四千盆菊花,种类也在八九十种以上。表现出慈禧作为女性政治家的柔美一面。(1)
1700312344
1700312345 现在的戏台上也有定时演出,一些早些时候进来的游人就挤在颐乐堂前临时搭建的木制看台上等着开锣。由于我们要赶往下面的参观点,就没能看到和听到这里的演出。据说演出内容多以武打类戏码居多,只能算是游客参观景点时的一种调剂罢了。
1700312346
1700312347 在园内参观的一行人由德和园院门出来后又沿着昆明湖东岸的小路,经过十七孔桥后到达龙王岛上的涵虚堂参观。从园林设计的角度看,龙王岛的北侧是与万寿山相呼应的、欣赏昆明湖全景的极佳地点。
1700312348
1700312349 乾隆清漪园时期,现在的涵虚堂位置上建有仿制武汉黄鹤楼的三层楼阁式建筑——望蟾阁,寓意这里是赏月之所在。从乾隆留下的多首御制诗中可以了解,这座建筑是为了给皇太后祝寿,湖广总督阿里衮按照黄鹤楼的做法加工出各种建筑构件,然后运到这里组装的。阁楼建筑完工后,乾隆皇帝曾经来过四次,其中两次登上第三层楼顶;他也曾陪着太后在楼上观看水军在昆明湖里的操练。当他六十六岁登顶后,很为自己的健康得意,曾留下这样的句子:
1700312350
1700312351 古稀有六步尚强,拾百十级消俄顷。问斯老健以何得,身每习劳心宁静。(登望蟾阁极顶作歌)
1700312352
1700312353 据说,这栋三层楼阁因为重量太大,当年又是冬季进行地基施工,当第二年春天泥土解冻后,地基就出现了松动现象,以后在基础部分出现逐年下沉的趋势。1860年楼阁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年间重修时就在基址上修建了一座单层的两卷殿,而没有恢复当年的望蟾阁,改名为涵虚堂,沿用至今。
1700312354
1700312355 涵虚堂南设露台,绕以汉白玉栏杆,成为一处临风赏月的绝佳地点。
1700312356
1700312357 我们来这里时,涵虚堂的室内正在展出末代皇帝溥仪的生平。因为快到吃午饭时间,大家多未细看。我则在这里的小卖部买到一盒旧制的松烟墨,回去一试,有褪尽火气的妙处。
1700312358
1700312359 上午的天气还时阴时明,至午饭后才开始完全放晴。
1700312360
1700312361 下午先到北配殿组看两个同学测量室内的木制隔扇,然后出去到后院,帮他们在殿后檐下搭梯子以备男同学测量角科。在北配殿室内时,曾勾画木隔断的测稿一张,并记录下室内挂落上的楷体题字,文字内容为宋朝司马光的名篇《独乐园》,书法为清末尚书徐甫所写,浓墨重彩地写在黄绫子上;用大片的书法装饰室内至今已不多见。
1700312362
1700312363 快到5点时,另一位穿着颐和园制服的女孩来北配殿找值班的服务员,像是约好了一起下班。她们给配殿落锁,我和留下的两个同学也只好退到室外院子里。
1700312364
1700312365 看时间尚早,园内空气清新,就决定去后山看多宝塔组的同学和测绘现场,也好多拍些幻灯片。两位同学听后也愿意与我同去,一路上多了好些笑声。
1700312366
1700312367 沿着前几天从排云殿回来的路径上山,走一段山脊线后再转折下山,他们由于没走过这条路而感到很新鲜。
1700312368
1700312369 由山路下来时,先看到位于多宝塔东侧的花承阁遗址,绕过遗址上的山石和门柱等构件才到达琉璃塔北侧的前院,原来测绘仁寿殿的几个同学现在被安排在这里测绘,有的测量院里的石碑,有的测量塔前的木牌楼。
1700312370
1700312371
1700312372
1700312373
1700312374   北配殿室内空间,保持有光绪时期的木装修和字画装饰;下面展板为临时性的。     正在室内测绘隔断尺寸的同学。  
1700312375
1700312376 作者绘北配殿木装修测稿。
1700312377
1700312378 与负责这里的老师聊天后得知,原定今天园林队会派人在多宝塔周围搭脚手架以方便同学上去测量塔身。她看看手表后说:“到这时候没来,看来今天来不了……目前只能用一个修理过的木梯测量,也仅能够到一层塔檐下的部分。”
1700312379
1700312380 多宝塔建筑为乾隆时期清漪园的旧物,塔身总高度20米左右,用完全不同颜色的琉璃砖构件砌筑而成,檐下斗拱部分则仿造木制结构做了简化处理;塔身颜色呈现出一种冷暖颜色的退晕变化,靠近下面的颜色偏暖色,以黄色和橘黄色为多,越往上越靠近蓝色、紫色和绿色等冷色系,各种色彩交织起来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十分悦目。
1700312381
[ 上一页 ]  [ :1.70031233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