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313578e+09
1700313578
1700313579
1700313580
1700313581
1700313582 作者绘含新亭南坡假山平面测稿。
1700313583
1700313584
1700313585
1700313586
1700313587 作者绘假山立面测稿。
1700313588
1700313589 待画完以后看,尽管有了这个平面和立面,估计匠师仅仅根据这些图纸还是很难恢复这座假山。看来叠石之法很难通过图纸传承,而必须跟着师傅在现场操作不可;过去口传心授的一些技艺在现代教育中是很难完成了。
1700313590
1700313591 想到这里,突然有种迷失之感,突然觉得周边的建筑和行人都已不见,只能感到自己在与这些石头在对话,又仿佛能够看到当年搭建假山的几个徒弟和立在现场上方的简易滑轮,既有拉动滑轮、控制滑轮的徒弟,也有爬到假山上、手扶石块的徒弟,他们在一旁师傅的指点下费力地移动石块,把石块摆在师傅判定合适的位置上。
1700313592
1700313593 这时候,一阵风起,眼前的古装人物忽地不见;从山坡下方吹来的旋风裹挟着一些败叶围着这个假山周围打转,忽而顺时针,忽而逆时针,吹到山洞的气流发出一阵阵怪声,像是有埙在吹鸣,声音时断时续,只是十分低沉、吵杂,并不成曲调。听着听着,又在吵杂的音调中辨别出一个老者的呼喊:“关——园——门——喽——”
1700313594
1700313595 (1) 杨志谦、张臣杰编绘,《颐和园风光》,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1979年印。
1700313596
1700313597 (2) 朱启钤,《样式雷考》,刊于《中国营造学社会刊》,1933年4卷第1期。
1700313598
1700313599 (3) 《社事纪要,建议购存宫苑陵墓之模型图样》,载于《中国营造学社会刊》,1931年1卷第2期。
1700313600
1700313601
1700313602
1700313603
1700313604
1700313605 颐和园测绘笔记
1700313606
1700313607
1700313608
1700313609
1700313610 颐和园测绘笔记 [:1700311526]
1700313611 颐和园测绘笔记 二〇一一年测绘笔记——7月6日—7月17日
1700313612
1700313613 颐和园测绘笔记 [:1700311527]
1700313614 21 安顿住处,熟悉测绘点
1700313615
1700313616 (2011年7月6日,周三,晴)
1700313617
1700313618 距离2006年带队测绘颐和园已四年,尽管还时常去北京,但多在城区内活动,很少到三环以外的西北角一带,也就没有再进入颐和园。天津大学对颐和园的测绘从2005年开始已进行了七年,听负责今年测绘工作的阿龙讲:“颐和园中的主要建筑和景区已经测绘完,今年的主要测绘点在西堤附近以及霁清轩等非开放地区。”算算暑假初期这段时间没有安排什么要紧的事,阿龙所说的测绘点对我也有吸引力,故而决定随颐和园测绘组再去颐和园住几天,既了解一下不熟悉的建筑群和单体,也再看看原来考察过的测绘点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1700313619
1700313620 按照昨天的约定,9点前赶到系馆,看到学院门口停着两辆大客车,一些学生正在装车,往客车的底层部分搬运自带的行李和测绘用的仪器等。
1700313621
1700313622
1700313623
1700313624
1700313625 2011年测绘时的临时住地(右),相隔一间后为女生宿舍(左)。
1700313626
1700313627 当大巴车开走后,才随着阿龙开的小车出发,一路走京塘高速,大概正午时抵达颐和园管理处西侧的一个大院里;这时同学们乘坐的大巴车还未到,我俩得以利用这段时间在附近的小卖部买些食物充饥。另外几位老师晚些时候才会到。
[ 上一页 ]  [ :1.70031357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