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321518e+09
1700321518
1700321519 因木材经不起风雨的侵袭,还容易引起火灾,加上历史上数次灭法(毁佛)的破坏,唐以前的木塔已绝然无存,辽宋以后的只剩下应县木塔。不过我们还可以从日本保存的许多木塔中看出其形制来,如日本的法隆寺五重塔、药师寺双塔等。
1700321520
1700321521 由于上述的原因,唐代以后大量发展了砖石仿木构的楼阁式塔。它们的特征如下:
1700321522
1700321523 1.每一层之间的距离较大,明显表现出一层相当于一层楼的约略高距,一眼看去好似高层楼阁;
1700321524
1700321525 2.每层均设有门、窗、柱子、枋子、斗拱等,与木结构相仿佛;
1700321526
1700321527 3.楼阁式塔塔檐大都仿照木结构房檐,造有挑檐、檩枋、椽子、飞头、瓦垄等;
1700321528
1700321529 4.塔内一般都设有楼梯,能够登临眺览。
1700321530
1700321531 早期楼阁式塔的实物虽已不存,但还有一些石刻楼阁式塔的形象可供参考,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中第1、2窟和第21窟中的塔柱,即是当时楼阁式塔的缩影。唐代以后,砖石楼阁式塔的实物已非常多了。著名的有陕西西安的兴教寺玄奘塔、大雁塔、香积寺塔,苏州虎丘塔、北寺塔、瑞光塔,浙江杭州六和塔,福建泉州开元寺双塔,广州六榕寺塔,河北涿州云居寺塔、定县开元寺料敌塔,内蒙古呼和浩特万部华严经塔,宁夏银川海宝塔、承天寺塔等。
1700321532
1700321533 此外,还有许多石刻楼阁式塔,它们的体形较小,内部不能登临,但是它们的外部仍然很忠实地按照木结构楼阁形式,刻出门窗、柱枋、斗拱、房檐等。如杭州灵隐寺双石塔、闸口白塔,苏州宝带桥头石塔,广州光孝寺大殿前双石塔等。
1700321534
1700321535 (二)密檐式塔
1700321536
1700321537 密檐式塔与楼阁式塔同为较高的多层塔。这种塔的主要特点如下:
1700321538
1700321539 1.塔身的下部,第一层塔身特别高大,第一层塔身以上,每层之间的距离特别短,塔檐紧密相连,好似重檐楼阁的重檐一样,没有楼层了。
1700321540
1700321541 2.第一层塔身以上的各层之间没有门窗、柱子等楼层的结构。早期的密檐式塔还设有小型假窗,以后小假窗也消失了。有的密檐塔为了内部采光的需要,在檐与檐之间开设了少量的采光小孔。
1700321542
1700321543 3.密檐式塔大部分不能登临眺览,纵或有的设有楼梯,能够登上,如嵩岳寺塔、小雁塔等,但也不适合于眺览之用。辽、金时期的密檐式塔皆为实心,不能登临眺览。
1700321544
1700321545 4.密檐式塔的塔身第一层塔身大多有佛龛、佛像、门窗、柱子、斗拱等装饰,且由简到繁,日趋华丽。这种密檐式塔是楼阁式木塔发展的一个分支。木造楼阁式塔由于经不起自然风雨的侵袭和易起火灾等原因,转向砖石发展之后,就曾经有两个方向,一是以砖石仿楼阁式塔,另一个方向就是向密檐式塔发展。
1700321546
1700321547 密檐式塔的发展也有一个过程。第一个时期比较简单,用叠涩砖结构出檐。因为砖石结构的特点,出檐不能很远,均为短檐。这时也还没有采用仿木构雕制的斗拱、檐椽、瓦垄等构件。这是充分考虑了顺应砖石的材料性能的。现存最早的实物是嵩山嵩岳寺塔,建于北魏正光元年(520年)。此塔基本上没有模仿木结构的形式,是按砖的性能砌造的。其外部造型为十二角尖锥体。在由木塔转向砖石塔的过程中,密檐式塔还不断受到从天竺传来的圆形尖锥体精舍、塔龛等形式的影响。从南北朝到唐代,这种密檐式塔发展缓慢。嵩岳寺塔的十二角形已接近圆形了,这是国内现存的孤例。到唐代,现存的实物都是方形塔。这可能是受到与密檐塔同时并行的方形楼阁式塔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密檐式塔仍然保持着简单叠涩出檐,第一层塔身也无繁复的装饰,如陕西西安小雁塔、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河南嵩山法王寺塔等。
1700321548
1700321549 从辽代开始,密檐式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有三个大的变化。其一是塔内原来尚可登上的空筒体全部填实,成了完全不能登上的实心塔。有些塔内虽有楼梯,但楼层已不能作眺览之用。其二是塔的下部普遍增加了高大而又雕饰丰富的须弥座,第一层塔身增加了佛龛、佛像、飞天、菩萨及承托塔身的仰莲等装饰。其三是第一层塔身以上的塔檐增加了斗拱、椽飞、瓦垄等仿木构建筑部分。整个塔的外形达到了繁复华丽的高峰。这是辽金密檐式塔的特点。一直到元代,北方塔还在继续建造。这种塔在当时宋朝统治的地区很少,那里大多数仍是仿楼阁式的砖石塔。
1700321550
1700321551 辽金密檐式塔的代表作品,如北京的天宁寺塔、通州燃灯塔,河北昌黎无影塔,内蒙古宁城大明塔,辽宁朝阳凤凰山大塔、辽阳白塔、锦州塔、北镇崇兴寺双塔、义县开福寺塔等。
1700321552
1700321553 (三)亭阁式塔
1700321554
1700321555 这种形式的塔是印度窣堵波与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亭阁相结合的产物。在汉代以前,亭阁建筑类型非常普遍,随处可见。印度早期的古建筑中,也有一种小型方顶或圆顶的小屋和马车篷屋,被佛教作为塔龛或僧侣居坐之处。印度的塔传入我国以后,与楼阁建筑结合的同时,也与亭子相结合了。楼阁比较高大,除了帝王和官宦商贾外,一般平民百姓是无力修造楼阁式塔的,而信佛不修塔不行,于是只好与小型的亭子之类建筑结合修小型塔。《洛阳伽蓝记》在记叙帝王修塔的同时,也记载了老百姓修塔的情况。其中的“白马寺”条记载:“明帝崩,起祇洹(即庙,应即是祭祠)于陵上,自此以后,百姓冢上或作浮图焉。”冢上的浮图当即是此种亭阁式小塔。
1700321556
1700321557 亭阁式塔的特点是塔身为单层的方形、六角、八角或圆形的亭子,下建台基,顶部冠以塔刹。亭阁式塔大多是单层檐,有的在顶上加一小阁,上置塔刹。在云冈、龙门等石窟中还保存有在四方形亭子顶上安置一个窣堵波作为刹顶的雕刻图像。
1700321558
1700321559 亭阁式塔,后来被许多高僧用作墓塔。现存最早的实物是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为隋代所建。唐代的单层亭阁式塔很多,著名的有山东长清灵岩寺慧崇塔、三藏塔,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山西运城泛舟禅师塔,北京房山云居寺塔,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方便和尚塔等。唐宋以后的亭阁式单层塔也不少,但总的趋势又向喇嘛式塔和花塔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类型了。
1700321560
1700321561 亭阁式塔大多是砖石建造的,也有少数用土坯修建。
1700321562
1700321563 唐代的亭阁式塔一般雕饰不多,但也有个别特例。河南安阳的修定寺塔和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旁的龙虎塔,塔身遍布华丽的雕刻,简直就是一件大型的雕刻艺术品。
1700321564
1700321565 (四)喇嘛塔
1700321566
1700321567 因自元代以后,喇嘛教建塔常采用此种形式,所以称之为喇嘛塔。其实这种形式与印度原来的stūpa(窣堵波)非常接近,在佛教传入我国以后就已经有了,只是没有建成一个大塔,而是把它作为楼阁式塔或是亭式塔的塔刹,用在塔顶上。云冈石窟第2窟东壁亭式塔顶、第6窟南壁楼阁式塔顶的塔刹,都是一个小型窣堵波。
[ 上一页 ]  [ :1.70032151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