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321555e+09
1700321555 这种形式的塔是印度窣堵波与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亭阁相结合的产物。在汉代以前,亭阁建筑类型非常普遍,随处可见。印度早期的古建筑中,也有一种小型方顶或圆顶的小屋和马车篷屋,被佛教作为塔龛或僧侣居坐之处。印度的塔传入我国以后,与楼阁建筑结合的同时,也与亭子相结合了。楼阁比较高大,除了帝王和官宦商贾外,一般平民百姓是无力修造楼阁式塔的,而信佛不修塔不行,于是只好与小型的亭子之类建筑结合修小型塔。《洛阳伽蓝记》在记叙帝王修塔的同时,也记载了老百姓修塔的情况。其中的“白马寺”条记载:“明帝崩,起祇洹(即庙,应即是祭祠)于陵上,自此以后,百姓冢上或作浮图焉。”冢上的浮图当即是此种亭阁式小塔。
1700321556
1700321557 亭阁式塔的特点是塔身为单层的方形、六角、八角或圆形的亭子,下建台基,顶部冠以塔刹。亭阁式塔大多是单层檐,有的在顶上加一小阁,上置塔刹。在云冈、龙门等石窟中还保存有在四方形亭子顶上安置一个窣堵波作为刹顶的雕刻图像。
1700321558
1700321559 亭阁式塔,后来被许多高僧用作墓塔。现存最早的实物是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为隋代所建。唐代的单层亭阁式塔很多,著名的有山东长清灵岩寺慧崇塔、三藏塔,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山西运城泛舟禅师塔,北京房山云居寺塔,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方便和尚塔等。唐宋以后的亭阁式单层塔也不少,但总的趋势又向喇嘛式塔和花塔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类型了。
1700321560
1700321561 亭阁式塔大多是砖石建造的,也有少数用土坯修建。
1700321562
1700321563 唐代的亭阁式塔一般雕饰不多,但也有个别特例。河南安阳的修定寺塔和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旁的龙虎塔,塔身遍布华丽的雕刻,简直就是一件大型的雕刻艺术品。
1700321564
1700321565 (四)喇嘛塔
1700321566
1700321567 因自元代以后,喇嘛教建塔常采用此种形式,所以称之为喇嘛塔。其实这种形式与印度原来的stūpa(窣堵波)非常接近,在佛教传入我国以后就已经有了,只是没有建成一个大塔,而是把它作为楼阁式塔或是亭式塔的塔刹,用在塔顶上。云冈石窟第2窟东壁亭式塔顶、第6窟南壁楼阁式塔顶的塔刹,都是一个小型窣堵波。
1700321568
1700321569 这种窣堵波塔的实物,从文献记载和保存的实物看,在南北朝以前尚未发现。从唐代起,发现了作为僧人坟墓用的窣堵波。在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后的山坡上,保存了一座唐代的窣堵波式墓塔。此塔的塔刹部分虽已残缺,但在高大基座之上所建的大型覆钵仍很完整。
1700321570
1700321571 从现存的实例中可以看出,窣堵波塔除建作墓塔之外,还向大型的佛塔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亦结合了高层楼阁式塔和高层密檐式塔的建筑成就。现存的两处高层窣堵波塔,是其发展过程中珍贵的实物。一处是天津蓟县白塔,一处是北京房山云居寺北塔,均是辽代的建筑。这两座塔的下部均为高大的须弥座,具有辽金密檐式塔的特点。第一层塔身比较高大,辟有门窗,又似楼阁式。其上以枭混出平盘挑檐两三层,再上即为一巨大的窣堵波。较之早期作为塔刹的窣堵波已大为扩大,几乎占了整个塔的大半,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塔的造型。
1700321572
1700321573 喇嘛教元代时在我国广泛传播,其中尤以西藏最盛。这种原始窣堵波式塔即成为喇嘛教建塔的普遍形式。现存全国最大的广座喇嘛式塔——北京妙应寺白塔,是由尼泊尔工匠阿尼哥主持设计建造的。尼泊尔是印度早期佛教发展地区之一。这种原始窣堵波式塔的大量建造,反映了元代统治者利用喇嘛教作为其统治思想的情况。明清时期,喇嘛教继续发展,喇嘛塔修建得更多,而且成为高僧墓塔的主要形式,被一般人称之为和尚坟。喇嘛塔有时也被作为园林中的点缀,如北京北海琼华岛白塔、江苏扬州瘦西湖莲性寺白塔等。在过街塔和金刚宝座塔之上所建的小塔,也有不少。
1700321574
1700321575 (五)金刚宝座式塔
1700321576
1700321577 这种塔在佛教上属于密宗一派,以五方佛为内容,象征须弥山五形。据北京西郊明成化九年(1473年)《创建真觉寺金刚宝座塔碑记》和《帝京景物略》上记载,此塔系仿照中印度的规式与佛陀伽耶(Buddha Gaya)的金刚宝座大塔而建。《帝京景物略》记:“成祖文皇帝时,西番板的达来贡金佛五躯,金刚宝座规式……成化九年,诏寺准中印度式建宝座。”成化九年碑记也说:“其丈尺规矩与中印土之宝座无异也。”说明这种形式确实是做自佛陀伽耶金刚宝座塔,但是以两者相较,也不完全一致。佛陀伽耶塔塔座较低,台上五塔中间一塔较大,而真觉寺金刚宝座的台座极为高大,中塔稍大,其余四塔相去不远。尤其是雕刻技法、风格,均具中国传统艺术特点,还有斗拱、柱子、椽飞、瓦垄等中国建筑的结构形式。值得注意的是金刚宝座式塔结合了我国古代高层建筑的特点,把原来并不十分高的台座修建得十分高大,以显示其不凡的气势。
1700321578
1700321579 在佛教的含义上,金刚宝座塔是供奉金刚界五部部主佛舍利的塔,中为大日如来,东为阿閦,南为宝生,西为阿弥陀,北为不空成就佛。五佛均有宝座(即是坐骑的动物),它们是狮子、象、马、孔雀、迦楼罗(金翅鸟王)。在金刚宝座塔的座子和五小塔的须弥座上,布满了这五种动物形象的雕刻。此即是金刚宝座塔名称的由来。像这样的五塔形式,并不是自明代才开始出现的,远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这样的形式。原存在山西朔县崇福寺内的北魏天安元年(466年)所刻石塔以及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唐代石刻小塔,都是在一个大型石刻塔的四隅附刻四个小塔,可以说是金刚宝座塔的雏形。在敦煌莫高窟第285窟壁画中,也有这种塔的形象。
1700321580
1700321581 现存金刚宝座塔的实物不多,有十来处,大都是明清时期的,计有云南昆明妙湛寺金刚宝座塔,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碧云寺金刚宝座塔、西黄寺金刚宝座塔,内蒙古呼和浩特金刚宝座塔,山西五台山圆照寺金刚宝座塔,甘肃张掖金刚宝座塔等。四川峨眉山万年寺砖殿也是金刚宝座五塔的形式。
1700321582
1700321583 (六)花塔
1700321584
1700321585 花塔的特征是在塔的上半部装饰有巨大的莲瓣,或是密布的佛龛及狮子、象、蛙等动物形象,或其他装饰,看去形如一束巨花,因此被称为花塔。花塔的出现,是受到印度、东南亚佛教国家寺塔越来越多的雕刻装饰的影响,但更重要的也是我国古塔建筑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即从高大朴质向华丽发展变化。花塔最初的发展是从亭阁式的墓塔开始的,即在单层亭阁式塔的塔顶之上加上几层大型仰莲花瓣以为装饰。现存山西佛光寺东南的唐代亭阁式墓塔即是初期花塔的例子,其附近的金代杲公禅师墓塔的风格则更为富丽。
1700321586
1700321587 花塔的造型是从亭阁式塔与楼阁式塔中创造出来的,它的下层或是亭式或是楼阁式。除佛光寺两座亭阁式花塔之外,还有山西太原蒙山的日光佛塔、定光佛塔等。密檐式发展的有北京房山水落洞花塔、长辛店花塔(镇岗塔),河北曲阳修德塔、正定广惠寺花塔、井陉花塔等。房山水落洞花塔是比较典型的密檐式基础的花塔,下部是高大的须弥座。第一层塔身特别高大,并刻有门窗、柱枋、佛像、菩萨、斗拱、塔檐。塔檐之上砌出一形似巨花的塔身,其上满布小佛龛和狮、象等雕饰。河北正定广惠寺花塔的雕塑更为富丽。塔的四面原来还有四个小亭,也具有五塔的形式,与金刚宝座十分近似,只是没有巨大的座子。
1700321588
1700321589 花塔除唐代有个别尚未成熟的初型之外,大多数是辽金时期建造的,为时二三百年,元代以后就极为少见了。在古塔发展过程中,花塔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古塔类型,保存的数量也很少。
1700321590
1700321591 (七)过街塔及塔门
1700321592
1700321593 这种类型塔的特点是建于街道中或是大路之上,修建成门洞的形式,塔的下面可走行人车马。其在建筑造型上结合了我国古代城关建筑的特点,因而曾有不少的人直呼这种塔为“关”,如北京居庸关云台,本为一过街塔,却被称为居庸关;江苏镇江过街塔几百年前就被称作昭关。过街塔及塔门在佛教教义上曾有这样的说法:是让过往行人得以顶戴礼佛,即从塔下经过就算是向佛进行礼拜了。
1700321594
1700321595 这种过街塔和塔门也是从元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在这以前还没有发现过。由于元代大兴喇嘛教,所以过街塔和塔门上的塔大多是喇嘛塔。北京居庸关云台就是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创建的过街塔的座子。原来上面有三座并列的喇嘛塔,元代诗人葛罗禄乃贤曾有“三塔跨于通衢,车骑皆过其下者”的记述。江苏镇江的昭关,是一座跨于大街之上的石制门框的楼子,上建一喇嘛式塔。从塔的形制看,也是元代所建。北京西郊法海寺门前有一个塔门,跨于大道之上,上建喇嘛塔一座。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内外建有不少的塔门,跨于大道之上,有一孔、三孔的,门上的塔有单塔、三塔和五塔等。还有跨于沟水上的水门,其上也建塔,人们不能经行其下,仅作装饰之用。承德普宁寺大乘阁和北京颐和园后山香岩宗印之阁四周的四大部洲的塔台,其下也开券门,以表示人行其下顶戴礼佛之义。
1700321596
1700321597 (八)其他形式的塔
1700321598
1700321599 自从塔在我国开始出现以来,匠师们在传统建筑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许多的表现形式和建筑风格。以上所举的几种古塔的建筑艺术类型,只是大概的分类,还有许多未能包括进去,如山东历城的九顶塔,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高台单塔、高台列塔,广州怀圣寺光塔,新疆吐鲁番苏公塔,云南景洪曼飞龙塔,辽宁义县万佛堂圆筒形塔等。其形式变化多样,造型各具特点,是开放在我国古塔园地中的朵朵鲜花。
1700321600
1700321601 三、古塔的构造
1700321602
1700321603 由于使用的建筑材料不同,我国古塔有着不同的结构方法。如用木材修建的木塔,它的结构方法与木结构的宫殿、寺观、楼阁等相同,是用传统的梁柱或穿斗式构架和椽子、望板、檐、顶等组成。砖石塔和其他砖石建筑一样,用垒砌、发券、叠涩等方法修建。铜铁塔则是与其他金属铸造物一样,是用雕模制范的方法铸造而成的。建筑材料虽然不同,修造方法也各异,但是塔的构造的几个部分则是基本相同的。今将塔的几个主要部分,简述如下:
1700321604
[ 上一页 ]  [ :1.70032155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