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333685
顾恺之《女史箴图》中的贵族女子,头戴金步摇,额间饰花钿,蛾眉轻描。大英博物馆藏
1700333686
1700333687
《天工开物》记载的“胡粉”制作方法
1700333688
1700333689
凡造胡粉(即铅粉)……每扫下(铅)霜一斤,入豆粉二两,蛤粉四两,水内搅匀,澄去清水。用细灰按成沟,纸隔数层,置粉于上。将干,截成瓦定形,或如垒块,待干收起。此物古因辰、韶诸郡专造,故曰韶粉。……其质入丹青,则白不减。擦妇人颊,能使本色转青。
1700333690
1700333691
1700333692
1700333693
1700333694
1.准备三种主要原料:铅霜、豆粉和蛤粉,其中豆粉和蛤粉均有削弱铅粉毒性的作用;
1700333695
1700333696
2.将三种粉捣匀;
1700333697
1700333698
3.调入基础油混匀制成粉底膏。经试验,油性铅粉膏比《本草纲目》“制胡粉法”中的水性铅粉块涂抹起来更易涂匀。
1700333699
1700333700
《齐民要术》记载的“紫粉”制作方法
1700333701
1700333702
作紫粉法,用白米英粉三分,胡粉一分,和合均调。取落葵子熟蒸,生布绞汁,和粉日曝令干。若色浅者,更蒸取汁。重染如前法。
1700333703
1700333704
1700333705
1700333706
1700333707
1.准备落葵子,蒸熟,绞出紫色汁液;
1700333708
1700333709
2.在落葵子汁液中加入米粉与铅粉,米粉与铅粉比例为一比三;
1700333710
1700333711
3.晾晒,得紫粉。
1700333712
1700333713
注释
1700333714
1700333715
[1]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1700333716
1700333717
[2] 宗白华.美学的境界[M].北京:文化发展出版社,2018.
1700333718
1700333719
1700333720
1700333721
1700333722
中国妆容之美 第三章 鼎盛
1700333723
1700333725
1700333726
1700333727
1700333728
1700333729
1700333730
1700333731
1700333732
经过了魏晋南北朝各路文化的交流和思想解放的积淀,到了大唐王朝,中国古代妆容迎来了全盛时期。[1]
1700333733
1700333734
中国历史发展到隋唐,各民族政权三百余年割据、混战的局面终于结束,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众多的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华民族大家庭。“胡人”开始“汉化”,北方的汉人也在一定程度上“胡化”。唐代是中国封建文明的鼎盛时期,不仅南北统一、疆域辽阔,而且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教昌盛。因此统治者信心很强,采取了开放国门的政策,对外交流非常频繁。唐代都城长安不仅君临全国,而且是当时亚洲的经济文化中心。唐与世界许多国家均亲密往来,互通有无,一派“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世景象,这为唐带来了多元的文化与雄健豪放的时代精神。在思想领域,唐代儒、道、佛三家兼容并包,儒家思想和儒家礼教没有成为统治思想和绝对权威,因而礼教观念相对淡漠,对妇女各方面都比较宽松,这一切都促使妆容文化有了更新的发展,并达到了中国古代妆容史上绚丽与雍容的顶峰。
[
上一页 ]
[ :1.70033368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