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369509
被黄州本地人嫌弃的有土腥味的猪肉经小火慢炖之后,散发出绵延千年的诱人香味。但杭州人却对以上说法不以为然,如又有人考据出东坡肉并非苏轼所创,而是杭州人为了感谢他治理西湖留下苏堤而做。虽然说法略有出入,但这道菜与苏东坡俨然是脱不了关系了。其实,这与苏轼一向天真烂漫的个性不无关系。
1700369510
1700369511
有宋一代,士大夫阶层努力追求理性与风雅,可真性情的苏轼似乎与之格格不入。他徜徉竹林之中,写出“好竹连山觉笋香”这样的句子,对着其他文人骚客极力歌咏的君子竹,做出一派垂涎三尺的模样,这种光明正大的“好吃”可谓千古流传。同样,大概他对“君子远庖厨”的圣人训诫不那么认真,“爱吃”的同时也一心钻研“吃法”。在一篇《老饕赋》中,苏轼乐颠颠地描写厨房之乐,从请厨子聊到挑选锅碗瓢盆,列举各种自己爱吃的食物及其做法:吃肉要选猪颈肉最嫩的一块,螃蟹最美味的当数秋风起前的蟹螯,甜点吃的是樱桃蜜饯、杏仁蒸糕,贝壳类要炙烤到半熟再就着酒吃,最后还总结道“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老饕”这个名号,大概等同于现在的“吃货”吧,似乎带着贬义,但又带着些顾盼自得的豪气。
1700369512
1700369513
1700369514
1700369515
1700369516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期间是否创制了东坡肉已无从考证,但此间是他艺术创作的高峰期确是无疑的。如图中所示的《一夜帖》,是苏轼在黄州期间写给好友陈季常的信札。此帖遒劲茂丽、肥不露肉、神采动人,表现出苏轼一向旷达浪漫的个性。
1700369517
1700369518
那么,这样香浓腻人的一道红烧猪肉被冠以苏轼的名字,自然也不会让人们惊讶了。诗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流光倏忽抛掷,将诗人载入历史,而美好的滋味却代代传承,亦如月光一般福泽到新时代的今天。尝一块东坡肉,唇齿留香之际,会觉得宋时的宽袍广袖,似乎也没有那么遥远。
1700369519
1700369520
东坡肉
1700369521
1700369522
材料:
1700369523
1700369524
五花肉………200克
1700369525
1700369526
姜………7克
1700369527
1700369528
葱………1根
1700369529
1700369530
红辣椒………1/3个
1700369531
1700369532
棉绳………50厘米
1700369533
1700369534
水………700毫升
1700369535
1700369536
调料:
1700369537
1700369538
酱油………5大匙
1700369539
1700369540
白糖………1大匙
1700369541
1700369542
香油………1小匙
1700369543
1700369544
番茄酱………1大匙
1700369545
1700369546
盐………适量
1700369547
1700369548
白胡椒粉………适量
1700369549
1700369550
制法:
1700369551
1700369552
1.将五花肉洗净,切成宽约5厘米的正方块,用棉绳将五花肉交错绑成十字状。
1700369553
1700369554
2.取锅倒入半锅水煮至滚沸,放入绑好的五花肉焯烫至变色,捞起沥干备用。
1700369555
1700369556
3.将姜、红辣椒均洗净,切片;葱洗净,切段;然后将三者放入烧热的锅中炒香。4.倒入水,加入所有调料和肉块烹煮。
1700369557
1700369558
5.盖上锅盖,以中小火焖煮约35分钟至汤汁略收即可。
[
上一页 ]
[ :1.70036950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