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384495
1700384496
花钗礼衣 亲王纳妃所给之服。按《开元礼》谓:覆笄而已,并两博鬓,装以金银杂宝饰。
1700384497
1700384498
大褏连裳 六品以下妻,九品以上女嫁服。青质,素纱中单,蔽膝,大带,革带,袜履同裳色,花钗覆笄,两博鬓,以金银杂宝饰之。钿钗礼衣与礼衣同制,故仍为六种。
1700384499
1700384500
庶人女嫁有花钗,以金银琉璃涂饰,连裳,青质,青衣革带,袜履同裳色。
1700384501
1700384502
妇人燕服视夫,百宫女嫁及庙见摄母服。五品以上媵降妻一等,妾降媵一等。六品以下妾降妻一等。
1700384503
1700384504
兹将上述服饰中的名称及有关礼仪上的诸典事略释如下:
1700384505
1700384506
翚:雉属,素质五彩皆备成章曰翚。翟,亦雉属,青质备五彩者。为刻晕翟之形而以彩画之,缀于衣上以为文章。
1700384507
1700384508
褕翟:或作揄翟,或作揄狄,揄或作摇。
1700384509
1700384510
阙翟:亦刻缯为雉形,但不以五色画之。
1700384511
1700384512
襢衣:或作展衣。毛氏、马融云是色赤,郑玄云是色白,聂氏《三礼图》亦作展衣白色。
1700384513
1700384514
黼领:白与黑谓之黼,刺绣黼文以为领。
1700384515
1700384516
褾:袖端。
1700384517
1700384518
襈:衣缘。
1700384519
1700384520
裾:本衣后裾,后自襟以下的前裾亦通称谓之裾,今世俗所称的摆即是。
1700384521
1700384522
裨:衣相接处,此处的裨意同《旧唐书》的“纰”。
1700384523
1700384524
1700384525
1700384526
1700384527
1700384528
1700384529
:其色与绀相类似。《考工记》云:三入为,五入为,七入为缁,则是介于、缁色之间的一种色泽,或作爵头色。
1700384530
1700384531
博鬓:后世称为掩鬓,掩于鬓发的两侧。
1700384532
1700384533
钿:以金玉、杂宝做成小花朵形,即花钿。
1700384534
1700384535
花钗:钗即叉意,像叉之形。花钗即钗之用镂金银等有饰之钗。
1700384536
1700384537
摄母服:因妇人的品服可视其夫,女则视其母之品服。
1700384538
1700384539
命妇:唐制内命妇为贵妃、淑妃、德妃等,为夫人,正一品;昭仪、昭容等为嫔,正二品;其余婕妤为正三品;美人为正四品,才人为正五品,宝林为正六品,御女为正七品,采女为正八品。
1700384540
1700384541
外命妇为皇帝的姑封为大长公主,帝之姊妹为长公主,帝之女为公主,正一品;太子的女儿封郡主,从一品,封王的女儿为县主,正二品;……其他若勋官二品有封母妻为郡君五品;三品封母妻为县君,下为乡君等。若内命妇一品之母为正四品郡君,二品之母为从四品郡君,三品、四品之母并为正五品郡君等。
1700384542
1700384543
媵:古者嫁女必侄娣从,谓之媵。
1700384544
[
上一页 ]
[ :1.70038449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