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386482e+09
1700386482
1700386483 宋代一般人民所穿用的服饰,即低级公吏、工商、技术等所穿着的服饰,在《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又有小儿子着白虔衫,青花手巾,卖辣菜,干果之类……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香铺裹香人即顶帽披背子。质库掌事,即着衫角带,不顶帽之类。街市行人,便认得如何色目……”这里就记载着北宋京都汴京的各色人物的衣着,他们有的戴帽穿背子,有的穿衫、束角带,也有不戴帽的,从他们所戴所穿的帽和衣等即可知是某行某业的人物。
1700386484
1700386485 又如一般低级公职人员和士大夫之流,出入交际场所,常戴乌纱帽,着皂衫,束角带,穿靴。如《东轩笔录》载:“王朴为学士,居近凌仪桥,常便服顶席帽,步行沿河以访亲故。”这种装束也是宋时文士们的一种通常装束。现就宋时的一般衣服如襦、袄、衫、袍、帽、幞头、巾等分述之。
1700386486
1700386487 衣 是上身所着的衣服的通称,如衫、袄、襦等。
1700386488
1700386489 裳 是下身所着的,即后世所称的裙。后来通叫的衣裳,即是指上衣下裙的形制。在宋代,除官服中的冕服和朝服是用上衣下裳制外,一般很少穿着,唯士大夫也有以上衣下裳制作为野服而穿着的,当然不会用革带、佩绶、蔽膝或戴进贤冠等。宋代学者朱熹晚年,就穿着直领的上衣,并以黑色缘其衣边,长短至膝,下身穿黄色的裳;别用白绢一条、其二旁缘以青或黑的大带系束之;穿的是方履,燕居时不束大带,到礼客时则束以大带,即以此种衣式作为礼见及私居的简便着法。这是一种简单朴素的衣着,也作为保留我国古代上衣下裳形制的古人着衣法,是在官定服饰之外,所以叫做便服或野服,含有在野之人和山野之间所服的一种衣着的意思。在宋代士大大们穿这种衣式的,也不乏其人。
1700386490
1700386491 袍 是长至足上,有表有里。本是里面有绵絮的称为袍,因为它长,所以有时也称长襦,有宽袖广身的和窄袖紧身的。有官品职位者用锦作面料即锦袍;尚未有官职者则穿白袍,庶人布袍。《夷坚志》中载一侠妇曰:“吾手制衲袍以赠君”。衲袍是材料粗而较短的袍子。所以说,袍也是一般人都着的。如图9.2.1男、9.2.2男、9.2.3男、9.2.4男,都是上衣下裳。图9.2.5男之1、2,即是袍。
1700386492
1700386493
1700386494
1700386495
1700386496 9.2.1男
1700386497
1700386498 9.2.1男
1700386499
1700386500 宋代《高僧观棋图》中之侍童。
1700386501
1700386502
1700386503
1700386504
1700386505 9.2.2男
1700386506
1700386507 9.2.2男
1700386508
1700386509 宋人画《采菊图》。以上二图中人都是穿上衣下裳,前垂大带或绦。
1700386510
1700386511
1700386512
1700386513
1700386514 9.2.3男
1700386515
1700386516 9.2.3男
1700386517
1700386518 宋人画《三高游赏图》。
1700386519
1700386520
1700386521
1700386522
1700386523 9.2.4男
1700386524
1700386525 9.2.4男
1700386526
1700386527 宋人画《草堂客话图》。
1700386528
1700386529 以上二图中人均穿上衣下裳。这种原作者描绘的服饰,虽不一定完全是宋代人所着,但宋时是有穿这种服饰的。
1700386530
1700386531
[ 上一页 ]  [ :1.70038648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