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386582
道衣为道家之法服,但不是专指道士所着的服饰之称谓,凡一般文人士人也都着此。其形制是斜领交裾,四周有用黑色布为缘者,或用茶褐色为袍制者则又称为道袍。《蒙鞑备录》谓:蒙古族妇女所穿的宽大外衣如汉族的道服,可证其式是宽大的。穿道服时,有时用丝条(即前面有垂下的绦)约束其腰间。
1700386583
1700386584
鹤氅本是用鹤羽等鸟类的羽毛捻绒拈织的贵重裘衣,此服在晋及南朝时即有。其式宽袖,后来就拿这种宽敞的衣着称之曰鹤氅。《蒙鞑备录》中又云:“又有大袖如中国鹤氅,宽长曳地。”在道教中又称为羽衣。着鹤氅者大多称之为披,披的衣服一般来说是较为宽敞而披之于外的。宋代苏东坡诗云“试看披鹤氅”,沈端节诗云“藜杖棕鞋纶巾鹤氅”,都是形容当时文人、诗人、山野之人等所穿的这种服式。以上直掇、道衣、鹤氅三种衣着有相类之处,鹤氅则是其中更大而袖更宽博且长至曳地的一种衣式。在明代有人谓鹤氅的袖端原不缝合,用彩色或素色都不拘。作者认为直掇和道衣是斜领交裾,而鹤氅则是直领下垂至地的一种形式,宋《赵佶听琴图》中的赵佶,披在衣裙外面的,可能即是鹤氅一类的衣着,而他头上戴的小冠也是属于道家一类的装束。
1700386585
1700386586
(以上见图9.2.9男至9.2.20男)
1700386587
1700386588
1700386589
1700386590
1700386591
9.2.9男
1700386592
1700386593
9.2.9男
1700386594
1700386595
1、2,宋画。是孩子所着的短衫。在1中可看到衫内复有裹肚。
1700386596
1700386597
1700386598
1700386599
1700386600
9.2.10男
1700386601
1700386602
9.2.10男
1700386603
1700386604
为《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1.上衫或袄,下裤。2.上身着的当是衫,因无袖端,故不得称为袄。
1700386605
1700386606
1700386607
1700386608
1700386609
9.2.11男
1700386610
1700386611
9.2.11男
1700386612
1700386613
1、2、3,均为江苏金坛宋代周瑀墓出土的实物。
1700386614
1700386615
1700386616
1700386617
1700386618
9.2.12男
1700386619
1700386620
9.2.12男
1700386621
1700386622
宋人画《望贤迎驾图》,上海博物馆。戴幞头,其所服者为红色上衣(属北紫色),长至膝下,属戎衣类,疑为紫窄袖小衫。
1700386623
1700386624
1700386625
1700386626
1700386627
9.2.13男
1700386628
1700386629
9.2.13男
1700386630
1700386631
南宋·马运画《雪屐观梅图》。
[
上一页 ]
[ :1.70038658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