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391733e+09
1700391733
1700391734 14.5.22男
1700391735
1700391736 《点石斋画报》、《图画日报》等载清代晚期、光绪中期至宣统年间各色人物的服饰。
1700391737
1700391738 1.拖单眼花翎,原题为军门。2.官员及公差执役人员。3.马褂,袍。4、7,项下胸前有一白色并织绣花纹,直垂至腰间而束于带内者,即领衣,杭州人俗呼之曰“牛舌头”。5.多钮马甲,即巴图鲁坎肩。6.单着长袍而腰束带,带垂下为饰。8.一般官员。戴凉帽,腰系荷包。9.着翻毛皮马褂。10.同9。头戴风兜者。
1700391739
1700391740
1700391741
1700391742
1700391743 14.5.23男
1700391744
1700391745 14.5.23男
1700391746
1700391747 出处同图14.5.22男。
1700391748
1700391749 1.秘密调查人员的服饰。2.官员出行时的轿夫及前导者。3.下身着套裤者。4、5、7,当时叫做大衣,是一种御寒的服饰,即斗篷之有高领或低领者。6.所着的衣当时叫做雪衣,也是一种短的斗篷式御雨雪的服饰。8、11,戴高毡帽的公役。9.戴暖帽的一般士民。10.巡捕捉人。手持绳索。12.为行刑时的刽子手。帽插双翎毛羽尾。13.邮政信件递送者。14.穿镶有如意头的马褂。
1700391750
1700391751
1700391752
1700391753
1700391754 14.5.24男
1700391755
1700391756 14.5.24男
1700391757
1700391758 出处同图14.5.22男及光绪15—19年《飞影阁仕装图》。
1700391759
1700391760 1.巡捕捉拿乞丐流民人等。2.上身着镶有如意头的马褂。3.犯有轻罪者。乃将三人的发辫联在一起,使其不易逃脱。4.遇有婚丧等事出行时的排场。5.大多为江浙一带农民戴毡帽,外束作裙之服饰。6.同5,上身加小马甲(背心)。7.小贩。8.卖艺者。
1700391761
1700391762
1700391763
1700391764
1700391765 中国古代服饰史 [:1700379044]
1700391766 中国古代服饰史 第六节 皇族、皇戚属及命妇冠服
1700391767
1700391768 清代皇族有皇后、皇太后、贵妃、妃,嫔,皇子、亲王、郡王福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夫人,奉国将军淑人、奉恩将军恭人,固伦公主、和硕公主、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等。异姓有民公、侯、伯、子、男夫人、一品至九品夫人。由于清代妇人冠服式样大体与男子相类,唯冠饰上略有异处,故拟略述之。【18】
1700391769
1700391770 中国古代服饰史 [:1700379045]
1700391771 一 冠饰
1700391772
1700391773 冠有朝冠、吉服冠,亦分冬、夏二种。
1700391774
1700391775 朝冠 皇太后及皇后之冬朝冠,薰貂为之。上缀朱纬,顶三层,贯东珠各一,皆承以金凤。饰东珠各三,珍珠各十七,上衔大东珠一,朱纬上周缀金凤七。饰东珠各九,猫睛石各一,珍珠各二十一。后金翟一,饰猫睛石一,小珍珠十六。翟尾垂珠,五行二就,共珍珠三百零二。每行大珍珠一,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一,饰东珠、珍珠各六,末缀珊瑚。冠后扩领,垂明黄条二,末缀宝石,青缎为带。
1700391776
1700391777 夏朝冠,青绒为之,余制如冬朝冠。
1700391778
1700391779 其下都是据此而逐渐减少。如皇贵妃则共珍珠一百九十二,其冠顶也如此,镇国公夫人的顶为二层,金凤改为金孔雀,也以数目多少为等次差别。
1700391780
1700391781 金约 是戴在冠下作为约发之用。
1700391782
[ 上一页 ]  [ :1.70039173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