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394620
[37]王国维《胡服考》云:“胡服之入中国始于赵武灵王。其制,冠则惠文;其带具带;其履靴;其服,上褶下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94年,1069—1074页。)观堂先生以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其所服戎装即为上褶下袴。但“袴褶”一词首见于魏晋时期,概此前虽有上衣下裤的着装方式,却未形成定制。袴、褶二字合成一词,意味着魏晋时期“袴褶制”已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可,这从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两个方面,都可以获得足够的材料支撑。
1700394621
1700394622
[38](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772页。
1700394623
1700394624
[39](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1181页。
1700394625
1700394626
[40](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2007年,849页。
1700394627
1700394628
[41](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2007年,103页。
1700394629
1700394630
[42](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2006年,189页。
1700394631
1700394632
[43](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2003年,1151页。
1700394633
1700394634
[44](宋)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98年,2168页。
1700394635
1700394636
[45](宋)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98年,3067页。
1700394637
1700394638
[46]《宋本玉篇》(据张氏泽存堂本影印),中国书店,1983年,505页。
1700394639
1700394640
[47]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偃师前杜楼北魏石棺墓发掘简报》, 《文物》2006年第12期,40页。
1700394641
1700394642
[48]焦作市文物工作队:《河南焦作化电集团西晋墓发掘简报》, 《中原文物》2012年第1期,7页。
1700394643
1700394644
[49](宋)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98年,2571页。
1700394645
1700394646
[50](宋)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98年,3618页。
1700394647
1700394648
[51]偃师商城博物馆:《河南偃师两座北魏墓发掘简报》, 《考古》1993年第5期,417页。
1700394649
1700394650
[52]参见《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94年,1069页。
1700394651
1700394652
[53]参见《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219页。
1700394653
1700394654
[54]《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50册,130页。
1700394655
1700394656
[55](汉)史游:《急就篇》,岳麓书社,1989年,144页。
1700394657
1700394658
[56](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2006年,1840页。
1700394659
1700394660
[57](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2003年,699页。
1700394661
1700394662
[58](唐)魏徵等:《隋书》,中华书局,2000年,259—260页。
1700394663
1700394664
[59](宋)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98年,3104页。
1700394665
1700394666
[60](唐)魏徵等:《隋书》,中华书局,2000年,267页。
1700394667
1700394668
[61](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52页。
1700394669
[
上一页 ]
[ :1.7003946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