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404629
1700404630
[1]微型气候系指局部地区因地理位置的不同,比如向阳面、背阳面、山谷、湖泊、海拔、遮阴树、午间云朵出没或暖湿空气吹拂,使得局部地区的日照、雨量、温度、湿度、日夜温差,明显与周遭大环境不同,而孕育出迥异于周遭的物种。微型气候的区域可以小至数平方米,大至数百平方千米。各咖啡庄园因海拔、日照、遮阴树密度等复杂因素,而有不同微型气候,栽植出风味有异的咖啡。
1700404631
1700404632
[2]Gillies Coffee,自1840年营业至今,是美国最古老的烘焙厂。
1700404633
1700404634
[3]terroir这个词的法文发音为“tεhwah”,勿念成“tεr”,以免贻笑大方。
1700404635
1700404636
[4]虽然波斯名医公元9世纪就以咖啡入药,15至16世纪后咖啡馆在中东大行其道,但一直到18世纪以后,咖啡树品种才获学术界确认。
1700404637
1700404638
[5]目前云南咖啡多半改植卡提摩,风味差。云南铁比卡才是精品,但已渐被卡提摩取代,铁比卡越来越少见。邱永汉独具慧眼在云南投资栽培铁比卡,以日本为市场。
1700404639
1700404640
[6]埃塞俄比亚至少有两千多种野生咖啡,基因庞杂度极高。
1700404641
1700404642
[7]由于缺少咖啡因合成酶,无法将可可碱合成咖啡因。
1700404643
1700404644
[8]据笔者的粗浅研究,天然低咖啡因树至少有两种:一种为“Cofea Laurina”,即前面谈的波旁尖身,咖啡因只占豆重0.4%~0.7%;另一种为含量更低或几乎不含咖啡因的“Mascarocoea”,主要分布于非洲东岸马达加斯加岛以东的马斯卡林群岛(Mascarene),波旁岛也包括在内。本书第3章曾谈到波旁岛原生的褐果咖啡树或称“Marron”,就属于“Mascarocoea”一员的“Coea Mauritiana”,咖啡因含量更低,只占豆重0.07%,可谓超级低因咖啡,但苦味很重,仍无市场。埃塞俄比亚记者会上宣布的天然低咖啡因树,其咖啡因含量只占豆重0.07%,有可能也属于超低因“Mascarocoea”家族的一员。但巴西和埃塞俄比亚双方并未言明它属于何品种,令人纳闷。如果是“Cofea Laurina”,咖啡因含量不至于低到0.07%;如果是“Mascarocoea”家族,就必须先克服苦味重的问题。也有可能这个品种既不属于“Cofea Laurina”,也不是“Mascarocoea”——别忘了埃塞俄比亚是阿拉比卡的基因宝库。人类有史以来首度发现的野生超低因咖啡究竟是何方神圣?埃塞俄比亚仍在卖关子,就等上市日揭晓吧。
1700404645
1700404646
[9]厄内斯特·意利博士于2008年2月3日逝世,享寿82岁。他是全球知名的咖啡化学家,1963至2004年间担任意大利知名的意利咖啡(Illy Cafè)总裁。他曾自豪地说:“我们的咖啡豆是一般行情两倍价。我们的目标是供应零缺点的咖啡……优质浓缩咖啡犹如舌间的缤纷色彩!”意利博士擅长以化学来解读咖啡,是全球重量级的咖啡学者。
1700404647
1700404648
[10]蔗糖在烘焙过程会洐生更多的酸香物,这就是高海拔硬豆之酸香度远优于较低海拔软豆的原因。关于烘焙的知识,请参见本书第8与第9章。
1700404649
1700404650
[11]笔者发现这亦可从不同产国得到佐证。哥伦比亚和危地马拉海拔均高于巴西,前两者的咖啡因含量约占豆重的1.37%,而巴西豆却只占1.2%。
1700404651
1700404652
[12]艺伎、帕卡玛拉虽然频频得奖,却属稀有品种并不普及,故未在受测之列。
1700404653
1700404654
[13]这是产豆国的宿命:好豆出国赚外汇,烂豆留着自己喝!所以赴产豆国观光,买咖啡时要很小心,以免买到瑕疵豆。
1700404655
1700404656
[14]实际上日晒处理法多半未经过水槽来过滤浮豆,直接把摘下的咖啡果送到曝晒场干燥,再以肉眼挑除瑕疵咖啡果子,过程并不严谨,不易将坏果子挑干净,最遭诟病,这是日晒法瑕疵豆偏多的主因。
1700404657
1700404658
[15]这一点很有趣,因为印度尼西亚麝香猫吃的是粗壮豆,埃塞俄比亚麝香猫吃的是阿拉比卡豆,但阿拉比卡麝香猫风味居然还不如前者!可见体内发酵豆风味好坏与消化道的菌种有直接关系。
1700404659
1700404660
1700404661
1700404662
1700404664
世界咖啡学:变革、精品豆、烘焙技法与中国咖啡探秘 Chapter 5 精品咖啡——非洲篇
1700404665
1700404666
森林、半森林、田园和大农场四大系统,构建埃塞俄比亚举世无双的咖啡栽培形态。
1700404667
1700404668
——埃塞俄比亚生物多样性保育学会
1700404669
1700404670
非洲咖啡产量小档案
1700404671
1700404672
非洲是全球咖啡产量第三大洲,次于中南美洲和亚洲。非洲以罗巴斯塔为主,乌干达、喀麦隆和科特迪瓦是非洲粗壮豆主力产国,但不属精品咖啡范畴。非洲精品豆以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也门马首是瞻。埃塞俄比亚是非洲最大阿拉比卡产国,2007年生产32万吨生豆,同年出口17.6万吨咖啡豆,其余全供国内庞大需求。肯尼亚是非洲第二大阿拉比卡产国,2007年生产5.55万吨咖啡豆,国内消费量小,共出口5.25万吨。后起之秀卢旺达,2007年生产1.698万吨生豆,出口1.692万吨。另外,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隔着亚丁湾与埃塞俄比亚对望的也门,虽位于西亚,但历史上被归类为非洲产区。然而,18世纪以前垄断全球咖啡市场的也门,晚近咖啡产量逐年下滑,年产量仅剩1万吨左右,即将消失在咖啡地图上!
1700404673
1700404674
埃塞俄比亚咖啡:传奇多,橘香浓
1700404675
1700404676
埃塞俄比亚是我最迷恋的咖啡产国,传奇多、品种繁、橘香浓、鲜事多,举世找不到第二产国能与争锋。埃塞俄比亚悠久的咖啡史与人文景致,数百年来吸引大批探险家、考古学家、植物学家、人类学家、文学家和宗教家,前往一亲芳泽,甚至殒命也在所不惜。非洲这头沉睡巨狮,千禧年后猛然觉醒,发出阵阵怒吼,不但吓阻巴西盗取天然低咖啡因树,还力抗星巴克盗用故有咖啡产地名称,例如“哈拉”、“西达莫”和“耶加雪菲”[1]。埃塞俄比亚强势摆平“盗树”、“盗名”两起国际纷争,让世人不敢小觑盖拉族后裔维护咖啡遗产的雄心。在此,先从人类老祖宗与埃塞俄比亚咖啡剪不断理还乱的千古纠葛谈起。
1700404677
1700404678
●人类起源与咖啡树
[
上一页 ]
[ :1.70040462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