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405442
1700405443
[3]巴塔克族是多巴湖周边栽种咖啡的主力部族,可视为曼特宁应正名为巴塔克咖啡的重要“人证”。
1700405444
1700405445
[4]有人认为曼特宁独特风味是冗长干燥过程的缺陷味。日本公司则采两阶段干燥让风味更干净,即取出带壳豆晾干5~6小时即刨除果胶层,再进行最后干燥,降低生豆腐败风险。
1700405446
1700405447
[5]我很喜欢这只豆子,觉得它比林东曼特宁半日晒“Grade 1”精彩多了。但它明明是巴塔克族的杰作,却要加上积非成是的曼特宁,令人不解。
1700405448
1700405449
[6]Iskandar TP。Iskandar是咖啡处理厂名,位于塔瓦湖畔的塔肯贡(Takengon)。TP(Triple Pick)则意指经过三次手工剔豆。
1700405450
1700405451
[7]意指“山民”。传说中,托拉贾是来自柬埔寨的民族,冒着暴风雨划着木船从北方来到苏拉威西中北部山区定居,为了缅怀北方家乡,住屋皆朝向北方且屋顶均有一个船形装饰木雕。山民在荷兰人教导下,学会种咖啡。
1700405452
1700405453
[8]这家庄园是“Key Coffee”于1967年创立,Toarco的前两个字母“To”代表Toraja(托拉贾),“Ar”代表Arabica(阿拉比卡),“Co”则代表Coffee。“Jaya”代表万事兴盛。
1700405454
1700405455
[9]印度豆分级中,“Parchment”代表水洗豆,“Cherry”指日晒豆。
1700405456
1700405457
[10]“S 795”:肯特与“S 288”杂交,有“Liberica”血统。Cauvery:即印度的卡提摩。“Selection 9”:即埃塞俄比亚Tafarikela与提摩杂交,风味佳,抗病力强。
1700405458
1700405459
[11]蓝山最高处达2400米,是加勒比海岛国的最高峰,但1700米以上为保护林,不得种咖啡。
1700405460
1700405461
[12]仅限生豆,烘焙好的熟豆则未经认证,值得注意!
1700405462
1700405463
1700405464
1700405465
1700405467
世界咖啡学:变革、精品豆、烘焙技法与中国咖啡探秘 第三部分 咖啡烘焙与萃取
1700405468
1700405470
Chapter 8 咖啡烘焙概论(上)
1700405471
1700405472
中世纪的炼金术士企图以基本化学将破铜烂铁变成黄金,结果徒劳无功。然而,咖啡烘焙师却能把不起眼的咖啡豆,通过烈焰催香,完成实验室难以复制的热分解与聚合反应,合成1000多种芳香成分,成为世间最香醇的饮料。
1700405473
1700405474
——咖啡化学家利瓦伊拉(Joseph A.Rivera)
1700405475
1700405476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也门的苏非教派信徒为了熬过漫长祈祷仪式,首开喝咖啡解疲困风气,但苏非教徒迷上咖啡还有更深奥的精神意义,那就是咖啡可以升华心灵与灵魂。此一理念来自咖啡烘焙,因为生硬如小石的咖啡豆,并无特殊的迷人香,但经过烈火焠炼,小魔豆苏醒过来,转变为酥脆芬芳、散发阵阵浓香、犹如天神的香气,无人不为之着迷。此一蜕变隐含深奥的哲理,让苏非教众有了着力点,认为喝咖啡就像炼金术,将烂铁变黄金,也可改变人的灵魂,使人超凡入圣,更易亲近上帝。
1700405477
1700405478
苏非教徒把咖啡烘焙神化了,但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咖啡豆在烘焙前后,色香味与体积、质量的大变化,仍属“物质不灭定律”:在任何物理、化学变化中,物质不会被创造或毁灭,只是从一个形态转变为另一形态而已。目前已知的咖啡生豆含有300种前驱芳香成分,却在烘焙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水气,豆体细胞急速脱水失重,密度减低,体积膨胀,经过复杂的降解与聚合反应,最后衍生成850种化学成分,其中有1/3是芳香物[1]。也就是说,目前已知的咖啡芳香物已远多于葡萄酒、香草、芝麻、花生、黄豆、腰果、杏仁和可可。
1700405479
1700405480
咖啡是人类饮食中最香醇的饮品。
1700405481
1700405482
咖啡最香醇
1700405483
1700405484
咖啡豆与黄豆常被喻为人小鬼大的“化学仓库”,含有丰富的化学物质。以黄豆为例,所含的蛋白质与油脂,高占干物重的60%,碳水化合物占35%,其他无机物占5%。黄豆除了是绝佳的蛋白质来源外,也富含多种有益健康的成分,包括甘氨酸、精氨酸、多元不饱和脂肪酸(亚麻油酸、次亚麻油酸)、卵磷脂、大豆皂素、大豆固醇、异黄酮素。这么好的健康食品如果也能当咖啡喝,岂不两全齐美?
1700405485
1700405486
笔者一时好奇,以家用热气流式袖珍烘焙机“Precision Coffee Roaster”来烘焙黄豆,冲泡看看味道如何。每次烘量不超过90克,约5~6分钟出锅,黄豆质地比咖啡豆软且易烘,但不会有一爆与二爆,烘太深也会出油,建议不要太深。烘妥的黄豆有股类似黑豆与玄米茶的清香,与豆浆的香味大相径庭。烘过的黄豆较软脆,比咖啡更易研磨,刻度要调粗一点,最好用手按式砍豆机,免得磨成细面粉就不易冲泡。建议以法式滤压壶或日式手冲壶来泡黄豆“咖啡”,冲泡水温85℃~90℃,冲泡后的颜色与咖啡无异。第一次喝还真有点惊喜,除了有股浓浓黑豆与玄米茶香味外,还微甜带甘,醇厚度稍薄,但最起码没有罗巴斯塔的怪味。只是无法与阿拉比卡媲美,因为黄豆“咖啡”缺乏明亮果酸味、柑橘香、花香和焦糖香,除了玄米茶与黑豆香外,略嫌单调,但已比预料中好很多,偶尔喝喝也不失其乐。
1700405487
1700405488
笔者无意间发现,美国有一家有机食品业者就打出“Soyfee”商标,大力推广烘焙好的黄豆“咖啡”,甚至有香草、榛果等花哨口味,令人莞尔。如果单独卖黄豆“咖啡”作为健康食品,倒无可厚非,但若有奸商鱼目混珠地拿来掺进咖啡里以赚取价差,那就罪过了。
1700405489
1700405490
试过黄豆冲泡的替代咖啡,更能体悟咖啡的魔力。相较下,黄豆“咖啡”虽不致碍口,但香味欠缺余韵与深度,更别提咖啡独有的酸香、花香、苦香、焦糖香和上扬的鼻腔香气。或许黄豆得不到上帝厚爱,未暗植更丰富的前驱芳香物,所以中国祖先舍弃烘黄豆泡水喝,改以蒸煮方式,榨出白白的豆浆,为黄豆找到最佳归宿。
1700405491
[
上一页 ]
[ :1.70040544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