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405634
1700405635
科学家至今已从咖啡熟豆分离出800多种芳香物,主要是由生豆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葫芦巴碱、脂肪在短短8~20分钟的烘焙过程中,完成焦糖化、梅纳反应、降解与聚合,而创造出世间最芳香的化合物,其复杂程度已超出当今高科技实验室所能做的。
1700405636
1700405637
科学家认为,糖的热分解所生成的呋喃类化合物是构成咖啡香味的主力成分,是咖啡焦糖香的重要来源。含量第二高的芳香成分是吡嗪化合物,呈现咖啡的坚果香、烤面包与谷物的香味。另外,吡咯化合物也是甜香、焦糖香及磨菇清香味的成分。比较另类的是噻吩化合物,是由硫氨酸与碳水化合物在梅纳反应产生的肉味芳香物。二乙酰则是奶油香的重要来源。大马酮是咖啡水果甜香味来源,而愈创木酚则呈现咖啡的辛香味。
1700405638
1700405639
下表是咖啡芳香化合物的统计数据。目前已辨认出的芳香物超出800种,但笔者拥有的资料仅655种。在此抛砖引玉,希望能对读者有帮助。
1700405640
1700405641
1700405642
1700405643
1700405644
1700405645
1700405646
1700405647
认识烘焙机
1700405648
1700405649
了解了咖啡豆主要化学成分在烘焙前后的增减情形后,接着谈谈如何驾驭烘焙机为咖啡豆催香。咖啡烘焙机的热能来源有电力、瓦斯、柴油和太阳能4种,美国已有业者倡导环保,推出太阳能烘咖啡,但中国台湾尚未见太阳能烘焙机。中国台湾主要以电力和瓦斯烘焙机为主,至于炉内的导热方式有三种:(1)金属导热,即直火式烘焙机;(2)金属导热与热气流导热相辅相成的半直火式,又称半热风式烘焙机,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机种;(3)现代感十足的热气流或气动式烘焙机,不需借助金属导热,全赖热气流高效率导热。目前全球以第二种半直火式最普及,但第三种热气流式烘焙机最省工时,咖啡豆的失重比最低,最符合经济效益,后势看俏。
1700405650
1700405651
●烘焙机三大导热方式
1700405652
1700405653
直火式:最大特征是滚筒有小孔,炉火可直接烧到豆表,很容易出现焦黑点或烘焦豆子,火候不易控制。经常烘焦了豆表。目前已很少见直火式烘焙机,但若使用得当,香气厚实。
1700405654
1700405655
半直火式:即半热风式烘焙机,滚筒与火焰的接触面无孔。看似密闭的滚筒,其实不然,滚筒最里侧[5]开有小孔,可引导热气流入炉,辅助滚筒的金属导热,让豆子更均匀烘焙。半直火式是中国台湾与美国精品咖啡使用最普遍的烘焙机。德国波巴特(Probat)最擅长制造半热风烘焙机,从最小每炉1.2千克至最大240千克炉皆有。另外,还有一种是以陶瓷板加热的红外线热辐射提供稳定热源来烘豆,美国的迪德里克烘焙机(Diedrich Roaster)最擅长此道。半直火式烘焙机每炉最大产能很少超过240千克。
1700405656
1700405657
半直火式的最大好处是火候的微调很方便,深焙浅焙皆宜,尤其适合诠释重深焙豆甘甜浑厚的风味,是热气流式所不能及的。
1700405658
1700405659
热气流式:美国已故咖啡专家麦可·席维兹(Mike Sivetz)于20世纪70年代大力倡导热气流式烘焙机,以强力高温热气流吹拂炉内的豆子,使豆子飞舞起来,导热效果最佳,是最省工时的烘焙法。但烘焙速度太快,常造成咖啡香气发展不完全或太酸涩。热气流式与半直火式烘焙机孰优孰劣,此问题已争吵了40年,尚无定论。持平而论,两者各有千秋,视操炉者是否正确操控火候而定,热气流式具有快速省时、咖啡风味干净明亮之优点,但半直火式则有余韵厚实、较甘甜之优点。如果半直火式真如某些人所述缺点那么多的话,早就被热气式烘焙机取代,但现况并非如此,热气式烘机虽然渐受欢迎但仍无法取代半直火式的主流地位,尤其精品咖啡界八成以上皆采用半直火式机种。热气流式烘焙机最大的优点是熟豆的失重比,低于半直火式1%~2%,这对大型烘焙厂就很重要了,加上缩短工时,一般大型咖啡烘焙业者几乎全采用热气式烘焙机,每炉动辄数百或数千千克,称得上是巨无霸烘焙机,但也可小到家用爆米花机每炉100克左右,大小弹性无限大,使得热气式机种最具开发潜力。
1700405660
1700405661
●烘焙机机种类型
1700405662
1700405663
家用爆米花机:早期的热气式爆米花机没有温控,一火到底,烘焙质量不佳,尤其不适合深焙,因为进入一爆或二爆的放热阶段,炉温如脱缰的野马,迅速上升,却没有降温功能,很容易烘出焦呛咖啡,所以爆米花机最好是在一爆结束至二爆前就要出锅,免得太焦苦,爆米花机较适合浅焙到中度烘焙,来诠释浅焙明亮酸甜的特色。爆米花机没有温控设计,很难烘出甘甜润喉又不焦苦的深焙风味。
1700405664
1700405665
但近年不断改良的爆米花机,如Hearthware i-Roast Coffee Roasters-the iRoast 2就可设定温度,要一火到底或三段温控皆可事先设定,让家用热气式小烘机有了诠释深焙咖啡的空间,每炉可烘150克。但对一台约1228~1433元人民币的烘焙机,不必指望温控有多精准。每台机器的温度计灵敏度似乎不同,且夏天和冬天的烘焙曲线出入很大,在15℃以下的低温环境中,有时还冲不上一爆,最大的缺点则是不能连续烘焙,故障率高,说明书上还提醒每周不得使用超过7次。另外一款爆米花机新鲜烘焙(Fresh Roast),虽靠烘焙时间的长短来控制深浅度,欠缺温控装置也不适合深焙,却更耐操作,可连续烘焙。由于烘焙室很小,马达和噪音也小,每锅不宜超过70克,约5~6分钟就可烘至中深焙。不少咖啡迷为此机加装额外的温控,也能烘出最起码的深焙。一般而言,家用型热气烘焙机温控较差,不宜烘太深。
1700405666
1700405667
家用滚筒式烘焙机:中国台湾制造的热顶(Hot Top)电力滚筒式烘焙机蛮令人惊艳,诠释中深焙和浅焙的性能不输于爆米花机,但仍无法用来深度烘焙,滚筒左内侧有类似烤面包机使用的加热管,皮屑从滚筒的网孔落入底盘,烘焙品质近似半直火烘焙机。
1700405668
1700405669
本机可设定浅焙、中深焙和深焙等多种烘焙度,使用者只需选好代表烘焙度的阿拉伯数字,深焙浅焙全按着曲线走,炉温太高,加热管会自动停止加温,烘焙出的豆相饱满、豆色均一美观。此机最令人激赏的,是具有强制出炉与继续烘焙按钮,万一事先设定的曲线还未烘到自己喜欢的烘焙度,可在机子发出下豆警告时,按下继续烘焙,即可延长烘焙。如果发觉已烘到自己喜欢的焙度,也可按下强制出炉钮,弥补傻瓜机的不足。此机一爆与二爆很清晰,亦可透过炉口的耐热镜,观察豆色与豆相的变化,适合教学或初学者使用。污烟大是最大的缺点,不妨置于厨房排油烟机下方,烘焙时一起排烟即可解决烟呛味问题。
1700405670
1700405671
本机烘焙量在250~300克,但最好不要超出250克,以免烘焙不均,烘焙时间约15~20分钟,炉口下方有冷却盘。烘焙后记得清理底盘和炉内的皮屑,以免在炉内燃烧,影响质量与安全。有些小咖啡店采用此机自家烘焙,质量不比批来的豆子差,也有烘焙厂采用此机来试焙样品豆。此机售价约6132元人民币,并不便宜,但烘焙质量优于市面上的爆米花机,是值得推荐的好烘机。
1700405672
1700405673
大型热气式烘焙机:规模较大的烘焙厂多半采用计算机控温的高效率热气式烘焙机,过去专门制造传统半直火式烘焙机的德国“波巴特”,近10多年来也推出不少大型热气式烘机,毕竟唯有借助高效率的气流导热才有可能1小时生产数吨熟豆,以半直火式的效率是办不到的。1918年创立于巴西圣保罗的烘焙机制造厂利拉(Lilla Roasters)近年也闯出名气,该厂以热气式烘机为主,已打进美国精品咖啡市场。美国最老牌的精品咖啡烘焙厂“吉利咖啡公司”(Gillies Coffee Company)几年前淘汰旧有的半直火式烘机,改用巴西“Lilla Model CG 20”,每炉可生产165~235千克。此举曾引起精品咖啡界质疑:这家老牌烘焙厂是否已放弃精品咖啡而改走大宗路线。但“吉利”的老板唐纳德·萧霍(Donald N.Schoenholt)却辩护说,换机前经过谨慎的试烘比较,才决定扬弃传统半直火烘焙机,改用先进的热气式烘焙机。利拉(Lilla)诸多机种的最大特色是无烟烘焙,也就是烘焙、冷却与除烟焚化炉均整合在机体内的密闭空间里,使室内的烟害降至最低,而且附有自动清洁与管线除污功能。这些新颖设计逐渐受到精品界重视。
1700405674
1700405675
加装计算机温控并可设定烘焙曲线的先进热气式烘焙机,能否取代传统半直火式?这得取决于热气式的深焙效果如何。
1700405676
1700405677
如果热气式也能完美诠释深焙豆甘甜润喉的特色,加上每炉10~12分钟的高效率烘焙与低失重比,没有道理不能取而代之。可惜的是,就笔者所知,目前最先进的热气式烘焙机仍主攻浅焙至中深焙,失重比超出18%的重焙豆仍以半直火式效果较佳。中国台湾和大陆主要采用传统半直火式烘焙机,本书也以此机种为主要论述焦点。
1700405678
1700405679
●半直火式烘焙机重要组件
1700405680
1700405681
使用半直火式烘焙机前,务必先了解其基本构造与重要操炉组件。此型烘焙机主要由出豆的冷却盘、烘焙的滚筒、加热的燃烧器、排气的风门(排气阀),以及收集银皮的集尘器这五大部分构成。
1700405682
1700405683
1.冷却盘:就在炉门前方,冷却盘内有几支旋转棒,下豆时启动散热马达,以强大负压快速吸取豆体散发的热气和污烟。务必在下豆前就先启动冷却盘的散热马达与搅拌器,等下豆后再启动就太慢了,多耽搁几秒会加深咖啡的烘焙度,不得不慎。
[
上一页 ]
[ :1.70040563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