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440858e+09
1700440858
1700440859 看到这样的标题读者可能会纳闷:接口中有实现代码?这怎么可能呢?确实,接口中可以声明常量,声明抽象方法,也可以继承父接口,但就是不能有具体实现,因为接口是一种契约(Contract),是一种框架性协议,这表明它的实现类都是同一种类型,或者是具备相似特征的一个集合体。对于一般程序,接口确实没有任何实现,但是在那些特殊的程序中就例外了,阅读如下代码:
1700440860
1700440861 public class Client{
1700440862
170044086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1700440864
1700440865 //调用接口的实现
1700440866
1700440867 B.s.doSomething();
1700440868
1700440869 }
1700440870
1700440871 }
1700440872
1700440873 //在接口中存在实现代码
1700440874
1700440875 interface B{
1700440876
1700440877 public static fnal S s=new S(){
1700440878
1700440879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1700440880
1700440881 System.out.println(“我在接口中实现了”);
1700440882
1700440883 }
1700440884
1700440885 };
1700440886
1700440887 }
1700440888
1700440889 //被实现的接口
1700440890
1700440891 interface S{
1700440892
1700440893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1700440894
1700440895 }
1700440896
1700440897 仔细看main方法,注意那个B接口。它调用了接口常量,在没有任何显式实现类的情况下,它竟然打印出了结果,那B接口中的s常量(接口是S)是在什么地方被实现的呢?答案是在B接口中。
1700440898
1700440899 在B接口中声明了一个静态常量s,其值是一个匿名内部类(Anonymous Inner Class)的实例对象,就是该匿名内部类(当然,可以不用匿名,直接在接口中实现内部类也是允许的)实现了S接口。你看,在接口中存在着实现代码吧!
1700440900
1700440901 这确实很好,很强大,但是在一般的项目中,此类代码是严禁出现的,原因很简单:这是一种不好的编码习惯,接口是用来干什么的?接口是一个契约,不仅仅约束着实现者,同时也是一个保证,保证提供的服务(常量、方法)是稳定、可靠的,如果把实现代码写到接口中,那接口就绑定了可能变化的因素,这就会导致实现不再稳定和可靠,是随时都可能被抛弃、被更改、被重构的。所以,接口中虽然可以有实现,但应避免使用。
1700440902
1700440903 注意 接口中不能存在实现代码。
1700440904
1700440905
1700440906
1700440907
[ 上一页 ]  [ :1.70044085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