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453521
1700453522
问题是我们依靠什么来划分职责呢?依靠变化因素,我们可以这样考虑该问题:
1700453523
1700453524
通信协议的变化会引起数据交换的变化吗?会的!你能在3G网络视频聊天,但你很难在2G网络上实现。
1700453525
1700453526
数据交互的变化会引起通信协议的变化吗?会的!传输2KB的文件和20GB的文件需要的不可能是同一种网络,用56KB的“小猫”传输一个20GB的高清影视那是不可行的。
1700453527
1700453528
(2)设计接口
1700453529
1700453530
职责分析确定了两个职责,首先不要考虑实现类是如何设计的,我们首先应该通过两个接口来实现这两个职责。接口的定义如下。
1700453531
1700453532
//通信协议
1700453533
1700453534
interface Connection{
1700453535
1700453536
//拨通电话
1700453537
1700453538
public void dial();
1700453539
1700453540
//通话完毕,挂电话
1700453541
1700453542
public void hangup();
1700453543
1700453544
}
1700453545
1700453546
//数据传输
1700453547
1700453548
interface Transfer{
1700453549
1700453550
//通话
1700453551
1700453552
public void chat();
1700453553
1700453554
}
1700453555
1700453556
(3)合并实现
1700453557
1700453558
接口定义了两个职责,难道实现类就一定要分别实现这两个接口吗?这样做确实完全满足了单一职责原则的要求:每个接口和类职责分明,结构清晰,但是我相信读者在设计的时候肯定不会采用这种方式,因为一个电话类要把ConnectionManager和DataTransfer的实现类组合起来才能使用。组合是一种强耦合关系,你和我都有共同的生命期,这样的强耦合关系还不如使用接口实现的方式呢!而且这还增加了类的复杂性,多出了两个类。
1700453559
1700453560
通常的做法是一个实现类实现多个职责,也就是实现多个接口,代码如下:
1700453561
1700453562
//电话
1700453563
1700453564
class Phone implements Connection, Transfer{
1700453565
1700453566
//实现各个接口
1700453567
1700453568
}
1700453569
1700453570
这样的设计才是完美的,一个类实现了两个接口,把两个职责融合在一个类中。你会觉得这个Phone有两个原因引起了变化,是的,但是别忘记了我们是面向接口编程的,我们对外公布的是接口而不是实现类。而且,如果真要实现类的单一职责,就必须使用上面的组合模式,这会引起类间的耦合过重、类的数量增加等问题,人为地增加了设计的复杂性。
[
上一页 ]
[ :1.70045352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