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465185
component=new ConcreteDecorator1(component);
1700465186
1700465187
//第二次修饰
1700465188
1700465189
component=new ConcreteDecorator2(component);
1700465190
1700465191
//修饰后运行
1700465192
1700465193
component.operate();
1700465194
1700465195
}
1700465196
1700465197
}
1700465198
1700465199
1700465200
1700465201
1700465203
设计模式之禅 17.3 装饰模式应用
1700465204
1700465205
17.3.1 装饰模式的优点
1700465206
1700465207
❑装饰类和被装饰类可以独立发展,而不会相互耦合。换句话说,Component类无须知道Decorator类,Decorator类是从外部来扩展Component类的功能,而Decorator也不用知道具体的构件。
1700465208
1700465209
❑装饰模式是继承关系的一个替代方案。我们看装饰类Decorator,不管装饰多少层,返回的对象还是Component,实现的还是is-a的关系。
1700465210
1700465211
❑装饰模式可以动态地扩展一个实现类的功能,这不需要多说,装饰模式的定义就是如此。
1700465212
1700465213
1700465214
1700465215
1700465216
设计模式之禅 17.3.2 装饰模式的缺点
1700465217
1700465218
对于装饰模式记住一点就足够了:多层的装饰是比较复杂的。为什么会复杂呢?你想想看,就像剥洋葱一样,你剥到了最后才发现是最里层的装饰出现了问题,想象一下工作量吧,因此,尽量减少装饰类的数量,以便降低系统的复杂度。
1700465219
1700465220
1700465221
1700465222
1700465223
设计模式之禅 17.3.3 装饰模式的使用场景
1700465224
1700465225
❑需要扩展一个类的功能,或给一个类增加附加功能。
1700465226
1700465227
❑需要动态地给一个对象增加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再动态地撤销。
1700465228
1700465229
❑需要为一批的兄弟类进行改装或加装功能,当然是首选装饰模式。
1700465230
1700465231
1700465232
1700465233
[
上一页 ]
[ :1.70046518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