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468496
1700468497
public static void display(Composite root){
1700468498
1700468499
for(Component c:root.getChildren()){
1700468500
1700468501
if(c instanceof Leaf){//叶子节点
1700468502
1700468503
c.doSomething();
1700468504
1700468505
}else{//树枝节点
1700468506
1700468507
display((Composite)c);
1700468508
1700468509
}
1700468510
1700468511
}
1700468512
1700468513
}
1700468514
1700468515
}
1700468516
1700468517
各位可能已经看出一些问题了,组合模式是对依赖倒转原则的破坏,但是它还有其他类型的变形,面向对象就是这么多的形态和变化,请读者继续阅读下去,就会找到解决方案。
1700468518
1700468519
1700468520
1700468521
1700468523
设计模式之禅 21.3 组合模式的应用
1700468524
1700468525
21.3.1 组合模式的优点
1700468526
1700468527
❑高层模块调用简单
1700468528
1700468529
一棵树形机构中的所有节点都是Component,局部和整体对调用者来说没有任何区别,也就是说,高层模块不必关心自己处理的是单个对象还是整个组合结构,简化了高层模块的代码。
1700468530
1700468531
❑节点自由增加
1700468532
1700468533
使用了组合模式后,我们可以看看,如果想增加一个树枝节点、树叶节点是不是都很容易,只要找到它的父节点就成,非常容易扩展,符合开闭原则,对以后的维护非常有利。
1700468534
1700468535
1700468536
1700468537
1700468538
设计模式之禅 21.3.2 组合模式的缺点
1700468539
1700468540
组合模式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看到我们在场景类中的定义,提到树叶和树枝使用时的定义了吗?直接使用了实现类!这在面向接口编程上是很不恰当的,与依赖倒置原则冲突,读者在使用的时候要考虑清楚,它限制了你接口的影响范围。
1700468541
1700468542
1700468543
1700468544
1700468545
设计模式之禅 21.3.3 组合模式的使用场景
[
上一页 ]
[ :1.70046849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