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474791e+09
1700474791
1700474792 科目3考试地点29–-建立对象,并放置到池中
1700474793
1700474794 科目1考试地点1–直接从池中取得
1700474795
1700474796 前面还有很多的对象创建提示语句,不再复制。通过这样的改造后,我们想想内存中有多少个SignInfo对象?是的,最多120个对象,相比之前几万个SignInfo对象优化了非常多。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了SignInfo4Pool类基本上没有跑出我们的视线范围,仅仅在工厂方法中使用到了,尽量缩小变更引起的风险,想想看我们的改动是不是很小,只要在展示层中拼一个字符串,然后传递到工厂方法中就可以了。
1700474797
1700474798 通过这样的改造后,第三天系统运行得非常稳定,CPU占用率也下降了,而且以后再也没有出现类似问题,这就是享元模式的功劳。
1700474799
1700474800
1700474801
1700474802
1700474803 设计模式之禅 [:1700454054]
1700474804 设计模式之禅 28.2 享元模式的定义
1700474805
1700474806 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是池技术的重要实现方式,其定义如下:Use sharing to support large numbers of fine-grained objects efficiently.(使用共享对象可有效地支持大量的细粒度的对象。)
1700474807
1700474808 享元模式的定义为我们提出了两个要求:细粒度的对象和共享对象。我们知道分配太多的对象到应用程序中将有损程序的性能,同时还容易造成内存溢出,那怎么避免呢?就是享元模式提到的共享技术。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对象的内部状态和外部状态。
1700474809
1700474810 要求细粒度对象,那么不可避免地使得对象数量多且性质相近,那我们就将这些对象的信息分为两个部分:内部状态(intrinsic)与外部状态(extrinsic)。
1700474811
1700474812 ❑内部状态
1700474813
1700474814 内部状态是对象可共享出来的信息,存储在享元对象内部并且不会随环境改变而改变,如我们例子中的id、postAddress等,它们可以作为一个对象的动态附加信息,不必直接储存在具体某个对象中,属于可以共享的部分。
1700474815
1700474816 ❑外部状态
1700474817
1700474818 外部状态是对象得以依赖的一个标记,是随环境改变而改变的、不可以共享的状态,如我们例子中的考试科目+考试地点复合字符串,它是一批对象的统一标识,是唯一的一个索引值。
1700474819
1700474820 有了对象的两个状态,我们就可以来看享元模式的通用类图,如图28-3所示。
1700474821
1700474822
1700474823
1700474824
1700474825 图28-3 享元模式的通用类图
1700474826
1700474827 类图也很简单,我们先来看我们享元模式角色名称。
1700474828
1700474829 ❑Flyweight——抽象享元角色
1700474830
1700474831 它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产品的抽象类,同时定义出对象的外部状态和内部状态的接口或实现。
1700474832
1700474833 ❑ConcreteFlyweight——具体享元角色
1700474834
1700474835 具体的一个产品类,实现抽象角色定义的业务。该角色中需要注意的是内部状态处理应该与环境无关,不应该出现一个操作改变了内部状态,同时修改了外部状态,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1700474836
1700474837 ❑unsharedConcreteFlyweight——不可共享的享元角色
1700474838
1700474839 不存在外部状态或者安全要求(如线程安全)不能够使用共享技术的对象,该对象一般不会出现在享元工厂中。
1700474840
[ 上一页 ]  [ :1.70047479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