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518054e+09
1700518054 【译文】
1700518055
1700518056 秋之女神
1700518057
1700518058 汝从天而降,关怀万物
1700518059
1700518060 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渺小,教会我们如何创造
1700518061
1700518062 这一切理所当然吗?
1700518063
1700518064 涵盖一切,包括我
1700518065
1700518066 从贝亚湾未见未闻之处
1700518067
1700518068 到米开朗基罗的子孙
1700518069
1700518070 《西风颂》与《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在这首诗里相遇。
1700518071
1700518072 库兹韦尔所进行的图灵测试中,“控制论诗人”能够在大多数情况下骗过人类评委。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精辟的作品是现代诗歌的一部分,现代诗歌留下大量解读的工作给读者去做。所以,算法生成高深莫测的诗作足以以假乱真。如果你对这些诗歌有兴趣,可以前往库兹韦尔的网站[6] 进行浏览。
1700518073
1700518074 如果你对辨别诗歌到底是人类写作的还是机器算法生成的很感兴趣,可以看看本杰明·莱尔德(Benjamin Laird)和奥斯卡·施瓦茨(Oscar Schwartz)的网站[7] 。在这个网站上他们推出了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诗歌图灵测试项目——“是人,还是机器人?”(bot or not)。
1700518075
1700518076 “控制论诗人”可能在创作足以以假乱真的诗歌方面做得很好,但要创造一个“控制论小说家”所要面对的挑战则难得多。
1700518077
1700518078 [1] 1939年9月4日,即英国对德国宣战的第二天,图灵前往布莱奇利公园(即战时政府信号密码学校,政府通信总部的前身)报到,为英国进行密码破译和教学等工作。恩尼格玛密码机(德语:Enigma,又译为“哑谜机”,或“谜式密码机”)是一种用于加密与解密文件的密码机。确切地说,恩尼格玛密码机是对二战时期纳粹德国使用的一系列相似的转子机械加解密机器的统称,它包括许多不同的型号,为密码学对称加密算法的流加密。——译者注
1700518079
1700518080 [2] 也有人称世界上第一台通用型电子计算机是埃尼阿克(ENIAC)。1946年2月14日,它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于次日正式对外公布研发成功。——译者注
1700518081
1700518082 [3] 玩味英文更有意思。译者才疏学浅,在这里只能将原文强译成中文,望各位读者谅解。——译者注
1700518083
1700518084 [4] 十四行诗是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翻译成中文会破坏格律、音韵等,所以此处不翻译,请各位读者自行体会。——译者注
1700518085
1700518086 [5] 这里只是意译,仅供参考。后文讨论英文语音等问题时,请参照原文。——译者注
1700518087
1700518088 [6] 网址:http://www.kurzweilcyberart.com/。
1700518089
1700518090 [7] 网址:http://botpoet.com。
1700518091
1700518092
1700518093
1700518094
1700518095 天才与算法:人脑与AI的数学思维 [:1700514942]
1700518096 天才与算法:人脑与AI的数学思维 如何在一个月内完成一部小说
1700518097
1700518098 作为对“全国小说写作月”[1] (National Novel Writing Month)的回应,莱斯库尔想将算法作为写作现代文的一个工具来使用,所以他组织了“全国小说生成月”(National Novel Generation Month,NaNoGenMo)活动,并成功吸引了众多的程序员参加。软件开发员兼艺术家达赖厄斯·卡泽米(Darius Kazemi)觉得,与其每天绞尽脑汁才只能写出1667个单词,还不如花一个月的时间写代码,然后瞬间生成一部5万字的小说。他还计划把生成的小说和生成小说的代码都分享给大家。2013年,他在Twitter上发布了他的想法,同时发起了每年一次的“年度编程文学马拉松”(Annual Literary Hackathon)大赛。
1700518099
1700518100 参与NaNoGenMo活动的程序员大多数采用“扰动”现有文学作品的思路生成小说。例如,借助“Twitter过滤器”改写《傲慢与偏见》;利用“科幻算法”重新演绎小说《白鲸》;通过代码重新诠释古斯塔夫斯·辛德曼·米勒(Gustavus Hindman Miller)的经典作品《一万个梦》。一部构思非常大胆的作品《探索者》(seeker)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生成此小说的算法通过阅读wikiHow[2] 上的文章,努力理解人类的大脑如何“运转”。该算法的元代码被划分为操作、浏览、联想、再现四个环节。程序“thricedotted”的开发者向我们解释了各环节需要完成的工作:
1700518101
1700518102 在操作环节,程序阅读某文章并将其中涉及人类活动的概念剔除。其以上一环节得到的“种子概念”为基础,搜索纯文本的“记忆”,然后以浏览模式中无法识别的概念(已删除的记录),围绕“种子概念”进行“不可见”的联想。
1700518103
[ 上一页 ]  [ :1.70051805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