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526240
1700526241
图灵对计算能力的指数级增长有着清晰的概念,并且预言电脑将在20世纪末通过这一与自己同名的测试。那时的他曾经说道:“文字的使用以及大众对教育的观点都会改变很多,因此,我们说起电脑也会思考的时候都不会有人反驳。”从时间范围来看,他的观点有点乐观了,但我觉得它不久就会实现。
1700526242
1700526243
最后,图灵的预言预示着电脑思考的问题将如何得以解决。电脑会让人类相信它们是有意识的,它们有自己的计划安排并且值得人类尊重。我们会相信它们有意识,就像相信其他人类也有意识一样。它们不是宠物,我们应理解电脑的情感和努力,因为它们的思维建立在人类思考的设计基础之上。它们也会体现出某些人类的品质,声称自己也是人类。而我们会对此深信不疑。
1700526244
1700526245
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来看意识
1700526246
1700526247
我常常梦见自己在下坠。这种场景通常在野心勃勃的人或是登山者的梦里出现。最近,我梦见自己在一块峭壁的表面攀爬,但眼看着就要撑不住了。碎石开始往下掉,我抓住了一株灌木,但很快它就被我拽松了,在一片冰冷的恐惧之中我坠入了深渊。我突然意识到,我下坠的状态是相对存在的,深渊根本没有底也没有尽头。我顿时心头一喜,我意识到自己的本质及生活的原则是不会被摧毁的。我继续向下坠落,广阔天空的穹顶拥抱着我,我为群星之美而放声高歌,歌声伴我平静地融入这黑暗之中。
1700526248
1700526249
——美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研究者海因茨·帕格尔斯,1988年于一次登山事故中不幸遇难
1700526250
1700526251
西方的“客观”观点认为物质和能量呈旋涡状盘旋几十亿年之后,终于创造出生命——物质和能量复杂的自我复制形式,这种形式后来进化得非常高级,可以反思自己的存在,反思物质和能量的本质,反思自己的意识。与之相反,东方的“主观”观点认为先有意识——物质和能量只是有意识的物体的复杂思维而已,如果没有思想家,思想就没有真实性。
1700526252
1700526253
前文提到,从人类历史有记载以来,有关事实的主客观之争就一直没有停过。但把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结合在一起才能进一步理解问题。50年前,量子力学就遇到过同样的情况。当时有人认为电磁辐射(比如光)是粒子流(即光子),有人则认为是振动(即光波),最终这两个观点没有折中,而是融合为一套不能简化的二元论。虽然仅凭我们的直觉模式不可能理解这种想法,但如果不接受这一明显的悖论,就无法清楚地解释我们身处的世界。量子力学当中的其他悖论(比如电子“隧道效应”,指晶体管中的电子会出现在障碍物的两侧)协助开创了计算机时代,也许会在量子计算机这一形式当中开启新的革命时代,12但此处不再赘述。
1700526254
1700526255
一旦我们接受了这一悖论,好戏就要上演了。在光的二元论假设当中,量子力学已经发现了物质和意识之间的本质联系。在有意识的观察者用强制手段控制粒子的走向之前,它们显然没有决定到底要走哪条路线,甚至不知道自己曾走过哪些路线。或许也可以说,除非我们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否则这些粒子似乎并没有打算留名于世。
1700526256
1700526257
所以,20世纪的西方科学开始向东方的观点靠拢了。宇宙非常端庄神圣,因此西方那套从物质当中产生客观意识的观点与东方从意识当中产生物质的主观观点显然是另一种不可简化的二元论。当然,意识、物质和能量三者之间也是紧密相连的。
1700526258
1700526259
在这里,我们还会注意到,量子力学与计算机模拟的虚拟世界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现在的游戏软件可以展现虚拟世界的形象,虚拟环境中未与用户(屏幕外的用户)互动的部分通常也没有被详细计算过。电脑有限的资源直接供应给用户正在观看的那一部分世界。如果用户关注其他角度,计算资源就会立即去创造、展示新的角度。因此,似乎那些屏幕外的虚拟世界的部分仍然“在那儿”,但是软件设计者认为没必要在无人关注的虚拟世界区域中浪费电脑宝贵的计算能力。
1700526260
1700526261
我认为量子理论的有效性与物质世界的差不多。在观察者强制设定粒子的路径之前,它们似乎并没有决定到底选择哪条路线。也许我们生活的世界事实上还没有完全展示出来,直到一些有意识的观察者把注意力转移过来才行。毕竟,没必要浪费宇宙为我们提供的神圣计算机当中高贵的“计算资源”。对于森林里没听说过的树倒下这个问题,此刻又有了新意义。
1700526262
1700526263
对于多种意识的看法,可否这样说——我的意思是,如果我已经决定了要做一件事情,那我头脑中的其他意识会不会替我做其他决定?
1700526264
1700526265
我想你的决定是不要一下吃光刚才享用的小松糕。
1700526266
1700526267
说得对。好吧,这是不是你所谈论内容中的一个例子?
1700526268
1700526269
马文·明斯基的著作《心智社会》(The Society of Mind)当中有一个更贴切的例子,他在书中把我们的思维设想成由其他思维组成的社会——有的喜欢吃小松糕,有的比较自负,有的是健康意识,一些负责下定决心,另一些却专门搞破坏。而反过来看,这些社会又是由其他社会组成的。在这个层次结构的最底端是一些小型机制,明斯基称之为只有一点儿或根本没有智力的智能体,这是一种关于智能体组织的相当可观的愿景,其中包括复杂的情感和互相冲突的价值观等现象。
1700526270
1700526271
听上去就像一场伟大的正当防卫。“不,法官,不是我干的。是我大脑里的另一个家伙干的!”
1700526272
1700526273
就算法官决定把你大脑中的另一个家伙锁起来,对你也没什么好处。
1700526274
1700526275
那我大脑中的整个社会都免遭麻烦了,不过思维社会中的哪一种思维才是有意识的呢?
1700526276
1700526277
我们可以想象思维社会中的每一种思维都是有意识的,尽管层次最低的那些思维意识相对较少。或许意识是为高层次的思维保留的;或许只有某些层次较高的思维集合在一起才会产生意识,而其他的则没有意识;又或许……
1700526278
1700526279
等一下,怎样才能知道答案究竟是什么?
1700526280
1700526281
我觉得没办法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能做什么样的实验来总结并证明一个生命实体或过程是否有意识呢?如果一个实体说:“嗨,我才是有意识的。”这样能解决问题吗?如果这个实体在表达某一种情感的时候非常具有说服力,那我们就可以相信它吗?如果仔细观察它的内部装置,看见一个反馈回路可以自我检查并自我回应,这是不是意味着它有意识呢?如果我们在其中的神经放电当中看见了形式的某些运作方式,这是不是更有说服力?诸如丹尼尔·丹尼特这样的当代哲学家似乎相信,实体的意识是一种可测试可测量的属性。但我认为从本质上来看,科学只与客观事实有关,我认为它无法上升到主观水平。
1700526282
1700526283
如果通过图灵测试是不是就具备了主观能力?
1700526284
1700526285
图灵也是这么想的。由于缺少令人信服的方法来建造一台意识探测器,他采用了一种实用方法,这种方法强调人类能够使用语言这一独特属性。我认为图灵的这个方法是正确的——如果机器能通过图灵测试,我认为人们就会相信这台机器有意识。当然,这还不是一个科学的证明方法。
1700526286
1700526287
但是它的逆命题也不能令人信服。鲸鱼和大象的大脑比人类的体积更大,因此能够表现出很多知识渊博的观察者所说的智能行为。
1700526288
1700526289
我将其视为有意识的生物,但是它们也无法通过图灵测试。
[
上一页 ]
[ :1.7005262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