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569093
1700569094
17﹒Phillips MR,Xiong W﹒Expressed Emotion in Mainland China:Chinese Families with Schizophrenic Pa tients Int﹒J Ment Health,1995,24:3
1700569095
1700569096
18﹒Vanghn C,Leff J﹒The measurement of expressed emotion in families of psychiatric patients﹒Br J Social&clinical Psychol,1976,15:157
1700569097
1700569098
19﹒Carman J,Wyatt E,Fleck R,et al﹒Neuroleptic compliance in schizophrenia outpatients﹒Psychiatr Hosp,1984,15:173-178
1700569099
1700569100
20﹒Kane JM﹒Schizophrenia﹒N Engl J Med,1996,334:34-41
1700569101
1700569102
1700569103
1700569104
1700569106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操作手册 第五章 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治疗与康复
1700569107
1700569109
第一节 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基本概念
1700569110
1700569111
一、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定义
1700569112
1700569113
呈缓慢起病,病程持续缓慢进展,临床以阴性症状为主,整个病程中有连续两年不出现缓解,随病期延长,社会功能缺损逐渐加重的精神分裂症称为慢性精神分裂症。
1700569114
1700569115
M﹒Bleuler在观察了大量精神分裂症慢性化过程后指出,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概念是———由临床症状、病程经过和预后结局诸因素共同体现的疾病过程。当精神分裂症进入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时,意味着疾病发展已至慢性阶段。
1700569116
1700569117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慢性精神分裂症无论从起病形式、病程进展、临床症状表现以及治疗效果、预后等方面都有别于一般精神分裂症,因此有必要将两者进行区别。慢性精神分裂症不像一般精神分裂症那样具有早期、症状发展期而逐渐走向慢性期的临床过程,而是在整个病程中,没有活跃的阳性症状,也没有经治疗达到临床缓解的过程,直至总病期数十年以后,依然病情无明显变化,但其社会功能缺损从疾病开始即存在,并且随病期延长逐渐加重,这类患者又可称为典型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1700569118
1700569119
1700569120
1700569121
1700569122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操作手册 二、精神分裂症慢性期(或慢性期精神分裂症)的基本概念
1700569123
1700569124
多年来,在临床工作中,“慢性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慢性期”的诊断名词,在入院诊断、出院诊断、病程记录中到处可见,但是其诊断概念却是十分模糊的,迄今为止,对其认识也不一致。其实两者有着显明区别,其临床演变过程、治疗效果、预后都各具特征。笔者在对260例总病期20年以上的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进行20年以上病情进展的纵向观察时,发现257例(98.8%)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发病开始到20年后,均经历了早期、症状充分发展期、慢性期的过程,他们在早期、症状发展期都有其特有的早期症状和活跃的阳性症状,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使之反复出现缓解、复发,再缓解、再复发后,疾病才进入慢性期。他们的慢性期临床症状是由急性期症状演变而来,如残留的幻觉,支离破碎的妄想等等,因此他们不同于前面所提到的典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慢性期精神分裂症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另一区别在于:前者对某些治疗药物尚有疗效,虽难以完全消除症状,但可获得症状改善、病情好转的效果;后者却不能。这些区别使他们对接受精神康复治疗的可能性也出现了差别。为了规范诊断概念,为开展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我们把历经早期,症状充分发展期而进入慢性期的精神分裂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慢性期,或慢性期精神分裂症,而不诊断为慢性精神分裂症,这样做,有其明确的临床意义,而绝对不是仅仅计较两个名词。
1700569125
1700569126
1700569127
1700569128
1700569129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操作手册 三、精神分裂症慢性化的基本概念
1700569130
1700569131
M﹒Bleuler对2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的为期23年的纵向研究资料显示,精神分裂症自始至终的临床演变过程是复杂多样的。笔者对所观察的病例进行了详细观察记录后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从症状充分发展期向慢性期过渡时,其临床症状及整个精神状态都有其明显的动态变化———幻觉变得零散,患者对幻觉内容逐渐不加理睬;妄想内容变得支离破碎,不再支配其行为;兴奋躁动程度下降,社会功能缺损日益显著。由此可见,精神分裂症从症状发展期向慢性期衍变发展是一个临床过程,我们把这一临床过程称为慢性化倾向。这一特征提示临床医师,要认真注意和及时观察到患者的慢性化倾向,积极调整治疗措施,这对减缓精神分裂症慢性化的进程争取较好预后至关重要。
1700569132
1700569133
1700569134
1700569135
1700569136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操作手册 四、精神分裂症慢性化的原因
1700569137
1700569138
人们对疾病的看待及对治疗的信心,往往受疾病状态的影响,因此抓紧一切时机防止疾病进入慢性期尤为重要。精神分裂症更是如此,早期、症状发展期,很多药物与治疗方法能有效地控制症状与病情,但是一旦进入慢性期则很多治疗方法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寻找导致精神分裂症慢性化的原因,是控制病情发展、切断慢性化进程的重要措施。笔者在观察中发现精神分裂症进入慢性期的速度与以下诸因素有关:
1700569139
1700569140
(一)疾病本身
1700569141
1700569142
不同亚型的精神分裂症进入慢性期的时间长短不同:单纯型,多数早期治疗效果不理想,一般难以达到临床完全缓解,出院后社会功能缺损明显,病程持续缓慢进展,平均1.5~2年出现慢性期临床标志(详见本章第二节);而偏执型患者,常常总病期5年时,仍有病情明显动态变化,住院治疗能达到控制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并临床痊愈出院,出院后尚可恢复工作,平均病期7.5年才出现妄想内容不系统,幻觉片断化,患者与幻觉妄想“和平共处”等慢性化倾向;青春型患者则平均6.1年进入慢性期;紧张型和其他型因例数少未做统计。
[
上一页 ]
[ :1.70056909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