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569449e+09
1700569449
1700569450
1700569451
1700569452
1700569453
1700569454
1700569455
1700569456
1700569457
1700569458
1700569459
1700569460
1700569461
1700569462 注:上述住院康复病历及康复志的格式、内容是在北京某医院重点专科精神康复病房使用的,经5年临床实践证实其可行性良好。
1700569463
1700569464
1700569465
1700569466
1700569467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操作手册 [:1700566514]
1700569468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操作手册 第四节 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1700569469
1700569470 一、慢性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目的
1700569471
1700569472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药物的临床使用,医生首先需明确对患者的用药目的。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早期与症状充分发展期以及具有明显、严重阳性症状的任何疾病阶段,用药的目的显然是千方百计地、积极尽快地控制那些活跃的症状,以切断病情的发展与恶化。相反,慢性精神分裂症多以阴性症状、社会功能缺损与精神残疾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在疾病早期都经历过系统的、充分剂量的药物疗程治疗,因此,这些患者的用药目的既不在于治愈疾病,也不在于追求临床症状的全部缓解,而是在于精心地调整合适的药物和药量,其目的主要是:
1700569473
1700569474 1﹒尽力控制病情发展恶化
1700569475
1700569476 如精神症状逐渐加重,社会功能缺损日趋严重,精神残疾严重程度提高等等。
1700569477
1700569478 2﹒为患者接受康复治疗创造条件
1700569479
1700569480 医学模式的转变,不仅对疾病的病因解释带来很大变化,同时也体现到对疾病的治疗中。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更是体现了必须采用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治疗模式才能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美国精神康复学者Liberman RP指出:只有药物治疗与康复治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较好效果。因此,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效果有赖于首先进行有效的生物学处置———合理的药物维持治疗。
1700569481
1700569482 3﹒所要追求与须达到的目的
1700569483
1700569484 最重要的追求是病情相对的稳定,药物不良反应最小;须达到的目的是患者接触改善,合作程度提高,以便参加不同层次的康复训练项目。
1700569485
1700569486
1700569487
1700569488
1700569489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操作手册 二、对原有的治疗进行认真调整
1700569490
1700569491 半个世纪以来的大量治疗研究资料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个体之间对药物的选择性极为不同,同样的药物对不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产生不同的疗效。另外,临床实践还观察到多数病例在服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如吩噻嗪类药物时,由于其中枢镇静作用较强,尽管患者的阳性症状已被控制,但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阴性症状常常交织在一起,患者多表现情感淡漠、呆板,行为懒散退缩,与周围环境接触差,这些都不利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而那些具有激活作用的药物更适用于康复治疗的患者。因此,在康复治疗前的生物医学(药物)处置主要是要认真地审视患者原有的治疗在用药及用药剂量上是否合适。
1700569492
1700569493 慢性精神分裂症在接受康复治疗前的药物调整不容忽视。我们于1989年至1992年曾在北京某医院一个以慢性精神分裂症为主的精神康复病房中,进行了系统临床观察:随机将某一病区50名患者分为两组,一组药物调整由经治医师自行实施;另一组通过主任医师查房、病历讨论对患者的病情、病史、症状特征以及康复训练的要求作认真分析后,重新考虑与调整患者原有治疗。纳入康复训练半年后,两组患者的康复疗效出现显著差异,后者患者的康复疗效明显高于前者。该项临床观察提示:精神科药物的用药技巧性很强,需由有经验的医师参与调整用药才能取得较好的综合治疗效果,慢性期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心理、社会综合治疗更能显示这种现象。
1700569494
1700569495
1700569496
1700569497
1700569498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操作手册 三、慢性精神分裂症维持性治疗的用药技巧
[ 上一页 ]  [ :1.700569449e+09 ]  [ 下一页 ]